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瑞士小伙子纳西娶了一个有成年女儿的寡妇。而纳西的父亲却娶了寡妇的女儿。于是,越理越乱的家庭关系产生了。纳西的太太成了她公公的岳母,她的女儿成了纳西的继女和继母。继母生了个儿子,这个孩子成了纳西的弟弟和纳西的太太的外孙。纳西后来也有了一个儿子,这孩子成了他祖父的内弟,成了他自己叔叔的叔叔。另一方面,纳西的父亲提到他孙子的时候,说是他的内弟,纳西的儿  相似文献   

2.
读完小学后,他想继续读初中。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却希望他可以留在家里帮忙放放牛,家里实在负担不起那么多孩子的学费了。让母亲担忧的是,离家里最近的学校也有50公里路,这么小的年纪每天来回走这么远的路怎么吃得消?他却望着母亲眼神坚定地说:"我不怕,只要可以继续读书就值得!"恢复高考后,他上了本州一所师范学院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铁匠的儿子     
在伊朗德黑兰东南100公里的阿拉丹村,有一个贫穷的铁匠,他有7个子女,为了能让孩子们活下去,这位父亲整天要不停地打铁。有一个孩子特别懂事,7岁那年,他就成了父亲的帮手。每天,他都要站在火红的铁炉前给父亲当助手,铁锤的敲击声伴他度过了童年岁月。  相似文献   

4.
1805年4月2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丹麦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一个鞋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从小便忍受着贫困与饥饿的煎熬以及富家子弟的奚落和嘲笑。但他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梦想有朝一日能够通过个人努力摆脱歧视,成为一个受世人尊重的人。没有人愿意跟他玩,他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或者给他的玩具娃娃缝衣服。然后等待晚上父亲给他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或者向父亲倾诉他想成为一名演员或作家的梦想。可就在他11岁时,父亲去世了,他的处境更加艰难。14岁时,由于生活所迫,母亲要他去当裁缝工学徒。他哭着把他读过的许多出…  相似文献   

5.
正父亲是军人,我是1964年父亲任空军中尉时出生的。1971年的冬天,我放学回家,见到了身穿军装的父亲。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他。他入伍15年,按部队规定可以把家属、孩子带到北京去生活。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后,有几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第一件就是教我学会了做饭。父母的工作非常紧张,又有了小妹妹,没有时间照顾我们,父亲便教我做一些家务,起初我不太愿意,也不愿意管妹妹,只想和小伙伴们  相似文献   

6.
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在父亲的冷饮店里帮忙。因为这一时段,会有许多刚刚放学的小学生来买冰淇淋,渐渐地,我埘这些稚嫩的面孔熟悉起来。有一天,我偶然发现橱窗外有一双眼睛。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它是属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儿的。男孩儿穿着一件白色的背心,肩上斜背着一个老式书包。他盯着店里其他买冰淇淋吃的孩子,一脸羡慕。以后的几天,我总能发现那双眼睛。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没有做声。我对父亲说:“可怜的孩子一定是想吃冰淇淋,但却没有钱,我可以送一支给他呀。”但父亲却冷漠地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7.
巴山 《新青年》2005,(4):8-9
打从记事起,我就看出,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不那么好。在家时,母亲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脸色,很难看到她与父亲说一句话,出了门更没有见她与父亲一起走过,更别说像别的父母每天黄昏时带着孩子散散步、逛逛街什么的。看到同龄的孩子与父母一起欢蹦雀跃、嬉戏打闹,小时的我时常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当父亲不在的时候,母亲不止一次问我,假如我和你爸分开了,你跟我还跟你爸。我每次都回答说,跟我爸!口气坚决而干脆。那时,我已明白母亲所说的分开过就是她与父亲离婚。楼下的小胖就对我说过,他爸妈是离了婚的,他跟着他爸一起过。我并不是受小胖的影响才那么…  相似文献   

8.
利民 《新青年》2005,(4):10-11
从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沉默的,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只是默默地干活,更难得一见他的笑容,睡觉时呼噜打得震天响。别看父亲不认得几个字,可对我们姐弟几个的学习却管得相当严,后来姐姐们先后中途辍学,他便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别人家的孩子像我这样大已经跟大人下田里干活了,可父亲却从不让我去,我知道他是怜惜我单薄的身板,更主要的是让我抓紧时间学习。有一次我谎称学校补课,玩儿到天黑才回家,一进门父亲一巴掌把我扇倒在地上,原来天黑了他去学校接我才知道我撒了谎。那以后我再不敢对学习有所松懈。不是怕父亲的巴掌,而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9.
机场的孩子     
正我是在军队机场长大的孩子。1971年的冬天,我放学回家,见到了身穿军装的父亲。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他。父亲把我抱在怀里看了好半天,问想不想他,学习怎么样?调皮不调皮?我和他有距离感,很陌生。爸爸给我吃苹果,还有一个大菠萝,那是我第一次吃这玩意儿,又酸又甜,直到现在我仍喜欢吃这种水果。  相似文献   

10.
点兵 《新青年》2007,(5):54-55
当邻居的小孩,每次看见他父亲下班回家,正在楼下停车,他就会大声对妈妈通风报信说:"老妈,老板回来了!"有次很好奇就问孩子母亲,为什么孩子叫爸爸"老板"呢?她笑了:"因为他回来老‘板’着一张  相似文献   

