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震救灾第一志愿者"的称号,是四川灾区人民给他的.这是因为他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亲自率领120人的民间抢救队伍,带着公司的60台挖掘机、吊车等大型机械,日夜兼程奔赴灾区, 成为第一批参与抢救都江堰、汶川和北川等地遇险群众和打通"生命之路"的英雄队伍;地震发生后,他和他的志愿者队伍一直在灾区义务参加抢救被埋群众、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及建设家同的紧张战斗.他自己亲手救出12位学生和群众,肩上背过500多位遇难者的尸体;他一路"撒钱"、捐物价值达2000多万元……受灾群众感激地叫他"大好人", 温家宝总理称他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2.
正为夯实"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地方负责制"雅安实践的社会治理基础,雅安市在新村"自建委""自管委"以及社会组织中,探索形成"党组织核心领导、群众作为主体、社会组织协同、各界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模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打牢灾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社会治理基础。"党组织+自建委",推动灾区新村重建由政府主导向群众自建转变。在首先启动的农房重建中,集中开工衍生的  相似文献   

3.
云南彝良"9·7"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总医院国家级医疗救援队闻令而动,视灾情为命令,把灾区当战场,展开了一场生命大营救,用实际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灾区群众的心坎上。救援队行程1500余公里巡诊洛泽河镇水泥厂、毛坪乡、金家营村新场中学等10个灾民安置点及村庄,巡诊救治伤员1万多人次,转移受灾群众50户发放价值21.6万元急需药品和食品,受到军地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灾区群众的高度赞誉。闻令而动,紧急驰援地震灾区。9月8日凌晨零点26分,该院接到参加云南彝良  相似文献   

4.
自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灾害以来,辽宁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群众时时刻刻牵挂着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和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自发组织为灾区祈福和捐款捐物活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到为灾区群众奉献爱心、扶危解难的行动中来,充分体现出全省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群众与灾区人民的同胞之情、骨肉之谊,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爱心。  相似文献   

5.
"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邛崃市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整乡、整村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大力实施灾后住房、基础设施、产业、文化和生态重建,积极探索出一条"地方主体、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统筹推进"的灾后重建新路子。灾区镇乡的城乡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产业振兴发展能力有了显著增强,灾区群众得到真切实惠,灾后恢复重建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黄鹤君 《当代贵州》2010,(14):64-65
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我省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然而,贵州人民没有被严重的旱情吓倒,而是充分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积极开展抗旱自救,最终夺取了抗旱斗争的全面胜利。在这次抗旱救灾战斗中,很多地方、企业,如平坝县信用联社,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协助灾区群众寻找水源、为灾区群众提供资金支持等,迄今仍具有可圈可点之处。本刊特荐平坝县信用联社在此次"战斗"中的积极表现,已存鉴照。  相似文献   

7.
1月15日6时9分和7时37分,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南华一带发生里氏5.9级和6.5级强烈地震,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分别发来慰问电,朱镕基总理和李瑞环主席亲自打来电话.表达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中央、国务院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还及时赶到灾区看望群众,察看灾情,给灾区人民以及战斗在抗灾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医护人员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极大的鼓舞。面对严酷的地震灾害,灾区干部群众不畏困难,万众一心,奋力抗震救灾。楚雄州委书记、州长等党政"一班人"带领大批干部,冒着余震的危险及时赶赴灾区。他们把灾民当亲人,把震区当战场,在震区树立起了经过"三讲"教育洗礼后的领导干部崭新形象,带领和指挥全州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掀起抗击震灾、生产自救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党的群众工作关系到党的群众基础是否牢固,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固若金汤。乌鲁木齐地处反分裂斗争前沿阵地,社会矛盾多、问题也多,任务最艰巨、工作也最难开展,但也最能直接反映党的群众工作的真实情况。落实总目标、打好"组合拳"、实现"三不出",打赢"三场硬仗"和一场人民战争,离不开党和政府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离不开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这就要求乌鲁木齐干部队伍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相似文献   

