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俭"一词,中国人太熟悉了。几千年来,它不仅是大力崇尚的传统美德,而且是身体力行的持家之道。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先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话语都一针见血地点透了"节俭"与修身、齐家、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节俭"一词,中国人太熟悉了。几千年来,它不仅是大力崇尚的传统美德,而且是身体力行的持家之道。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先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话语都一针见血地点透了"节俭"与修身、齐家、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在全省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通知提出,要加强正面宣传,大力宣传节俭节约先进典型,积极倡导节约光荣社会风尚。要抓好监督,曝光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形成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的强大舆论压力,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导向。通知部署,要注重结合融入,广泛开展节约主题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在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俭以养德,向我看齐"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发挥模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与爱惜粮食,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言传身教中代代相承。今天,让我们走近古代大家的家书与家训,传承节俭惜食好家风。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4,(3)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风好转了,政风好转了,特别是在党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官方少了"三公浪费",民间少了"奢华剩宴","勤俭节约"成为关键词,"拒绝浪费"成为新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吃包子的节俭用餐之事被人们传为美谈,节俭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人们的热议。老子把俭作为"三宝"之一,孔子把俭作为"五德"之一,诸葛亮一生勤俭,并告诫儿子:"俭以养德"……纵观中国历史,取天下立天下者,一个很重要因素是注重节俭,而无论是哪个朝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4,(6)
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崇尚节俭,修身律己。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4,(7):52-52
《党建》杂志、党建网、党建微信平台开展以"节俭养德"为主题的宣传语征集活动以来,全国各地读者广泛关注,踊跃参与创作并荐稿。现选登部分来稿。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7,(3)
正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时常告诫子孙后人,要修身养性,淡泊名利,心存远志,经世济民。54岁时,诸葛亮给年仅8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诫子书》,告诫儿子修身、养德、立志的做人做事之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一个有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9.
正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历来主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只有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带头促进全民节俭,俭以养德才能在全社会汇聚更大正能量,才会收到长久的效果。对铺张浪费"零容忍""严禁用公款购买和赠送鸡蛋、咸鸭蛋、粽子等端午节礼;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相互宴请、相互走访;严禁以任何名义  相似文献   

10.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5月4日上午,一走进绵阳市游仙区韩家脊社区三江首座小区,记者便看见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牌."百家姓猜猜看""传家训扬家风""业主规约"……十几块宣传牌和数米长的文化长廊,让小区的文化新风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1.
正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贯彻落实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全国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全区开展"节俭养德,人人行动"主题活动,努力营造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6月7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节俭养德,人人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银川举行。自治区领导蔡国英、张乐琴出席  相似文献   

12.
肖德安 《党课》2011,(2):64-65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在世,修身治学需要平心静气,干事创业同样需要平心静气,缺乏平心静气,不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都难以有戍。  相似文献   

13.
<正>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摆在人生第一位。在"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也排在首位。严以修身,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是作风建设的新标尺,也是解决"不严不实"问题的首要和关键。严以修身,做对党忠诚的好干部,这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更是党员干部人生必修课。第一,要上好理想信念课,不能精神上缺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  相似文献   

14.
守持俭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智者莫不戒奢尚俭,守持俭德。节俭是人们德行的基础。俭以养德,玩物丧志。《左传》上有名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宋代司马光对此解释说:“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此识颇有见地,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事实证明,俭朴勤奋乃修身之必需,立业之  相似文献   

15.
俭以养德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有一句千古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君子总是通过排除杂念、节俭朴素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不到清心寡欲,则不能表明自己的心志,做不到思想宁静,则无从实现远大的目标。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贫困是一种挑战,它问询一个人能否面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艰难困苦面前,我们党的广大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终于领导人民走上了建设现代化的强国之路。如今,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大量增长,党员干部又面对新的严峻考验,这就是生活富裕了,还…  相似文献   

16.
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历来主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只有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带头促进全民节俭,俭以养德才能在全社会汇聚更大正能量,才会收到长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专题教育作出安排。"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开展专题教育,目的是推动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近日,中央召开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行安排部署。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专题教育取得实效。深刻领会中央部署要求。"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身治学需要平心静气,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干事创业也同样需要平心静气;不平心静气,不仅不能成就事业,甚至会贻误事业,正如《菜根谭》中所说:“性躁粗心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5,(7)
<正>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包括高校干部在内的各级党组织必须完成好的政治任务。"三严三实"作为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新标准,是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我们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把握"四个关系",深刻理解"三严三实"的丰富内涵要把握好"三严三实"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系。开展专题教育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