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卫华 《法制与社会》2012,(16):224-225
文化外交作为外交的一种方式存在很长时间了.随着冷战的结束,各国交流不断加强,文化外交在增进国家间了解、保障国际政治行为体开展外交活动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中国的文化外交理念及实践也得到了发展.本文将简单梳理文化外交的相关问题并简述中国文化外交的现状,以期达到系统分析文化外交从而对我国文化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借鉴价值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络的兴起对国际政治产生了日益重大的影响。在全球化和国际体系信息化的背景下,网络外交应运而生,成为各国开展外交活动的新利器。作为一种新兴的外交手段,它丰富了外交理论与实践,改变了我们对国家主权、国家权力的认识,并考验着国家外交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危机决策能力和日常外交管理机制。中国应如何开展网络外交、实现国家利益,逐渐成为需要考虑的重大战略课题。本文将对网络外交进行扼要而系统的研究,试图为中国在信息时代规划和实施网络外交战略提供若干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主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一种普世价值观,政治民主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本文认为中国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先决条件就是成熟的理性的民主意识的培养和全社会民主政治环境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颜色革命"实质是一种非暴力的"革命"或"夺权"方式。"街头政治"作为"颜色革命"的表现形式,已成为政权变更的有力武器。全球化发展下的今天,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存在,我国不仅面临着"西化"、"分化"等外部威胁,而且内部处于社会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也存在着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5.
100年前的1910年,在国际妇女运动著名领袖克拉拉·蔡特金的倡导下,“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应运而生。100年来,世界各国妇女为争取和平、平等和发展不懈努力,在政治、外交、科学、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创造的辉煌成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聪 《法制与社会》2013,(36):149-150
网络与政治的“联姻”表现出了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方式,这种参与方式拓展了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有利于人们及时表达自身的政治诉求、释放情感情绪,也有助于政府更好的了解民意,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化解矛盾。但互联网本身“双刃剑”的特性,在对政治参与带来积极性的同时也带来消极性的影响,尤其面对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矛盾,网络政治参与究竞是矛盾冲突的“催化剂”还是“解压阀”。面对网络政治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发展和维护我国的政治稳定成为当前执政者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江河 《法学》2012,(9):99-107
"维基解密"事件的发生以及各国政府对其对策与反应,引发了学界对国家外交的合法性和国际公民行为的法理思考。在此事件中,国家外交行为的合法性审视被边缘化,而"失去祖国的"的个人的"泄密"行为事实上被规制和惩罚。美国外交行为和阿桑奇解密行为的实证分析微观地论证了国际公民行动者挑战国家外交特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与此同时,宏观的自然法意义下的理论剖析说明,国际公民社会的兴起使国际法的法理基础从大国政治向公民政治或宪政之法理转向,同时也推动了国家外交的合法性沿着国际法双重性法理的维度转向。  相似文献   

8.
外交保护行为属于国家特权和政治问题不足以成为其豁免司法审查的充分理由,近年来,某些西方国家的宪法法院已经开始受理外交保护行为司法审查案件,并对其实质问题进行审理。然而,外交保护行为毕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外交性,司法机关应当保持一定程度的司法节制,尊重行政机关的判断和自由裁量权,因而,是否将外交保护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以及司法审查的范围和强度应当在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和实现行政效能之间寻求适当平衡,在突破外交保护行为非具可司法审查性的先验假定禁区的同时,在受案范围、条件以及审查决定类型等方面予以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9.
透过云谲波诡的人类政治斗争史,我们能够清晰看到腐败现象随同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而产生,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政权更迭;细察遥相呼应的各国立法实践,我们可以明确了解职务犯罪作为腐败现象极端突出,日益成为现代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美国的社会科学家在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过程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美国政府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智囊人物。社会科学家参预政府决策的历史作用战前,在美国政府部门工作的社会科学家并不多,其作用和影响也不大,那时他们只是从事一些学院式的理论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动员了许多大学和私人研究机构的经济学、政治学、语言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教授和专家,对交战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各国政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由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给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冲击是一个重要的论题。本文仅是对此做一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以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末以来,高新技术在众多领域出现了爆炸性的突破和进展,骤然成为世界各国间政治、经济、军事竞争的焦点。科技的突飞猛进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警界当然也不会例外。如何使公安科技工作扣紧时代的脉搏,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迁、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使科技强警的宏伟蓝图早日成为现实,理应是新世纪公安机关予以高度关注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3.
江河 《法商研究》2012,(4):42-49
在某一特定背景下,国际社会中实力悬殊的两个或两类国家因对国际法核心价值定位不同,或显性或隐性地游离于国际法之外;而当双方之间的外交博弈陷入困境时,现行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国际社会也面临着战争一触即发的危险,朝核危机即为实例。为此,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或路径,规范双方的外交手段,促进双方建立互信,并在区域或多边谈判机制的协调下指引双方走出外交博弈的困境,使其回归到国际法治框架中,并充分利用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为相关协议提供法律保证,以保障相关协议的法律性和可实现性。我国对于在国际关系中所面临的显性或隐性的法外国家也应适时调整外交策略,充分利用大国政治和国际法规则维护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诸葛漪 《政府法制》2010,(22):40-40
名人政要们的穿戴不仅影响时尚潮流,更是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如果想成为大众支持的政治明星,就要通过着装来表达自己,通过着装的颜色传达政治信息。 穿着等于支持率有人夸张地说,奥巴马之所以能够登上总统宝座,是因为其俊朗时尚的外表能够通杀20岁至40岁间的所有女性选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加入WTO,海外投资得到空前发展,但其所承担的风险也更大,特别是政治风险常使投资者血本无归,因此加强对政治风险的防范成为我国海外投资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各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模式,并借鉴国外立法与实践的经验,就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设计提出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6.
国际投资中政治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之下,国际投资活动迅速发展,而征收风险、汇兑限制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政府违约风险、延迟支付风险等政治风险是各国投资者海外投资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预防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已显得尤为重要。政治风险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安全和利益,同时也会影响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的利益,严重的还会引起国家之间的摩擦和世界的和谐。因此,如何防范政治风险和在政治风险发生后如何妥善处理,成为良好投资环境创建中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司法如何介入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凌 《法学》2002,(11)
法治以司法为依托,司法对政治问题的介入与干预,因之也成为现代法治政治功能凸显的标志。然而,司法的执法性、被动性等固有特征,又使得法院在介入政治问题时必须受着一定规则的限制。本文通过对司法介入政治的范围、力度、时机等方面的考察,认证了司法对国家权力制约的积极作用,以及在民主体制下司法的正当角色问题。政治问题、个案解决、时机成熟及穷尽救济等规则的确立,因而成为法院面对政治问题必须的司法规则。  相似文献   

18.
张伟 《政府法制》2011,(33):38-38
哈兰·斯通是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中并不显赫的一位。当然,说起来他也算历史的见证者。任司法部部长时,他任命胡佛做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这是后来成为总统的胡佛政治生涯的重要台阶;做首席大法官时,他又主持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任职仪式。  相似文献   

19.
高原 《法制与社会》2010,(5):251-252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党和国家的重要话题。作为大学生这一知识分子群体,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当然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还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在方法上亟待创新,有很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社会,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与此同时,开展大学立思想政治教育反过来也要促进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形成二者的互动,真正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政治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的近代社会早已启动了政治的现代化进程,但均以失败告终。如何总结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如何在现代的政治改革中,不断完善政治的现代化进程,是我们当今中国政治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