9.
语录     
"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汶川地震发生后仅1个多小时,胡锦涛作出的重要指示就传遍全国。"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在地震灾区现场,温家宝的声音坚定有力、掷地有声。"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08,(6):9-9
在危如累卵的建筑物下搜救幸存者,冒着生命危险打通一个个"灾区孤岛",在滚滚泥石流中指挥灾区群众转移,强忍丧失亲人之痛投入抗灾抢险……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在历尽劫难的灾区废墟上,用他们的党性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入党誓言,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危难时刻,为灾区群众擎起一片天。大灾面前凸显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大  相似文献   

11.
要闻     
正建起幸福美丽新家园——芦山地震三年灾后重建目标基本完成战胜灾难、跨越发展是最好的"补偿"。在7.0级强烈地震"突袭"芦山三个月后,2013年7月20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灾区群众开始重建幸福美丽新家园的艰辛跋涉。"三年基本完成",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灾后恢复重建确立了时间表,并将重建工作的"指挥棒"交给四川,要求探索"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这是我国重大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2.
地震后,我们从山里跑出来,看到红旗就找到了党组织,心里便踏实了。鲁甸"8·03"地震虽已过时日,但,伤痛犹存。令人欣慰的是地震以来,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灾区未发生过公共卫生事件,学校正常上课、社会生活秩序井然。是什么力量支撑起灾区群众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充满信心、有条不紊地开展恢复重建?群众心里踏实了"地震后,我们从山里跑出来,看到红旗就找到了党组织,心里便踏实了。现在住在灰街子蛮好的。"鲁甸县龙头山镇八宝村段家坡村民小组组长段启华说。段启华住的地方,正是灰街子的  相似文献   

13.
夏克斌 《党建》2013,(4):32-32,34
她曾是最早到达汶川地震灾区的志愿者之一,至今路过北川县城时仍会禁不住泪流满面;她曾是绵阳平武地震灾区103个孩子的"妈妈",至今仍抚育着4位地震孤儿;现在,作为四川省平武县龙安镇报恩寺社区居委会主任,她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她就是全国优秀志愿者、共产党员李海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帮助四川灾区人民群众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二师工会召开了专题会议,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师各单位工会组织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开展"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号召广大职工群众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积极踊跃参加本单位组织开展的捐款、捐物活动,把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2010,(9):36-40
省民政厅:全力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以来,省民政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把保障灾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当前全省民政工作首要的政治任务,多策并举,科学施救,全力以赴供给生活急需物品,保证了灾区群众有住处、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7月20日,四川省正式启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如今,芦山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已整整三年,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中,四川迎难而上,勇于承担主体责任,探索出了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子,创造出了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明确指出,要把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作为全省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重灾区的首要任务,扎实做好过渡性安置工作,突出防治次生地质灾害,统筹灾区科学重建、跨越  相似文献   

17.
当汶川大地震无情地袭来,在灾区群众最需要支持的时刻,党旗不但高高飘扬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更有一份份凝聚着广大党员对灾区人民无限真情和深切关爱的"特殊党费"汇聚而来。抚顺市12万名党员用交纳1300余万元"特殊党费"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为国分忧的胸怀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是他的态度;任劳任怨、踏实工作,是他的作风;高效做事、低调做人,是他的品德;服务群众、无私奉献,是他的追求.他就是被誉为"灾区群众的贴心人"的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党支部书记罗义碧.……  相似文献   

19.
春节前夕,寒冷的天气已经无法抵挡地震灾区群众迎接新年的热烈气氛。全省各界也积极行动起来,用各种方式将浓浓的关爱和温暖送到灾区群众身边。  相似文献   

20.
4月21日清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四川芦山"4·20"地震震中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时接受记者采访。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紧急部署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八方支援,抢险救援、医疗救助、受灾群众生活安置等紧张有序进行,各类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