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差距悬殊。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在于:加强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培养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稳定财源;实现预算管理科学化和改革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2.
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发生深刻的阶段性变化。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存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大、供给总量不足、提供主体主要由政府主导等问题。需要从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辩证思维,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突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制定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是公平,主要体现为受益均等、主体广泛、优惠合理三大原则,人们通常用地区间财政均等化程度表示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供给的不平衡性是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统筹城乡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制度来保障。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4,(13):18-20
党的十八大多次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探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阶段性量化评价分析,及时掌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作的态势、趋势与规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发展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5.
结合芜湖县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芜湖县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涉及民生和经济发展命脉的重要领域,也是追求最优社会效益的基本所在。从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分析为着力点,对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反思,从政府购买、城乡二元化、城市内差异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承担着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在这种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逐渐成为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范围广阔,对象庞杂,各类研究往往均自说自话地从"起点"开始探索,这使得大量研究都在阐释"旧故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厘清已有国内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以便未来在现有基础上去探索"新故事"。通过CitesSace软件对CNKI、WOS数据库中2008—2018年间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研究文本的数据挖掘可以看出,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探索从默认或者扩展基本问题与基础理论出发,实证测评了特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效果,探索了非均等化形成的诱因,而国内研究从整体主义思维出发,致力于构建"大理论",却忽视了细节性探索。未来我国需要从以人民为中心、"总—分—总"式解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厘清不同层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责任等方面入手解决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湖北省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分析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总称。[1]根据公共服务的水平,可将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水平的均等化(消费均等和结果平等)、  相似文献   

9.
谢坤 《学理论》2012,(1):38-39
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从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通过分析,提出了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睿 《学理论》2009,(11):95-9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意蕴,剖析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过程中的困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做一些探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0年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公安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构建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同步的公安行政管理机制,必须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破解公安行政管理中的失序、失度、失衡等弊端。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要把准深化权力运行改革方向,选好优化公共服务体系路径,建实硬化依法施政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从法理层面来看,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全国普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法规,未能对均等化的范围、标准、执行过程等多项事宜进行调整和规范,这是导致当前地区间、城乡间以及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立法必然成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条件和法制保障。民主化与法制化相结合、渐进性与公正性相结合、集中化与分权化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等,理应成为目前我国进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法应该恪守的四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多次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探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阶段性量化评价分析,及时掌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作的态势、趋势与规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发展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一、研究背景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  相似文献   

14.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和范围,提高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强化问责机制,改革户籍制度,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等。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大背景下实现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当前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供给能力总体偏低、供给不均衡和供给效率低、水平趋同等问题.文章从标准界定、范围界定、财政体制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划分下的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市场经济背景下,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和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人类发展必由之路。一、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消费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缩小城乡差距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应  相似文献   

17.
完善的财政政策是建设主体功能区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物质基础。在阐释主体功能区建设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财政能力及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对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本公共服务如何均等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应当是我们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基本”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六中全会决定》)中,对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了详尽的阐述。其中有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述至少包含以下几点信息:第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目标之一;第二,要通过税制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促进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来完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国民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但由于体制、历史等原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日益严重,并且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近些年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国内学者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内容的界定、分析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现状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08,(11):63-6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9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不同区域之间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享有均等权利,特别是中央政府要向落后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提供更多的转移支付。这是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之后,党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