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唐代的两位勇将尉迟恭和秦琼曾作为“门神”的原型。谈到尉迟恭,几乎所有的典籍都“一边倒”,把他描写成粗鲁勇猛的战将,与程咬金一样“有勇无谋”。其实,历史上的尉迟恭,非但有勇有谋,而且深明大义,是一个响当当的“纯爷们”!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聚会上,一位“中国通”的外国朋友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只把笑脸留给熟人?” 他发现,许多中国人走在大街上,神情是紧张而严肃的,不会轻易给陌生人一个笑脸。大多数人,都对突如其来的微笑感到不适应,本能地加强警惕。  相似文献   

3.
镇坪县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苏怀林,是一位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人物。曾多次获得市县“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高中教育先进工作者”殊荣。2006年荣获安康市“五一劳动奖章”。在他的领导下,学校成为“陕西省文明校园”、“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安康市体育特色学校’、“安康市高中教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4.
马军 《政府法制》2013,(2):46-47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一、很有智慧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  相似文献   

5.
阿迪 《政府法制》2010,(18):29-29
58岁的艾略特是一位爱鸟人士,他因为喂灰松鼠坚果遭到袭击时便决定用水淹的方法给它来个“安乐死”。他没想到,自己要为此付出1500英镑罚款的代价,还要背上犯罪记录。  相似文献   

6.
文杰 《当代审判》2003,(5):38-38
今年1月初,单位一位同事领来一位二十三四岁的女青年来到我办公室。同事介绍说,这个女青年是他远房亲属,遇到官司了,请我这个“法学家”帮帮忙。然后指着我对那个女青年说:“你有什么苦尽管向他诉,他是法学‘专家’,会帮你圆满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背景 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一位男嘉宾因价值观不同放弃心动女生,原因是他希望找到一位志同道合“为人民服务”的女生。节目播出后。“怪才博士”引起网友热烈关注。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政坛风云人物,伴随着毛主席的一句“农业学大寨”,他迅速“蹿红”——从虎头山走入中南海,由一名农民变为国务院副总理,但在孙女陈春梅的笔下,他却是个朴实的老者。  相似文献   

9.
胡晓青 《政府法制》2013,(21):27-27
他是当时西安唯一的中学生党员;他是“文革”后北大经直选产生的第一位学生会主席;他35岁时就出任北京市副市长;他是目前内地最年轻的省长;他就是屡屡刷新“最年轻官员”纪录的陆吴。不做改革的旁观者.1967年,陆昊出生于西安。到了高三,陆吴就显示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书写出人生中的第一个“第一”:18岁入党,成为“文革”后西安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中学生共产党员。1985年,陆昊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85年11月,在中南海怀仁堂,他作为学生代表出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召开的“一二·九”运动50周年座谈会,他发言指出“改革是艰难的创举,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步不前。我们大学生不能做改革的旁观者,或满足于评头品足,而应该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  相似文献   

10.
“口口声声为人民,一心一意谋权利”,这是张廷登的“两面人生”在他成为阶下囚后的完整呈现。  相似文献   

11.
尹祖光 《江淮法治》2009,(16):36-37
幡然醒悟从爱好打鸟到义务护鸟 在江西省新建县恒湖垦殖场乃至整个鄱阳湖地区,祖籍安徽的黄先银算得上是一位“名人”。不过,他这个“名人”当得并不轻松。有人把他誉为“正义的化身”,也有人骂他是疯子、神经病,甚至还有人对他恨之入骨,扬言要出20万元买他的人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多管闲事”,不顾一切地举报和阻止他人偷猎鄱阳湖候鸟。  相似文献   

12.
梁智强是新加坡著名导演。同时,他还有一个“顾家好男人”“好爸爸”的形象,颇受人尊重。然而,就是这位名导演,近日被曝他多次“潜规则”女主角,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先后有12位女郎集体自曝与他有婚外情,其中有演员、名模、女歌手、酒店妹甚至还有变性人。  相似文献   

13.
在黑龙江省四大煤城之一的鹤岗,有这样一位“纯粹”的法官,他纯粹到只把“办好案件、公正司法”视为生命的支点,如同一块燃煤,温暖他人的同时却又不求回报。19年来,他一直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基层审判一线,忠诚、公正是他的风骨,奉献、淡然是他的品格。他就是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孙波。  相似文献   

14.
“福”字在汉语中寓意着幸福与美好。当卢子明律师接过一双绣着“福”字的鞋垫时.从那细细密密的针线中.他看到了一位残疾人,不,应该是千千万万个残疾人,对给予他们温暖的人们最质朴的祝福;他也看到了千千万万个残疾人对未来最虔诚的祈福。  相似文献   

15.
偶然想到     
关于草 草是世间凡物细物,它不同于花那样受人推崇。但丰草绿缛,既可以饲养牛羊,又可以美化环境。宋代诗人曾巩在《城南》诗中曰:“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相似文献   

16.
字条之谜     
张士怀 《中国监察》2009,(20):62-62
老纪收集的办案资料里,有一张长长的字条。字条用的纸是从报纸上撕下的一个边,内容是用钢笔写的:“老纪等同志:请来看看我吧,我极想你们了。”落款是“老马,即日。”“极想”的“极”字,原来不是“极”,而是“想”字,大概是写字条的人觉得用“想”字难以表达他的心情,将“想”字划去,在后面写出“极想你们了”。老纪说,类似的字条他有好几张,其他的都散失了。  相似文献   

17.
王成喜是一位普通的“平民”人大代表,他貌不惊人,没有炫人的官位,没有夸人的财富,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他那敢于向执法单位“叫板”的精神,一颗执著为民的拳拳之心,赢得了古城大名群众的爱戴和赞扬。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包河区因宋代名臣包拯而得名,被誉为“安徽第一城区”,“包公故里,滨湖新城”——这是包河人对外亮出的“名片”。 作为包河区第一位区委书记,吴广春在区里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不提出要把以清正廉洁为主要内涵的包公文化,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沐“清官文化”,行“廉洁教育”,努力在全区上下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风尚,自觉维护“包公故里”的良好对外形象。 在逢会必谈廉的同时,吴广春每年都要带着属下到辖区内的包公祠,向“包青天”宣誓要“为俭朴之官,作清廉表率”。  相似文献   

19.
“他”是第三人称,现代汉语里经常出没,可在古汉语系统里“他”却不是主角。“他”是个形声字,本作“佗”,本义是负担,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义项,是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相似文献   

20.
一位老人摔倒街头,人们纷纷伸出援手,但是谁也没有把老人扶起来,还有人“善意”地提醒:“别去扶他,当心赖上你,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