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目标视野下,通过对全国5所公安院校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当前公安院校汽车构造课程普遍存在课程名称设置不恰当、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缺少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对此,建议将课程名称改为"汽车运行与安全构造",重新构建基于新名称"汽车运行与安全构造"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对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陵园业务接待》是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大专学生的专业课程,文中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实训实践少、教学方式传统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陵园业务接待岗位新要求、全国公墓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标准以及重视实践原则,对该课程内容重构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旨在培养满足当前我国殡葬行业转型升级新需求的殡葬人才.  相似文献   

3.
公安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的主要阵地,明确培养目标对于促进公安专业实现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作为公安技术类专业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分析表明长期将"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交通管理工程培养目标已不适应新时代。现阶段我国本科教育致力于素质教育,注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依据国家、学校以及专业层面对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导,研究认为将"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交通管理警务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更加科学,体现了与时俱进,有助于促进交通管理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手印学课程适用对象的需求分析,针对套用原有手印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从手印学课程改革目标出发,对手印学课程改革进行探索,并从课程内容设置、实训内容的更新、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考核方式的调整、实验室建设及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该方案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改革方案适合于公安院校痕迹检验...  相似文献   

5.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专业思政教育,是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重要抓手。《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课程作为公安技术类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独立实验课,理应承担其应有的育人功能。基于课程属性与学情分析,公安专业实验课程可通过转变师生"教"与"学"理念、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树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及完善课程考核评价等路径融入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控制"是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在公安院校应用型人才转型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推进,公安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基于"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四川警察学院从"道路交通控制"课程特点、学生职业特点,以及"道路交通控制"课程教学现状出发,在教材重新编写与教改试点内容选择、教学模块的搭建、课时安排及学习小组构建、学习激励机制的强化和学习效果评价的改进等方面进行的探索显示:"对分+翻转"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公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7.
高师是培养中学教师的摇篮。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高师历史专业教育必须提出相应改革策略。目前高师历史专业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都亟待改革。因此,针对基础教育改革,高师历史教育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扶持特色课程以及在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网络监察管理》课程是"网络安全与执法"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课之一。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要从专业特点、公安实际需求和教师自身情况出发,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对《网络监察管理》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尽管教育部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列入公安技术类,归属工学门类之下,但在学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到底属于工学、管理学还是法学门类的争议仍然存在并阻碍其发展。从工程、管理和法学知识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的角度看,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是应归属工学门类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明确专业知识框架和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原则,并据此设计主要课程和安排各学期课目,以确保课程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控制》课程已被列为公安院校本科交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公安院校的交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其《道路交通控制》课程应与普通院校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有所不同。只有紧密联系公安交通管理业务实际需求,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