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论坛》2012,(3):55
1.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关注理由:俗话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在全国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需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的观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申学 《公安研究》2009,(4):11-13,33
公安工作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必须以改造世界观为着眼点,牢固树立人民性的根本立场;必须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为核心,努力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3.
《群众》2009,(10):1-1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党和人民的关系,明确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次彰显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根本性质和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本色。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  相似文献   

5.
《前进》2021,(8)
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总结我们党的九条历史经验时深刻指出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充分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确立的基本价值立场是人民立场、基本价值追求是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就是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戮力同心,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就是我们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伸和拓展,是党中央为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河南省鄢陵县坚持把开展活动与推动中心工作相结合,积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争先进、创一流、当标兵。  相似文献   

7.
王晶中 《人大研究》2005,(7):F002-F0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杜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重大责任。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平等友善、安全祥和、积极向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实现这一目标,要充分发扬民主、及时反映民意、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这也正是人大工作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努力做到“八个坚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人大的重要作用。一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社会和谐的根基,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与和谐是互为因果的,既因为和谐而发展,又因为发展而和谐。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存在,重要原因是经济不发达,社会不进步。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只有采取发展的办法。而发展又必须讲科学。因此,人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项目建设、企业改制、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依法行使决定权,及时作出符合地区特点、发挥比较优势、体现统筹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大工作要更加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二是要坚持以发扬民主促进和谐。社会和谐离不开社会政治民主。促进各种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民主有利于统筹各方、广纳群言、兼顾利益;有利于调动各方而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人大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也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我船要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民情,积极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要加大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监督工作的力度,把人大的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做好代表工作,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作用,依法保障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神圣职权。要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8.
《党建研究》2012,(1):40
近期,李源潮同志在上海调研创先争优活动时指出,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建立干部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群众意愿和需求,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创先争优的满意度。他说,明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要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优异成绩。要探索建立干部直接联系和服  相似文献   

9.
吴坚 《今日浙江》2011,(9):16-17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首要选择、把群众权益作为优先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不断健全和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人大论坛》2011,(11):1-1
这次人大换届选举,是我省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社会卡义民丰政治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换崩选举的重要文件精神,切实做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对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民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命题,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坚守和信奉的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权力主体、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充分凸显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主体意蕴。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权力主体的人民性,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察作为执政的根本遵循;始终贯彻价值主体的人民性,将以人民为中心、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党执政的价值遵循;始终坚持落实实践主体的人民性,将激发人民群众主体活力作为党执政的应有之义,将人民群众作为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依靠力量,将人民群众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这充分证明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用实际行动落实以人民为主体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人民主体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2.
《党建研究》2012,(2):13
近期,李源潮同志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指出,要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力创先争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中创造优异成绩,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什么立场这一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性问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4.
武文霞  刘良山 《前沿》2013,(16):9-10
信访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认清信访问题的根源和变化规律,积极发挥信访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坚持用群众路线统揽信访工作,充分发挥信访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信访工作预警和调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全面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信访的监督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部署的两项全党性活动之一,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化。两年多来,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目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先争优活动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把创先争优与科学发展相结合,使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创先争优的成效要表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上,落实在解决本地区、本单位科学发展的各种难题上,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领导党员和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先进基层组织,使广大党员成为带头推动科学发展的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党同人民群众一起奋斗。然而,在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确实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因此,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群众观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必要、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7.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早期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立场,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思潮以及实践活动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马克思在坚定人民立场的前提下,通过对封建专制制度以及资产阶级的哲学理念、宗教神学、经济思想和政治社会等各方面进行批判,从而不仅与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划清了界限,还从现实的人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建构了新的世界观,即唯物史观。马克思早期的意识形态概念尽管在后来的发展中实现了从特指的虚假意识向一般社会意识形式的转变,但其人民立场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社会实践中。因此,坚持马克思早期意识形态批判的人民立场及其在批判中建构新世界观的理念和方法,对新时代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障新时代下人民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要把握的几个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引领时代前进、推动民族复兴、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党的地位、提升人民幸福的重大意义。围绕新形势下如何贯彻群众路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着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夯实人民至上的思想基础;着力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提升服务群众能力;着力在全面发展中造福人民,保障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着力在方法上创新,依靠群众、教育和引导群众;着力在制度上健全完善。保证群众路线贯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人民立场"是《共产党宣言》最具生命力的本质内涵,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要秉持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贯穿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各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产党宣言》的"人民立场"集中体现在其鲜明的政治立场、科学的实践路径和崇高的奋斗目标上。在新时代继承和发展《共产党宣言》的"人民立场"思想,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致力于解决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不仅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而且让改革成果更多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深化改革有助于保障人民的物质财产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