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现状出发,探寻其背后的传统教育弊端;并在强调公民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法律教育因其本身具有的特点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存在较强的耦合,进而探寻了法律教育在公民意识方面可发挥作用的四种途径,以达到为现代公民社会提供具有高素养人格主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何为“法律人”?什么样的法律人才是这个时代需要的?成功竞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也是一个具有法律教育背景的成功法律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法律人”们逐渐在政界和世界各领域崭露头角。面对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中国法学教育在培养新一代法律人上又该做哪些调整?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培养包含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公民责任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目的是培养公民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理性健全、公平正义,倡导"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准则。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使大学生成为与民主法制国家相适应的现代公民,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诚信做人,自尊自信,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的形成主要靠公民意识的培养,而公民意识的培养在我国只能借助和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现阶段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意识教育延伸,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因此,深入探索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塑造成合格公民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5.
刘世云 《法制与社会》2010,(29):248-248
公民意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培养现代法治要求的合格公民。通过法律基础课的学习,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律常识、培养法律思维、树立公民意识。高等教育中的法律基础课教学应该担负起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责任。但是,当前法律基础课得不到足够重视,在教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多不足,公民意识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之中,公民教育影响到公民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状态。公民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现代公民的使命。公民教育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的实践和探索,更好的发挥巨大的社会作用。公民教育的内容创新可以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7.
法学和法学教育具有双重的价值属性:一方面具有特定的政治性内涵和意识形态性质,法学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便是培养公民对本国政治意识形态取向的强烈认同感,这也是国民凝聚力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法学教育还具有科学实践方法论方面的重要功能,即培养造就出能够设计科学实用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并推动其在国家与社会的治理实践中卓有成效地运用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站在新世纪的历史角度,党中央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之后,又颁布了一个全良教育方面的重要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同时把2002年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年”。《纲要》的颁布全面贯彻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以德治国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行为纲领,对于进一步搞好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民是适用于政治领域的概念;公民作为政治生活的主体,有一般公民与统治者、善良之人之分;公民行为的目标是维持政体的安全和追求幸福的生活;公民教育的原则必须与政体的性质相一致;公民教育的内容既有实用知识的教育又有高尚情操的引导;公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还需要制度环境的保证。这些主张对于历史上缺乏公民教育的现代我国具有基础性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对罪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刑罚的深层理性价值,有利于罪犯刑释后谋生的基本职业技能素质的提高,促使其完成从“监狱人”到“社会人”的顺利转变,成为守法公民和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而最终达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白杨 《法制与社会》2010,(5):181-182
民主政治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然而民主传统的匮乏以及低水平的公民认知和公民参与能力使得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困难重重。要克服阻碍,增强公民民主意识,提高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就需要正确的公民教育。发展我国公民教育,在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理念和体系,把我国公民教育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最终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有浓重的公益性。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必须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的产品是人、是人的素质,这种属性决定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必须始终追求和实现均衡发展。必须始终强调教育的国民属性,为公民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精神是大学和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如果以人文精神衡量教育,价值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生命教育即尊重和实现生命的价值、智力教育即尊重和实现头脑的价值和灵魂教育即尊重和实现灵魂应该远离功利和实用,通过教育应该培养健康的、善良的生命,培养活泼的、智慧的头脑,培养丰富的高贵的灵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对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公民教育、历史教育、法制教育、经济教育、宗教教育、爱国教育这六个方面内容地研究,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借鉴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经验,提出了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尽管现代教育深深地陷入现实与理性、实践与理论、功利与真理,以及身体与心灵的矛盾,使原本传道授业、兴贤育才、长善救失、明辨事理、使人成为人的教育日益发生异化;使得教育不是培养人而是扭曲人;不是培养人的主体性而是塑造活的工具。但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培养人的手段,其根本目标就是规训、锤炼、传授和塑造人;使人具有真善美统一的完美人格;使人拥有理性思维和谋生的技能与气魄,拥有发明创造和理论创新的能力与智慧。欲达此目的,教育就必须具有宽松、包容、自由、开放和多元的性质;必须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文化条件,优越的学术环境及全新的"体美智三统一"的教育模式和理念。  相似文献   

16.
公民馆是二战之后日本实施社会教育特别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基础设施,遍及日本各地的市镇街村。从其历史谱系来看,公民馆承担着实施社会教化、提供社区服务和促进终身学习等职能,在养成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精神和促进公民参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但是,由于错误历史观的引领和右翼势力的干扰,国家权力与教育权力的价值取向扭曲及目标偏差导致公民馆出现了功能错位。借鉴日本公民馆在社会教育特别是公民教育方面的经验教训,我国的公民教育要进一步拓展公民教育空间、完善公民教育内容和创新公民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全国价值教育年会住寿县一中召开.北师大石中英教授确定年会的主题为“价值教育与公民培养”。中国社会快速转型,学校传统德育需要进一步拓展创新,加强实效,走出困境。石教授的价伉教育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角度.立足学生的“现存、明天、未来”、“学习、生活、做人、做事”,从全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视野,拓宽了学校德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论罪犯教育中的人本主义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人为本”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不仅适用于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适用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充分重视和对待罪犯的“人性”问题,是衡量“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内容。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根本宗旨,为此,在给教育改造工作定位时,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自然属性。在坚持“改造人、教育人、挽救人”的大前提下,必须拓宽教育思路,建立健全教育改造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人本主义的教育改造格局。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主体性发展与中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主体性,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充分发展以培养人的主体性为最终目的为主体性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当今学生主体性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常常被主休恶性循环研究所忽视的中学教育,必须弃教育中那种难知难智型的认识传递与智能训练的框架,遵循主体性原则,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自由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的人。  相似文献   

20.
蒋晓伟 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根据自身受教育以及多年的调查表明,我们过去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化.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内容主要在遵纪守法和权益保护方面,忽略了青少年基础法律意识的培养.所谓基础法律意识就形式上来说,是法律意识中的感性认识部分,就内容上来说,是公民意识,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