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治与社会》2013,(12):4-7
从2003年8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针对城带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出台的《救助管理方法》,不觉间已是一个十岁少年。或许,对于一个国家,抑或人类的历史长河而言,十年时光的确有点短,就如白驹过隙。但就这部行政法规而言,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不凡岁月。  相似文献   

2.
许一君 《法制与社会》2013,(22):189-190,199
北京地区流浪乞讨现象十分引人注目,这次调查发现64.8的受访者认为经常遇到流浪乞讨人员。海淀区居民对于流浪乞讨现象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绝大多数人有过施舍的行为,而且金额适中。对于不同类别的流浪乞讨人员,海淀区居民显现出不同的施舍意愿,对残疾乞讨者施舍意愿最高,对健全且有劳动能力的乞讨者施舍意愿最低。影响海淀区居民对流浪乞讨人员施舍行为的因素有特定情境作用、施舍意愿、性别、宗教信仰、年龄、收入。而最终和施舍水平无关的个人特征因素是出生地(城镇/农村)和受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对北京居民的问卷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北京公众对城市流浪乞讨行为的认知、态度、行动反应及其对救助管理的立法意见。研究发现,在当地公众的经验世界中,不同类型流浪乞讨行为存在的范围不同,大多数人认为流浪乞讨行为具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政府应该进行管制,主张分类处理不同性质的流浪乞讨者并采取个别化的措施。在管制职业乞讨行为上,大多数人主张政府号召市民慎重施舍,立法规定流浪乞讨者家庭和当地政府的责任。同时,大多数人对设立禁讨区和在特定时期采取强制救助措施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4.
近日,北京、长沙等地接连传出流浪人员的御寒衣物遭"不明身份"人员抢走的消息。发布消息的网友在描述被抢原因时,都用到同一个词:影响市容。如此寒冷的冬日,看到如此冷酷的新闻,不禁让人感到心寒积冰。任何一座城市都会有流浪人员存在,即使是欧美国家流浪乞讨和无家可归人员的数量也很庞大。针对美国的流浪者和乞丐问题,美国政府提出了在三百个城市实行旨在帮助流浪者的"十年计划",专门预留了44亿美元用于帮助流浪者。他们对待流浪人员是由管理变为救助服务,不让一个  相似文献   

5.
子午 《江淮法治》2012,(4):14-17
收留流浪汉18年,遭索赔30万元的劳动报酬,到底该不该收留流浪汉?个人可以收留流浪汉吗?能否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个人收留的背后,到底是献爱心。还是利用流浪人员牟利?目前,国内多个游离在监管之外的“爱心组织”存在诸多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7,(2):4-5
“对‘人口老龄化’这样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全国上下都要有充分认识,并积极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吴子 《检察风云》2012,(3):61-63
个人可以收留流浪汉吗?能否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个人收留的背后,到底是献爱心,还是利用流浪人员牟利?目前,国内存在多个游离在监管之外的“爱心组织”,它们存在诸多的争议,甚至还有一些流浪汉被赈卖到“黑砖窑”的案例,凸显了当前救助制度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漫步于繁华都市,总有一些蓬头垢面、衣衫槛褛的乞丐在游荡。只要有城市的繁华,就必然有乞丐的登场。为了头上那片共同的蓝天,国家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至今已有半年多时间,但据各城市救助站的不完全统计,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不足全部求助者的10%,而街头的乞讨群落却在日渐壮大,且真伪难辨——  相似文献   

9.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新的救助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存在很多的困境,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关于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甄别工作。这是救助管理的前提,也是救助管理发挥良好社会效果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目前在流浪乞讨人员甄别过程中的困境和原因分析,试图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收留流浪汉18年,遭索赔30万元的劳动报酬,到底该不该收留流浪汉? 个人可以收留流浪汉吗?能否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个人收留的背后。到底是献爱心。还是利用流浪人员牟利?目前,国内多个游离在监管之外的“爱心组织”,存在诸多的争议。还有,一些流浪汉被贩卖到“黑砖窑”的案例。又凸显了当前救助制度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一组曝光湘潭大学门口大量公车送新生上学的图片在网上热传,照片显示,湘潭大学门口简直是公车大聚会。同时,记者还注意到这样一个来报到的新生,一个人担着行李,走了10多公里。因为怕迟  相似文献   

12.
杨速炎 《政府法制》2009,(15):12-13
近来,海珠桥几乎已经成为广州的跳桥“胜地”。从4月1日到5月21日,“跳桥秀”一共发生了11起。海珠桥每每被封,公众的态度也渐渐从同情、理解转向麻木、厌烦乃至愤怒。甚至有老伯将一位跳桥者从桥上一把推下,致其多处骨折……跳桥者为何总是选择海珠桥?在所有“跳桥秀”乃至其他“自杀秀”发生的背后,又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收留流浪汉18年,遭索赔30万元的劳动报酬,到底该不该收留流浪汉?  相似文献   

14.
据载,山东某地级市一位领导曾任美国纽海文市市长助理,纽海文市市长说:“按照中国的礼仪,我要请你吃顿饭。可按规定,在外公款请客超过9美元视为行贿。还是到我家里吃饭吧……”这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在美国,用公款请客有一个明确的罪与非罪的底线界限——以9美元为限。9美元,不用说在美国,就是处在社会  相似文献   

15.
日前,由于建嵘教授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多位参与者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出台了将于全国两会期间拟交提案草案,从修改立法、完善救助等层面提出建议,以实现“全面禁止儿童乞讨”目标。据了解,该行动在各地愈演愈烈,不少反对声也随之而起,  相似文献   

16.
编者:张卫平教授,有一段时间叫做章程教授,现在终究还是叫张卫平教授。反正不管叫什么教授,他总是一个有创见、有思想、有口才、有魅力的教授,曾经有过几次“战略转移”,其间,当然也有些“战术移动”。既是“海归”,又为“本土”,不变的永远是那种对学术研究和体制创新的追求、激情乃至灵感。最近,他又应邀前往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讲学。尽管时间只有3个月,但他对“海归”与“本土”之间的话题,有了更深刻更直接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日越  sun-pic 《法治与社会》2005,(6):79-80,F003
山东省北部。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灶二村,农民李俊民是一位废塑料垃圾加工户.是远近闻名的“破烂王”.1997年开始收留流浪无着人员.创建“爱心家园”.现收留全国各地流浪人员36名。“爱心家园”创办于1997年。至今收留过700多名流浪人员,大多数是疯傻弱智。精神不正常。并帮助过200多人找回家。  相似文献   

18.
楚淮君 《政府法制》2010,(10):52-53
乞丐可算得上是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普及最广的一个“职业”之一了,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乞丐的身影。他们行乞的手段各有不同,但都过着流浪的生活。如何救助和管理城市流浪汉,减少流浪乞讨现象的发生,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国家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人性化管理和多渠道的社会救助方面尽显爱心。同时对于那些“职业乞丐”,特别是裹胁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用流浪乞讨方式牟利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9.
胡亮 《法制与社会》2011,(28):64-65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流动人口的总数已超2亿多,其中农民工成为流动的主体。随着花都区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流动人口犯罪也在增加,流动人员犯罪的特点、原因存在共性和个性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蔚然  吴迪 《检察风云》2011,(16):65-67
"旅游团"、"购房团"、"炒煤团"、"炒蒜团"、"炒油团"、"波士团"等由富人们组成的各种令人羡慕、有地位的"团队",在媒体已不鲜见。然而,"乞讨团"在媒体上很少见过,有谁愿意把这一"团体"的"行动"诉诸报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