11.
冷风呼啸的晚上,能有一间暖气十足的屋子,或拥被读书,或静坐默想,然后听着风在窗子外边尖利的呼号,以及风吹动窗扇的“咣当”声响,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人世间的幸福,其实并不需要你得到多少,拥有多少,一颗平和而又知足的心,可以让你感知并安享到世界的一切美好。●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不是黄金,而是人的尊严。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有一个赌徒父亲,他小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无论别人如何讥讽奚落甚至是谩骂父亲,父亲依旧满脸堆着笑,用一种哀求的神情,厚着脸皮向人家借钱。为此,母亲离家出走。而他呢,也流落他乡,靠给别人打工养活自己。长…  相似文献   

12.
朱成玉 《新青年》2007,(11):34-35
父亲做灯笼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以此为业,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赚他浪费了这一身手艺。父亲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闹着也是闹着。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要算是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31日是北京和平解放60周年。父亲苏静将军当时是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参谋处长。他自始至终参加了和谈的全过程。最后他受命只身一人随傅方人员秘密进城,与傅作义直接谈判对话,起草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协议》并代表我军在协议上签了字。今天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回忆父亲对和平解放北平所做的贡献,更加怀念他、敬爱他。  相似文献   

14.
以爱的名义     
我们的父母是农民,他们生养了我们兄妹三人. 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但父亲并没有融入其中,他是个重感情的人,所以他从没想过要把我们丢下外出打工,他舍不得我们;他是一个做事过于谨慎的人,他复员之后,曾有人劝他开个修理自行车的小店铺,不用出钱只出力就可,可父亲并没有同意.这个决定使他错过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15.
整个故事浸透了人性的阴暗,没有白天,只有黑夜,像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两个想从黑暗中挣扎出来的孩子用黑色的眼睛却寻找不到光明,而是堕向更深的黑夜.雪穗和亮司是同学,他们11岁那年,生活中黑暗的渣滓残酷地浮出水面.亮司的父亲是当铺老板,在性取向上只喜欢幼女,年轻的母亲便与店员一直保持着不正当关系.雪穗出身贫穷,父亲死后母亲让幼小的雪穗卖身,当铺老板明着去找雪穗的母亲,实际是为了雪穗.这一天,亮司发现雪穗卖身的对象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愤怒之下刺死了父亲.两个孩子憎恨自己的父母,第一个阴谋就这样发生了,11岁的孩子已被煤气熏死,表面看来这是一起杀人、然后自杀的结局,种种迹象都指向雪穗的母亲,她成了杀死亮司父亲的凶手.  相似文献   

16.
父爱如杉     
胡双庆 《新青年》2005,(12):5-6
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父亲当年只有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睛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常常可以从邻居们口中听到我记事以前父亲的艰辛养育:我饿了,没有奶水,就哭。父亲先是熬米汤,一口一口吹冷后喂我。偶尔我会刁嘴不喝,父亲就抱着我穿乡走户,去找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讨奶。我两三岁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阿冰 《新青年》2005,(8):17
父亲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母亲为了能挣点钱,也不顾我们的劝阻做起了钟点工,去帮一户人家看孩子。家境困窘到了极点,也许,下一笔的医疗费就得向亲朋好友去借了。渐渐地,父亲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几次说啥也不治了,挣扎着要回家。我们说有钱,母亲也说有钱,有一次还对父亲说,她自己还存着一大笔私房钱呢。父亲的眼光有点迷离,他似乎不相信母亲的话。他看看我,又看看弟弟妹妹,说:“你妈说的是假的,她哪里来的私房钱,我还不知道吗?”我想想也是,母亲没有工作,除了父亲的工资,她有什么私房钱啊!但为了延…  相似文献   

18.
正父亲在最后时刻陷入昏迷之前留下的话是:"看过我的刀,带过我的马。"这是上个世纪最后一年正月。描述父亲同京剧的关系,"酷爱"这个词已经显得苍白无力。父亲热爱的不仅仅是京剧的唱腔,舞台的人物造型,唱念做打等戏剧行内所说的"玩意儿"。京剧让他终生无法舍弃,是因为他在许多出戏里看到了他儿时的身影,看到了那么多幼年伙伴的身影。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重温那段艰苦又有着甜蜜回忆的戏校生活。  相似文献   

19.
恋上光头妹 放在新世纪,尼克·奈特可算是典型的富二代.父亲曾是拉风的英国皇家空军,后来还转行担任过英国驻外事务处的心理医生,是典型外交官的做派.母亲是时尚圈的社交公主,一天换三四套衣服从来都不嫌冗繁.时尚就像醇香的朗姆酒一样,成为尼克·奈特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这位阔公子在自己12岁那年情窦初开,爱上了隔壁一个大自己两岁剃着光头的姐姐.这场没来由的疯狂迷恋不仅让尼克·奈特自此对光头党异常迷恋,更是最终让他放弃了学医,执起了相机,因为他做梦都想着能为自己心爱的光头姑娘拍一组艳丽的照片.  相似文献   

20.
1 她怀上我的时候,并不像别人的母亲那样喜悦,忙碌着置办婴儿穿的衣服,并欣欣然地为小孩子计划未来,想着这个孩子会更像父亲还是母亲,是男孩还是女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