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马霁鸿 《北京观察》1999,(10):52-53
“翡翠白玉汤”的故事,几乎无人不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曾当过乞儿,一日,他又病又饿,肚皮贴着后背,走路步步踉跄,叩了好多家的门,好不容易讨得一碗杂菜汤,其上漂着几片青菜叶子,几块豆腐残片,他迫不及待地一顿狼吞虎咽,吃罢觉得其味再美没有了。登基之后,他吃遍了山珍海味,总感到不如当年的“翡翠白玉汤”爽口,便命御厨将那汤细细做来。但御厨使尽了浑身解数,做尽了各种款式,他也没再能够尝到当年的那份绝美味道。  相似文献   

2.
错觉三题     
肖斌 《江苏政协》2013,(9):55-55
<正>洋火和洋碗从前小孩子吃饭用的都是那种搪瓷碗,叫洋碗。我小时候就有一个洋碗,尽管摔得满目疮痍,但它不会破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不少生活用品都叫洋什么的。如火柴叫洋火,煤油叫洋油,肥皂叫洋碱。那是物资贫瘠匮乏的年代,家中难得有好吃的。记得有个姓陈的叫花子,常从门前路过,他捧着讨饭碗,碗里虽然是剩饭残菜,可在我看来,那碗里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汤",令人垂涎  相似文献   

3.
明朝洪武年间,适逢全国天灾,百姓生活很困苦,而一些达官贵人却仍然花天酒地。朱元璋决定自上而下整治一番。皇后生日那天,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祝贺,宫廷里摆了十多桌酒席。朱元璋吩咐宫女们上菜。首先端上来一碗萝卜,朱元璋说道:"萝卜者百味药也。民间有句俗语‘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愿众卿吃了这碗菜后,百姓都说‘官府进了城,坏事出了门’。来来来,大家快吃。"  相似文献   

4.
慕阳 《今日海南》2011,(1):33-33
在中国,人们习惯用“考碗”来形容通过考试的形式来获取工作机会的行为,虽不精准,但很形象。而为之忙碌的人自然就成为了“考碗族”,众多“考碗族”汇聚就成了浩浩荡荡的“考碗大军”。而在“考碗大军”心里,公务员则是众多“碗”里公认的最理想的一个,甚至被誉为“金饭碗”。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投入到“金饭碗”考试当中,而由此造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公务员考试屡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悲壮场景。这在全国是个极为普遍的现象,更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漫说株连     
凡属法网严密的朝代,臭名昭著的暴君用株连之刑有如用餐,一日不用,便慌得很。夏桀商纣,杀人动辄全家,务必斩草除根;秦始皇对待儒生,几百几百地活埋。而把株连推至极致的,当属朱元璋及其子孙。开国功臣李善长被诬“谋反”,一家七十余口,一律处斩;而以“疑案”为“定案”的宰相胡惟庸的整个“案子”前后历时十年,被杀者达三万多人;被人称为“读书种子”的方孝孺因为不肯将其才华“货与帝王  相似文献   

6.
统一方便面     
<正>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太需要统一某些东西了。或者精神或者是一种人生的姿态。周末的时候,一个人在家泡了碗方便面当中饭,是“统一”的牌子。“统一”是个著名的方便食品,不知当初是如何取得的这个名字,也许是希望自己的产品有朝一日能一统天下吧。尽管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人们的口味是不可能被统一起来的。于是突然由  相似文献   

7.
多亏来了“陈户籍”郑年庚,陈海华,黄土长江湖北沙市港旁边有个叫“玉和坪”的居委会。“玉和坪”又名柳林洲。名字挺好的,地方可不怎么样。荆江大堤从玉和坪外侧碗蜒而去,“包抄”出一片低洼地,一片柳林洲就这样出现了。屠户、裁缝师、小皮匠、搬运工……36个行当...  相似文献   

8.
朱惠民:不简单的“七品官”刘玲1991年5月,朱惠民担任了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的职务。四年多来,这位当初上任伊始在干部大会上仅凭几句“就职演说”就赢得了一片“这个人不简单”评价的“七品官”,留下了一串串“不简单”的足迹。1995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9.
我国改革已经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期。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到“架桥铺路”的改革当初,中国的改革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的,这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大智大慧。中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这种改革只能始于“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摸着石头过河”毕竟是一种试错性的改革,而且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程度的盲目性,使人们对改革的最终结果缺乏充分的把握,改革也容易出现整体上的不协调。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是坚持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来看待改革,那就有可能使改革再出现…  相似文献   

10.
父亲想错了     
我的父亲是个农民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着祖父,过着上顿饱、下顿饥的日子。艰苦的生活使他萌发了不想当农民的念头。通过日夜苦读,父亲终于实现了愿望。他到城里当上了一名干部,终身享受国家的俸禄,再不用受那日晒雨淋的罪,而且在生活上比起当农民的叔叔来富裕多了。因此,父亲常常为自己的“英明决策”而沾沾自喜。可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父亲突然发现自己想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那还是从头说起。祖父去世以后,他的家当交给了没跳出“农门”的叔叔。当初几年,由于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  相似文献   

11.
据史料介绍,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当他看到达官贵人在全国遭受天灾百姓生活困难时,仍然毫不体恤民情、花天酒地,很是气愤。他独具匠心地利用皇后的寿宴进行了一次倡廉活动。 他示意皇后的寿宴,无鱼无肉,更无山珍海味,而是“四菜一汤”的便宴。他边吃边劝群臣:一劝吃萝卜,“萝卜如百药,吃了防病治病,不忘艰苦”;二劝吃韭菜,“韭菜青又长,吃了地久天长得人心”;三劝吃青菜,“青菜两碗一样香,两袖清风好臣相”;四劝喝葱花豆腐汤,“葱花青豆腐  相似文献   

