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2021,(1)
正中国共产党带领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高举爱国旗帜,忠贞报国,英勇奋斗,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铸就了四大精神。四大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资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龙江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正在寻求多元化发展创新,结合互联网信息平台特别是移动平台打造信息化多渠道教学就是一大尝试。2019年伊始",学习强国"APP正式上线,其官方所提供的海量丰富知识信息内容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优化提供了新平台、新契机。文章围绕这款APP深入探讨了其被创造性地引入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并具体结合当前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现状,深入挖掘"学习强国"APP的各个板块内容,分步骤提出基于不同板块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路径,以期通过该APP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琼崖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活的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结合琼崖革命精神的理论内核和时代价值,从培养科学理论素养、重视教学实践性,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针对性,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灵活性等方面着手,探析琼崖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不断提升琼崖革命精神的育人价值,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实效性,创新教学理念是关键所在。针对"斯诺命题"对人文社会科学提出的困惑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困境,必须在教学理念上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三大特点,即内容上的整体性、方法上的综合性和教育上的公共性,对教学理念进行重新定位,力图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道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政统、马克思主义为学统的"通三统"。  相似文献   

5.
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合理运用长征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革命精神教育,既是高校培养人、塑造人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有效性的内在要求。当下,将长征精神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对长征精神的运用要适度,避免简单的说教,要教研结合,切忌哗众取宠;另一方面应该坚持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寻思政课教学中运用长征精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实践》2020,(5)
正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精神资源,其精神实质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存在诸多契合之处。将蒙古马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贯穿到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新疆生态文化是新疆地方特色教育资源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新疆生态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详细梳理新疆生态文化的各种资源形态,积极探索其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开发和利用,提升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奋斗过程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高校,对思政课教学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提纲挈领、思想深邃,深刻阐述了思政课在课程建设中的重大意义,解决了多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人才建设"等诸多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  相似文献   

9.
姜长宝 《奋斗》2023,(8):21-23
<正>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主阵地,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具有博大精深的科学内涵和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塑造坚韧品格、提升道德修养有着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应当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把握教学重点、拓展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发挥社会大课堂和校园文化的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弘扬光荣传统、龄续红色血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丰富、主题明确、思想深邃,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是最生动的思政课教学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中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青年大学生所处历史地位的政治要求。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集体备课,组织实践教学,运用新媒体技术,切实提高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效能,对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英粉  洪涛 《奋斗》2020,(17):26-27
<正>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思想政治理论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打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提供了新遵循。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21,(3)
2020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明确提出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即"四史")的要求。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高校思政课担负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青年进行学习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应结合思政课教学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其中。通过学习"四史",让大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为新时代高校如何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创新理论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百年实践中得来的,是照耀新时代的思想灯塔。高校要讲好“大思政课”,用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凝心聚魂、成风化人,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相似文献   

15.
导入是教师在新教学活动开始前,运用简练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法。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  相似文献   

16.
贴近艺术,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创新才有根本活力。把握艺术院校和艺术生的特点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前提;研究、运用艺术资源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基础;形成适合艺术生的教学方法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关键;培养双誉型师资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其中重点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学生为中心?是追求教学环节完整,还是努力实现有效互动?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是侧重评"教",还是评"学"?为此,本文对以上三大教学理念存在的困惑及其调适对策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真懂"是前提。"真懂"是"真信"的前提。信仰不是盲目选择的,而是建立在弄懂、弄通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视野要广,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懂得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9.
王金平  赖银莲  卢剑明  刘义甫  陈文胜 《世纪桥》2007,(11):114-115,117
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关系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未来,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利用这个主渠道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直以来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努力的方向。从独立学院的特色及其学生的特点出发,总结以往"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探寻出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正是上述"努力"的一个微小部分。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五四运动以来贵州青年运动的发展历程和贵州青年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的历史作用、巨大贡献,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这对于教育全省青年了解历史,面向未来,肩负起跨世纪的历史重任,再创新的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