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但是学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本质、基本要求以及和以德治国方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系统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依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第五课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悟到人生难免有挫折,要在挫折中奋进,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交流,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出自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包括延续文化血脉和凝聚价值追求两框内容。涉及课程标准中我与国家和社会模块:1.7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2.6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宽容的意义,让自己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自觉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发展高尚志趣,陶冶高雅情趣,争取全面发展。2.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陶冶高雅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三目让生命之花绽放。[课标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教材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2019年最新版本收录了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表述。本框包括两目:即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第一目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要求学生懂得理想信念对个人、国家、民族的意义,知道如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内容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三单元七课第二框题超越崇拜。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偶像崇拜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客观评价自己,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对追星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能一分为二地评价偶像,培养辨证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心胸豁达、乐观向上的良好情绪,学会成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2.能力:及时克服不良情绪,灵活运用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控制因青春期而产生的不良情绪,理智调控情绪。3.知识:了解喜、怒、哀、惧等人的情绪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取山楂核的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这个难点。2.通过《小马过河》的情景剧表演,体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性认识过程中的作用。3.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感悟实践的重要性,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观念,提高自己投身实践的自觉性。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从内容上看,本框共有两个目题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三大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题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采用什么方法去培养?已成为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这个问题也显得十分突出。我认为在传授政治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是思想品德课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探究二。作为整本书的最后一个探究活动,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1.探究主题大。从教材内容看,本节课包含中国成就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梦等一系列宏观主题。2.探究活动多。从实施形式看,本节课提供了多条探究路径,可采用参观博物馆、排演历史剧、查阅资料、访谈家人、阅读文献、收集数据等多种活动形式,从而解决探究问题。3.时空跨度长。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观看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让学生感受到浓缩在片中人物身上的中华民族精神;通过进一步具体分析宣传片中所选人物,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2)通过展示课前小调查的结果,让学生思考他们所列大量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明确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3)通过对浙大郑强教授的演讲片断和鸟巢一代这一反一正的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不能在青年一代身上缺失。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本框题是在学习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着力探讨社会再生产的国际环境,主要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主要影响及应对策略,为学习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奠  相似文献   

15.
一、学生分析1.学习基础分析:在学习了前三单元内容之后,学生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了初步的理解,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使用教材:苏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第一框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字与文化、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以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地位,以及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完善自我的人,一个自觉主动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一个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过上幸福生活的人!所以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第二框题。“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包括两框,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从原理的角度说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而本框则是从方法论角度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让学生从生活出发,领悟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以“温暖的力量”为主题,通过抗疫故事的分享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战略性成果,是在党和政府坚强领导下全民抗疫的结果,感受全民抗疫背后传递出来的“温暖的力量”,以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进而引导学生立足自身实际去传递温暖.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和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