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所进行的各项改革,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动,它不仅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也冲击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引起人们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社会心理是由人们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直接决定和自发产生的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阶级和团体中普遍流行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一种不系统,不定型的反映形式,表现为情感、愿望、意  相似文献   

2.
<正>经济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观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也影响着兵团农场职工婚姻家庭的发展和变化。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群体,它既表现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又表现了社会的上层建筑。婚姻家庭和经济基础有着本质的联系。婚姻家庭是社会历史发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标语宣传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动员的重要手段。在苏区,标语可以说是遍及城乡,无处不在。1934年.贵州沿河县邮局局长曾对湘鄂川黔苏区的标语宣传做过这样的评说:“标语之多,满街满衢,门窗户壁,书无隙地。”苏区标语宣传之盛况,由此可见一斑。我们知道。标语宣传是苏区特定年代革命斗争的需要,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部“浓缩的党史”,而且可以窥探到那个年代生活的历史脉落。  相似文献   

4.
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心理的变化,任何一种社会心理的变化无不与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以来,人们的社会心理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嬗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空间的拓展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和正在拓展着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舞台和社会心理空间。在社会体制转型之前,由于社会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人们的生活舞台和交往范围十分狭窄,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是“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习惯于依赖家庭,依赖国家,依赖组…  相似文献   

5.
生活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交叉点。人们以何种方式生活,不但归根到底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而且直接受到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支配。因此,生活方式既能体现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能体现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 一、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生产方式不同,社会形态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也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初期的蒙昧、野蛮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具有愚昧、野蛮的特征。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尽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了空前的进步,人类逐渐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存在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本质的变化。虽然物质资料的消费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但单纯具有较高的物质消费水平,还不足以说明生活方式的先进和优越,还不能表明生活方式已达到了最高类型,只有当社会既有较高的物质消费水平,同时又消灭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提高到了较高的层次,整个  相似文献   

6.
试论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图书馆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一般来说就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达到全面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生活中始终存在着人们共同认可某一规则并自觉履行这一规则的社会契约机制,也正是由于这一机制才使得社会生活运行有序,使社会生活在多样性中呈现出齐一性或秩序性。社会契约机制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它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换句话说,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都有社会契约机制在起作用。人们在经济交往活动中共同形成了经济交往规则或经济秩序,在政治交往活动中共同形成了政治交往规则或政治交往秩序,在文化交往活动中共同形成了文化交往规则或文化交往秩序。而后,人们又自觉地以各种交往规则…  相似文献   

8.
当前,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但对领导干部的家庭道德修养却草树不够,有的领导干部违反了社会主义家庭道德,损害了自己的形象,也给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家庭道德修养。一、领导干部加强家庭道德修养的必要性领导干部不仅要遵守社会公德,讲究官德,还要重视和讲究家庭美德。这是因为:1.重视家庭美德是家庭的地位和职能决定的。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社会的细胞,它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为人的社会化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在组织社会生活中起…  相似文献   

9.
姚文仪 《理论文萃》2001,(2):45-49,64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构筑成了自己历史的独特风貌。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伴随一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其间产生了新兴的革命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历史证明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人民完成对中国社会的彻底改造,不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束缚。因此,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的特点,能提高人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历史、看社会、看f.-I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实现伟大转折的根本动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①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与阶段中,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和表现方式,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规定着社会中重大革命与变革的方向。而在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上,这一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考察社会主义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最深层次的根源,必…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城市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社区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认识到,社区建设和管理在城市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上海市委书记黄菊曾撰文指出,“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不仅是上海实施跨世纪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整体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措施,……上海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必须面向新世纪发展,在研究新情况、拓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再推进和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12.
理论文萃     
《新长征》1999,(9)
信仰的意义和作用冯天策在1999年7月22日在《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信仰是同人类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一起发展起来的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行,从而在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信仰的思想内容一般以观念形态出现,却非一般的观念文化,它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态乃至社会心理的最高意识形式。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和人生指南,信仰是时代文明的核心。人类历史上各时代的文明成就,可以视为是以不同的信仰为核心,由信奉者们贡献的劳动…  相似文献   

13.
李勇华认为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最广大人民”这一概念,“人民”或“最广大人民”是一个政治和历史范畴,它们的外延及结构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社会,“人民”就是指或主要是指传统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等我们习惯上所称的劳动大众;而在现代社会,“人民”就不仅仅是指传统的几个阶级阶层,还应包括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因此,“最广大人民群众”是一个动态的非固定的、其内涵和外延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演进着的范畴。切莫把它凝固化,即凝固在几个…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解放思想提供了最深刻的历史基础。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且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对于人的存在来说,市场经济并不是一种工具性和手段性的规定,而是一种本体的规定,它塑造并重建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市场经济所固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推进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它势必对社会整个上层建筑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也必然会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全社会进一步推广,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坚持…  相似文献   

16.
王耿亮 《共产党人》2005,(16):40-41
当前,科技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信息革命正迅速改变着传统产业和整个经济的面貌,推动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信息化、知识化已成为新世纪最鲜明的时代特征。21世纪世界历史的大发展、大变革、大变化,皆与信息的无处不在有关。传统、封闭、落后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因之遽变,  相似文献   

17.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新世纪,我们面对着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国内外形势。今后五到十年,能不能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新的征程上取得良好开端,这是历史对我们提出的考验。 一、新世纪初的国际形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展望新世纪初的国际形势,世界经济正在出现一些新变化新动向。最突出的是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增长。特别是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的发展,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8.
阿克塞尔·霍耐特认为要促进人的自由离不开相互承认的主体间条件。他确立了一个社会所需的爱、尊重和重视的承认原则。,这种原则的证明经历了从本质论向历史进步论的变化。本质论认为人的认同和社会承认原则是超历史的、固定的,这种僵化的观点难免会抑制人们认同和承认关系的变化。历史进步论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了人们认同的自由变化,但是因为它依靠较强的历史进步标准,所以它仍然可能迫使具体文化中的人们去承认某种他们并不接受的认同。霍耐特的前后两种路径都面临着同样一种困境:旨在作为自由之条件的承认关系反倒构成了对自由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爱国,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思想情感,爱国主义是古今中外人皆有之的最朴素、最自然、最基本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是在民族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崇高的思想感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感情,激励广大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顽强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人生之歌。爱国主义是一面最有凝聚力的旗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内涵。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范围、规模和推动力量,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我国古代的爱国主义是…  相似文献   

20.
历史像一条长河,它川流不息,为了识别它就必须树立许多里程碑,把一条长河标成为许多段落。各个段落的条件不同,人们就在各个不同条件下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关系,进行斗争和生活。各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就在这些不同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着。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