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由各种保障公民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等基本人权的基本公共服务组成的完整体系,其目标是人人都能均等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生存底线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和基本安全服务四项内容。当前应从这四项内容出发消除基本公共服务的歧视性供给,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改革,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意义及理念(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对于均等化的涵义,安体富认为就字面理解包含均衡、相等的意思,而均衡有着调节、平衡的过程,最后达到相等。不过,这里的相等只能是大体相等,不可能绝对相等。而均等包括机会的均等和结果的均等,相比之下,结果的均  相似文献   

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也是实现社会基本平等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由于受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面临着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和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享受不均"等一系列挑战。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差距悬殊。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在于:加强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培养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稳定财源;实现预算管理科学化和改革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5.
一、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分析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总称。[1]根据公共服务的水平,可将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水平的均等化(消费均等和结果平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由各种保障公民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等基本人权的基本公共服务组成的完整体系,其目标是人人都能均等的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底线生存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和公共安全服务四项内容。当前应从这四项内容出发消除基本公共服务的歧视性供给,推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改革,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是公平,主要体现为受益均等、主体广泛、优惠合理三大原则,人们通常用地区间财政均等化程度表示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供给的不平衡性是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统筹城乡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制度来保障。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伦理与政治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国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历了由“低水平的平均”到“非均等”,再到“均等”的变迁过程,其所呈现出的倒U型变迁轨迹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逻辑.这一历史演进逻辑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导向、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转变传统的社会观念,以确保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
怎样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厚禄 《团结》2007,(6):40-4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指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和养老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向下的政府行为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服务的短缺以及日益扩大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瓶颈因素。政府行为的优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本文从政府行为的理念、功能、政策工具、财政体制、绩效评估五个维度,分析和探讨我国政府与基本公共服务相关的行为变革的进展和取向,为进一步优化政府行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方略。  相似文献   

11.
由于城市偏向、GDP偏向等多重偏向的存在,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很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少应采取以下措施: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在权利、机会与能力方面实现均等;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增强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的能力;构建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和多渠道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改革政绩评价体系,建立公共服务问责制;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体系建设,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2.
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既是我国30年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背景。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阶段社会建设的重点,以制度来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共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能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促进人类发展紧密相连,看作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政府重要职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08,(11):63-6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9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不同区域之间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享有均等权利,特别是中央政府要向落后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提供更多的转移支付。这是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之后,党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设施布局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空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6):35-41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是一系列蕴含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具有空间属性。设施布局均等化则是指在空间布局和地理位置层面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资源和设施进行合理配置,使社会公众具有同等机会接近或使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从这个意义上讲,设施布局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空间路径。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和区位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要充分考虑需求度、承载力和可达性等要素的影响。在设施布局过程中,应基于需求导向、结果均等、过程公平等基本原则,准确把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发展进程,将技术支撑与公众参与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促进服务设施均等布局。  相似文献   

16.
从法理层面来看,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全国普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法规,未能对均等化的范围、标准、执行过程等多项事宜进行调整和规范,这是导致当前地区间、城乡间以及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立法必然成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条件和法制保障。民主化与法制化相结合、渐进性与公正性相结合、集中化与分权化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等,理应成为目前我国进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法应该恪守的四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承担着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在这种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逐渐成为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范围广阔,对象庞杂,各类研究往往均自说自话地从"起点"开始探索,这使得大量研究都在阐释"旧故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厘清已有国内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以便未来在现有基础上去探索"新故事"。通过CitesSace软件对CNKI、WOS数据库中2008—2018年间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研究文本的数据挖掘可以看出,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探索从默认或者扩展基本问题与基础理论出发,实证测评了特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效果,探索了非均等化形成的诱因,而国内研究从整体主义思维出发,致力于构建"大理论",却忽视了细节性探索。未来我国需要从以人民为中心、"总—分—总"式解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厘清不同层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责任等方面入手解决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发生深刻的阶段性变化。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存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大、供给总量不足、提供主体主要由政府主导等问题。需要从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辩证思维,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突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制定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影响了社会的和谐进步.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体制.从技术、城乡体制、财政体制等方面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因.根据原因找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从而使能享受到差别控制社会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社会弱势群体以及贫困地区居民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