12.
有个典故,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曾问众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群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功成名就者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的说富甲天下者最快活……听完这些回答,朱元璋面露不悦之色。这时,有个叫万钢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听后极为赞赏。  相似文献   

13.
《春秋》1998,(5)
今年3月,我随团去韩国采访。我们乘坐的620号“新金桥轮”很大很大,能载许多的客人。吃饭的时间到了,人们都整齐有序地来排队就餐。每人端一个长方形铝合金餐盘,盘中有三个泡菜:白菜、萝卜、黄瓜。鲜红的辣椒色盖住了它们的本色。主食一碗大米,还有一碗辣椒汤,汤里有几片青菜叶。没鱼没肉,没有其他花样。他们像似一个口味,一样大的饭量。  相似文献   

14.
刘家昌此番担任青歌赛评委。就是带着目的来的,那就是挖“宝”。几场比赛下来,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位胜过张学友的选手,决定带走并培养这位选手。而其它评委做得怎么样呢?除了按部就班给选手打分,有几人在意过有独特表现的选手?  相似文献   

15.
宗承灏 《人民论坛》2014,(13):78-80
<正>朱元璋查办案件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一竿子插到底,从哪儿来的贿赂,就查到哪儿,要求官员如实退赔。而对于造成的损失,朱元璋派人去各地追赃。各地官员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想尽一切办法去填补仓库的亏空洪武十八年(1385年),一起震动朝野的大案——户部侍郎郭桓盗卖官粮案爆发。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以及中央六部,涉案人员达数万人。朱元璋通过这件案子将大明朝的官场整个扫  相似文献   

16.
一那天上午,吴浪走进邓雄那间办公室时,邓雄正心烦意乱,独坐桌前。他的“宝盛”漂染厂日子正不好过。销路不畅,资不抵债,眼下正面临停工倒闭的危险。吴浪精瘦的身影像电线杆子一样戳在邓雄面前:“老板,好事上门了,你信不信?”邓雄一片茫然。吴浪是他当初从广西桂平招来的工人,这家伙机灵鬼精,比别人总像多长几个心眼。邓雄欣赏他这一点,同时好像又惧怕他这一点。“老板,我让你看一样东西。”吴浪从衣兜里摸出几枚叮当作响的硬币递给邓雄。邓雄接过来一看,不过是几枚中国银行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发行的硬币,随即便不屑一顾地扔在…  相似文献   

17.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古称钟离,是淮河流域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朱元璋的发迹使凤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国不久,朱元璋提出一个令大臣们十分震惊的计划:以老家凤阳为中都。理由是南京“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良难”,而“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凤阳则离中原很近,而且“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以之作为中都.可以补救定都南京的不足。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小地方定为中都,这实在有点太匪夷所思了吧?凤阳经济落后.又“平旷无险可守”.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定都之地。在朱元璋的设想中,自己的故乡将成为未来的正式首都,南京将降为陪都。朱元璋一贯做事节俭.这一次却倾全国之力,高标准严要求.凋集百万民夫,选取最好的材料,要求把中都建造得异常雄壮华丽。  相似文献   

18.
在他乡     
又到了年底,自然地对家的思念就更浓了。近几周给父母打电话问好时,每次都得回答“过年一定会回家”,而电话那头仍会像没有听真切般地再三叮嘱。家是游子们避风的港湾,思念的归属。在北京做保安五年了,记得当初乘车来北京时,司机为了解闷,便放着音乐,不料有人突然嚷嚷,说再放这歌就要司机调头!原来从扬声器内传出的是水木年华的《在他乡》。歌曲当时是被司机替换了,但我想那嚷嚷着要调头的乘客的思乡情结定然是无法代替的。我自然也逃不了,便想起了《游子吟》。那年回家,我两手空空,而父母亲的第一句话却是“黑了、瘦了”,于是,当晚我被母亲…  相似文献   

19.
北京成为重镇,已有几千年历史。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的兴起,刚是近几十年的事。随着高楼拔地而起,宽敞平坦的马路四通八达,行人如织,喧嚣也闯入了北京。如今街道上的“市声”,你可以分辨出十几种、几十种不同的音响,而其中最嘈杂的当属机动车的轰鸣。昔日学院路一带有“燕京八景”之一“蓟门烟树”,明代金 孜有诗赞曰:“翠雨落花行处有,绿荫啼鸟坐来闻。”可是今天这里汽车发动机声响成一片,就是想停留一会儿也会被刺鼻的汽车废气赶走,哪里还有心思坐闻鸟啼呢!  相似文献   

20.
古拉是赤峰市红山公安分局的户政科长。平日里大伙都喊他自科。“白——科”这字眼被草原上的风稍一吹拂,有时就变成了“白哥”。白科以自哥自居,很占了年长他几岁的人不少便宜呢。初见面的人以为他姓白名古拉,其实查族谱他是赵姓人家的儿子。“白古拉”蒙语是“建设”的意思。我私下里以为该叫白哥“赵建设”吧。一个人叫什么其实是不重要的,就像沙漠中仁立的一棵树,那棵树有没有名字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那绿色和它的渗透力,天长日久,你或许会忘记那片沙漠那棵树。而那片绿色,它已经像泥土一般融在了你的生命里。白哥的故事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