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抗战时期政治经济建设的基本实践相结合,在劳资问题上,采取了是适当改善工人生活和不妨碍资本主义经济正当发展的两重性政策,强调兼顾劳资双方利益,侧重劳工权益;合理调整劳资关系,适度鼓励私营经济;弱化阶级对立,注重政治团结,最终形成和谐互利的新型劳资关系,促成了全民族抗战的新景象。笔者从社会管理的视角,重新解读延安时期劳资关系协调政策,提出政府积极营造双赢劳资关系、切实保护劳工的基本权利、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作用、努力构架协调劳资关系的法律框架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体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但仍有不和谐表现,造成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问题的途径也应该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3.
入世将引起我国劳资关系的深刻变化,劳资关系的剧烈冲突将成为不争的现实。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实施的劳资合同战略为我国企业协调劳资关系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遵循“以职工为本”的管理思想,通过劳资双方的互动来加强劳资合作,应该成为我国企业协调和改善劳资关系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资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础和应然要求。从宏观的社会制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资关系本质上是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平等合作和利益共享的关系;从微观的企业主体看,劳资利益存在统一性依存性与基于劳动力成本二重性的帕累托改进空间。这使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资关系具有现实可能性。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资关系,需要在完善调整制度、夯实物质基础、健全动力机制等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劳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劳资关系,简单讲就是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劳资关系是一种内容广泛的社会关系,它也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劳资关系的和谐程度,不仅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良性程度,而且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程度.从微观上讲,劳资关系问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分配的各个环节,直接关系劳资双方切身的经济利益.从宏观上看,劳资关系势必涉及整个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最终会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1].  相似文献   

6.
劳资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在处理劳资关系上提出"劳资两利"的方针,制定了相关政策,解决了当时的劳资矛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我们今天如何构建当代和谐劳资关系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劳资关系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四种研究途径。问题呈现研究途径偏重于分析劳资关系的现实与制度层面问题;政治经济途径强调国家、劳、资三方之间的互动;社会运动途径强调行动者的行为对劳资关系的影响,侧重于对劳资冲突的分析;政策建议研究途径站在系统的角度对劳资关系中的主要行为者的互动产生的影响、机制及规则做出详细的阐述,寄希望于提出完善的政策。不同研究途径为建立分析和评估劳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劳资关系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健康和谐的劳资关系是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石.从探寻影响劳资关系的因素入手,探求破解劳资矛盾、化解劳资纠纷、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之道,对于消除社会安全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具有三大基本特点劳资关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外来工基本处于不规范劳动关系之中;劳资关系处于相对稳定、协调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10.
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失衡的成因,经济角度认为,劳资关系失衡主要由于经济人口结构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制度角度认为,法律制度、身份制度、工会制度造成了劳资关系失衡;政府角度则把政府转型与地方政府利益作为劳资关系失衡的主要原因;劳资主体角度认为劳资关系失衡是由劳资双方的自身状况决定的。这四类解释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补充认为,全面认识当前劳资关系失衡,还需关注中国政治转型与政治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当今社会中的各种政治、经济关系的协调运作和稳定发展。其中劳动关系的稳固建立和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更具极强的影响力。其施以正面影响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其加以负面影响将阻滞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劳动关系的缘生物——工会组织应在其中力求有所作为和可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从“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发看劳动力资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已非常接近劳动力过剩向短缺转折的刘易斯拐点。目前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是因为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人口结构变化,国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兴起等原因;从劳动管理学角度分析,根本原因是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资本市场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劳动力资本升值受限,用工要求苛刻,工资报酬偏低,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忽视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社会、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并发。  相似文献   

13.
劳资关系主要是由劳动和资本两大要素组成的,它有统一性,又有对立性。其对立性是由劳动者对工资追求的最大化和企业对于利润追求的最大化所致。目前我国的劳资关系为劳动弱势,资本强势,劳资关系两极失衡,劳动关系不和谐已成企业主要矛盾。如果劳资矛盾进一步加剧,必然发生冲突和对抗,破坏社会和谐,影响社会稳定。本文从我国当前经济转型背景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劳资关系不和谐的现状,提出构筑我国企业劳资关系双重法律架构的理论基础及探索实施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近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劳资关系发展的历史。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凯恩斯,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致力于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的发展。回顾梳理近现代劳动关系理论的历史发展,对转型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内含于人体本身的生产或工作能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为劳动者素质提高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增长主要靠教育,从长期看,教育投资比物质投资能赚得更多的利润,发展中国家应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提高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动创造精神,实现活劳动对死劳动,人力资本对物力资本的支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下,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的灵活就业形态应运而生,平台资本空间中的数字劳动就是新就业形态的具体表征之一。它的一些共性特征表现为:灵活的时空安排与严苛的多重控制、情感的货币化与制式化的情感、低门槛与去劳动技能化、泛雇佣关系化与去劳动关系化。平台数字劳动在缓解劳动力市场矛盾和传播公共价值方面产生了影响,并且正在推动劳动法规与劳动保障制度的升级。尽管有许多积极因素,但新就业形态的涌现也裹挟着诸多不确定性,主要体现为劳动者职业身份与发展的不确定性、数字治理和劳动保护的不确定性、数字劳动研究范式与方法论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18.
东航事件其本质是劳动者行使罢工权利的表现,罢工自由之所以作为一项宪法权利,是基于对宪法上财产自由或契约自由的一种制约。在我国当前法律体系中,罢工自由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所确立,借助宪法第33条中"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条款成为我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在公民行使罢工权利的过程中,国家负有消极的不干预义务和协调劳资关系的积极义务,而公民本身也受到行使主体、行使方式等界限制约。现有的集体协商制度不能发挥作用,反而加剧罢工行为的发生,而罢工权利真正使劳动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则必须依赖于劳工结社权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有关人力资本出资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热门课题。本文就人力资本的出资问题从法律层面进行探讨,包括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的概念、人力资本出资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构建人力资本出资的法律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