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贸易摩擦是在中国大陆快速崛起和世界经济大变局的背景下发生的。对台商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大陆台商出口和经营业绩将受到较大影响,而且面对大陆经济高质量发展,台商转型升级进展缓慢。目前,虽然大陆仍是台商第一大市场和第一大的投资地,但是台商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增长趋势明显,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速台商重新布局。  相似文献   

2.
孔庆东 《法制博览》2011,(14):61-61
世局也好.人生也罢.貌似千变万化,令你眼花缭乱,其实经过开方约分、积化和差、合并同类项,最后剩下的就是个“加减”。  相似文献   

3.
驾驶执照在澳大利亚成了证明身份的重要证件,不管你找工作也好,在银行开账户也好,或其他需要证明身份的时候,只要你把驾驶执照拿出来,就可以解决问题. 开车的人多,对车的需求量大,汽车的淘汰、更新也就十分频繁,这就使澳大利亚出现许多汽车制造公司,生意都挺兴隆.有几家大公司,每年可满足澳大利亚国内汽车市场需求量的4/5(大约20至30万辆轿车),并出口部分汽车及配件,年出口值为6亿多澳元.  相似文献   

4.
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近十几年间,大体呈加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状况如何,怎样促进其继续发展,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资金已经很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吸引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工作重心,应由吸引台资转向加强技术合作、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实现由数量型合作向质量型合作的转变。由于不可能建立模型对台商的投资能力进行准确的估算,只能按照有关的投资理论进行粗线条的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想法,求教于各位专家。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现状和问题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始于80年代,这一过…  相似文献   

5.
日前,北京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邓培德主任、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张建民等就如何做好台商企业建会工作进行了商讨。市台办主任邓培德介绍了台商企业在京单位的情况以及有关对台商的政策。张副主席介绍了有关建会工作的情况。双方一致认为,当前在台商企业中建会符合中央精神,很有必  相似文献   

6.
台商在大陆的研发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祖国大陆加入世贸组织,台商掀起了新一波投资大陆的热潮,电子信息业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主流。为适应这种新变化,满足在大陆投资生产的特殊需求,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台商在大陆呈现出加大研发投资的新动向。所谓研发投资是指台商为满足大陆的市场需求,在大陆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当地优秀人才和科研设施进行产品研究与开发的企业经营策略。台商在大陆加强研发投资,显示台商在大陆已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标志着台商对大陆投资从量变走向质变,进入了在祖国大陆“扎根”发展的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集群”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祖国大陆台商投资密集地区具有空间集聚和网络特征,但根植性(embedness)不足,台商难以深深扎根当地。因此,这些地区具有“卫星平台式产业区”的特征,应该用治理“卫星平台式产业区”的方法来加强台商投资企业集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福建台商投资状况研究林金枝,林庆华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地理相近,血缘相融,习俗相同。自古以来,闽台不但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关系,而且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和贸易往来。本文企图通过台商与福建经济关系的一个侧面,着重从台商在福建投资的角度,探讨台商投资与福建经济...  相似文献   

9.
台商投资大陆的现况和远景翁成受可能由于投资关系是贸易、技术、金融等诸项经济合作关系载体的缘故,台商投资大陆成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核心而备受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它的发展现况及其远景做些初步探讨。一、台商投资大陆的过程回顾台商投资大陆始于80年代初,迄今大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3年-2012年台商在大陆并购投资的861件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台商大陆投资地区和行业呈现明显的集聚性,上海、江苏、广东成为台商对大陆并购投资最密集的地区,投资行业以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电子零器件为主。进一步刊用面板离散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地区对外开放度、地区基础科研能力、基础通讯设施建设等对台商大陆并购投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经贸交流迄今已整整2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台商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拟重点考察台商在两岸经贸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一、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20年来增长迅速两岸经贸交流始于1979年,而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要比两岸贸易交流的起步晚。从1983年开始,规模由小到大,90年代以来发展尤其迅速,截止今年7月底,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项目已达42834个,合同金额430亿美元,实际到资228亿美元①。即使按照台湾方面核准的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2.
新南向政策”真的是“新南向”?亦或是“新难向”?文章选2016-2020年台商直接投资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分析法,把握台商海外直接投资空间分布与动向,结合社会资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诠释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第一,台商海外直接投资以亚洲为重点,亚洲地区吸引台商直接投资基本形成聚焦东南亚地区、关注东亚、拓展南亚的空间分布特征,东南亚地区大致呈现出由南向北延伸,并以越南为重点的空间分布格局。第二,“新南向政策”对台商海外投资的实际影响微弱,并未改变祖国大陆是台商岛外投资的主流,但其隐藏着台湾当局企图加强与东南亚地区民间互动、文化交流及技术支援等具有提升或改善台湾地区所谓“国际地位”的政治阴谋。第三,在时刻警惕美、日及印等所主导的“印太战略”及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不确定因素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 RCEP等区域经贸合作机制,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而防止“台独”势力勾连外部势力。  相似文献   

