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一九二七年七月党中央派陈明、陈昭礼等回福建恢复和组建党组织,至年底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中共闽南临委的隶属关系几经改变。历来的党史专题研究文章,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九二七年底,陈明向党中央所作的口头报告中曾提到:闽南临委“以前属江苏省指挥,后又改为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七年四月上旬,国民党右派先后在福州、厦门等地发动反革命政变,全省各县市党组织相继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摧残打击,福建革命运动转入了低潮。——八月初,陈明、陈昭礼等同志受中央委派,从武汉分别返回厦门和建瓯,着手恢复和整理党的组织,改组了中共闽南特委,建立了闽北特委。这两个组织机构建立之后,立即着手整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七年四月上旬,国民党右派先后在福州、厦门等地发动反革命政变,全省各县市党组织相继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摧残打击,福建革命运动转入了低潮。八月初,陈明、陈昭礼等同志受中央委派,从武汉分别返回厦门和建瓯,着手恢复和整理党的组织,改组了中共闽南临时特委,建立了闽北临时特委。这两个组织机构建立之后,立即着手整理各县党组织,领导开展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4.
一、筹备之经过。前处〔陈〕少微同志到上海时,负中央命令召集闽南、闽北各县负责同志联席会议,成立临时省委。当时陈少微同志即在沪,函闽北临委下令各县,令各县同志到厦开会。及少微同志归来后,复电闽北临委令其着速来厦。但当时闽北常无函,故闽南临委不敢召集闽南各县负责同志来厦。直到十一月二十一号闽北临委始来负责同志三人。当时即与闽南特委开一联席会议,决定在最近召集大会。并推出陈明、林熙盛、王海萍、丘伴林、陈昭礼、葛越溪、潘作民为大会的筹备委员,组织筹备委员会。于是即电召各县负责同志赶  相似文献   

5.
十三、白区的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党在农村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同时,仍继续坚持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斗争。在厦门、福州、漳州设过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机关。陈明、罗明、王海萍、陈昭礼、蔡协民、杨实、陶铸、李国珍和王德、董云阁、叶飞等曾在白区担任过党团组织的领导工作,在敌后长期坚持了艰难的革命斗争。一九二八年八月底,中共福建省委在厦门正式成立后不久,九月十五日,省委设在鼓浪  相似文献   

6.
闽南公学是在1949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建设新闽南急需人才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1949年9月下旬,漳州一解放,从太行山随军南下的地委与坚持原地斗争的闽南地委在漳州会师,立即成立了中共福建省第六地委(后改为漳州地委).面临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地委成立的第二天,就把支前、剿匪、接管新解放区、建设新闽南的重大任务提到了首要议程.地委认为,针对南下干部不懂当地方言的特殊情况,迅速培养一批精干、通解闽南语的干部是适应当时迅猛发展的形势的需要.地委全体委员果断决定创办闽南公学,承担培养政治、经济、文化各类干部的使命,并决定由卢叨(地委书记)兼任校长,我(时任地委青年工作部部长)兼任副校长,同时指定由我主持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认识李子芳同志是在一九三二年四月,时值红一军团攻克漳州不久,闽赣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吸引着大批有志青年参加红军。当时,由中共福建省委介绍了一批知识青年到漳州参加军队工作,李子芳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二十来岁,操着浓重的闽南口音,地道的农民模样,看外表谁也看不出他  相似文献   

8.
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于20日攻克闽南重镇漳州城。据罗明同志回忆,攻打漳州之前,“1932年4月1日,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总部到达福建汀州。当时我在汀州任福建省委代理书记。毛主席通知我于2日下午召开省委会议,讨论进攻漳州的政治军事部署。省委常委张鼎丞、刘晓、郭滴人、李明光、谭震林等同志出席了会议。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东路军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和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等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福建革命史画册》沿用此说;其他有关漳州战役的《大事记》、论著,虽未肯定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4月2日下午”,但也都说毛泽东、周恩来一起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阐明红军打漳州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9.
王占春是漳州红军游击队的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政委。王占春曾和陶铸一块在漳州打过仗,曾和邓子恢一块在漳浦抗过捐,毛泽东曾跟他开过玩笑说:“王占春同志,我们俩都是蛇,都是属蛇的。”  相似文献   