13.
李淳风 《南风窗》2011,(25):54-56
台湾人不像大陆人这样有明确的归宿感,所以,明年的"大选",我们不为什么信仰,也不为哪一个党,只是为了自己。距离明年1月14日的台湾"大选"越来越近,对于身在大陆的台商们来说,回不回去参选成了一个麻烦事。离春节太近,台商大多正为赶订单而忙碌着,很多人不愿在春节前两次往来台湾与大陆,但这样一来,台商的票数很可能锐减。  相似文献   

14.
引言:“戒急用忍”的10年挽歌未来,台湾经济的发展要把大陆列为腹地。这句话曾经以白纸黑字写入李登辉1995年发表的《两岸关系六点主张》,一年之后,他却自食其言,为使两岸渐行渐远,李登辉从古人泛黄的故纸堆里,翻出“戒急用忍”来冷却两岸经贸交流,严管台商西进。但人往高处走,钱往利处流。10年来台商和资金络绎于途、绵绵不绝。百万台商成了世界上最弱势的商人,他们在政治对峙的夹缝中寻找商机,在台独寒冰下破冰“登陆”。百万台商又堪称世界上最强势的商人,他们翻过“戒急用忍”的高墙,以中国人的坚韧和精明,与台当局打起金融地道战,每年…  相似文献   

15.
在现阶段,无论是地区也好阶层也好,更多的是一个学习和帮助的问题,穷人应该学习富人的勤劳、奋斗和敢冒风险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07,(12):74-74
这不是一个关于动漫的故事,在我们的理解里,文中提到的宏梦甚至与宏观的政策、中观的行业没有任何关系,这仅仅是一个生意。生意的本质,通俗地讲,就是将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好,内容也好,服务也好,通过某种协议交到需要这些东西的人手中,从而实现它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美战略博弈、新科技革命叠加大流行病使全球化演变加速,推动新一轮全球供应链重组。中美贸易战已迫使部分台商调整产能布局,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分散风险的意识超越中美博弈范畴,投资考量逐步由“效益最优”转变为“风险最小”,投资出现“分链”叠加“短链”态势。此外,大规模台商回台对台湾经济社会产生多元复杂影响,持续布局岛内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动态调整,台商布局趋势及其影响也在持续演变中。  相似文献   

18.
对台引资令人大跌眼镜在许多人想来,厦门应该是一个台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方。然而,近几年来,台商在厦门的投资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去年厦门对台招商引资的情况更是令人大跌眼镜。全年共批准设立台资企业105家,投资总额仅1.689亿美元,协议台资总额为1.4801亿美元,分别比上一年下降18.3%和27%。  相似文献   

19.
甄静慧 《南风窗》2010,(18):70-73
今天的黄桥崩盘也好,过往南通、福安的类似事件也好,深层的成因并不是一方居民的愚昧或贪婪,国有金融对民营经济的体制性歧视才是形成这片滋养其生长的土壤的根本要素。  相似文献   

20.
产业空洞化还是产业高度化?吴国华台湾当局在主导厂商赴大陆投资活动中认为,台商投资于大陆会造成台湾地区产业空洞化,对台湾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不能按市场化、自由化法则放手让台商自主选择投资区域,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性政策措施。保守僵化的对大陆经贸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