10.
史迹寻踪     
武夷山崇安特支旧址位于武夷山市大埠头村,是武夷山市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1927年7月,党中央鉴于福建党组织遭受破坏的情况,派遣在党中央机关任秘书工作的陈昭礼等人回福建重建闺北党组织与恢复工农运动。下旬,陈昭  相似文献   

11.
听说老革命基点村——岭后,这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立即从漳州赶到漳浦。第二天,就和县委党史办、老区办的三位同志结伴往访。岭后村人民的革命活动始于1932年,当时闽南红三团在中央红军撤离漳州后,在岭后背面的大山里,建立了靖和浦革命根据地。何浚、吴庭坚派人到岭后开展工作,于1935年在村里建立了党支部。在艰苦的斗争年代,作为靖和浦革命根据地边沿区的岭后,成了与敌人对垒  相似文献   

12.
1927年8月中旬,中共闽南特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召开了一次特委扩大会议,确定了新的工作方针,改选了闽南特委,在福建党的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长期以来对会议的地点说法不一,尚无定论。对于这次会议的地点,历史文献《中共闽南临时特委明祥报告》中提出这次会议在漳州召集,但是没有记载会议召开的具体地点。1982年6月9日,当时会议的主持人罗明同志在漳州党史座谈会上谈到:“这次会议在南靖的一个旅社召开”。就此问题,我们曾赴广州访问了罗明同志,他提供了当时的详细情况:“大约八月初,在南靖召开了一次特委扩大会议,会议的地点记得当时我们是从漳州乘汽车(一小时左右),到距漳州不远的南靖境内的一个地方的一间旅社召开。这个旅社座落在溪边,离旅社不远的地方有露天温泉,参加会议的同  相似文献   

13.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首任中共福建省临时省委书记的陈明随军北上。 陈明,福建龙岩东肖人,是福建和闽南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长征之前,陈明任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整编,将红一、三、五军团的教导队组成干部团,陈赓任团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陈明、伍修权负责  相似文献   

14.
福建革命史画集上登载了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发表的一则文告:“为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委员林路同志等被暗害致各军政党及各界人士书》。书中提到青年戏剧家柯联魁(共产党员)、文化界进步人士高盘若、闽南新报社副社长柯鸾声等在漳州市突遭国民党特务绑架、活埋的事件。这起暗杀事件的真相是:一九三八年六  相似文献   

15.
党的优秀战士、闽南话剧运动先驱柯联魁同志牺牲四十八年了。柯联魁一九一○年出生在漳州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里。父亲柯逢昌是个制鞋工,夫妻膝下有六个子女,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是为了不使后代象自己一样吃没文化的亏,省  相似文献   

16.
芝山红楼     
在漳州城西蜿蜒挺拔的芝山南麓,建有一幢英国风格的二层红砖小楼。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东路军由赣入闽,一举攻占漳州以后,毛泽东和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就在这里工作,指挥部队在闽南发动群众,建立闽南革命根据地。 这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月中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周恩来书信选集》。翻阅书卷,蓦地,《可将陈昭礼的遗骨迁葬人民公墓——致张鼎丞》一扎,象闪电似地照亮了我的眼睛,使我立刻感到胸臆温暖。陈昭礼烈士是福州市人,1925年3月,在上海复旦大学求学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到武汉的党中央机关担任  相似文献   

18.
1932年4月,毛泽东等率中央红军东路军胜利攻克漳州,在短时期内又分兵南靖、石码、长泰、海澄、漳浦、平和等县城乡,红色浪潮覆盖大半漳属地区。中央红军这一伟大胜利,对闽南革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中央红军进漳,发展了闽南游击战争,促进了闽南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福建南部的厦门、漳州、泉州革命斗争兴起比较早。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和残酷  相似文献   

19.
1956年7月,在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我被选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这消息是在7月下旬中共海门县委扩大会上,听县委第一书记、省党代会代表唐如浴同志传达时才知道的,我感到很突然,又非常高兴。据说,选我是因为我当过乡指导员、支部书记、区委书记,是现任的县委副书记,算是党的基层工作的代表,又是女同志。  相似文献   

20.
李克己烈士、台湾省台南县人。一九三一年在厦门参加中国共产党。随后,由党组织派遣到闽南参加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先后在闽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任军医,在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任政治部主任。并于一九三三年一月当选为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