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和蔓延,研究者们对艾滋病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入;随着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中女性比例的上升,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其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红丝带的思索》是一本从社会性别视角对艾滋病进行研究的成果。本书采用社会性别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艾滋病感染与流行中高危群体和普通群体的社会性别关系以及艾滋病流行对两性的不同影响,为有关方面制定防治艾滋病的政策法规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也对消除性别歧视和对艾滋病的社会歧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因艾滋病具有高致死率、多传染途径及不可治愈的特征,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病态性歧视已然形成了“社会墙”。这堵墙不仅阻隔了艾滋病感染者同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常交往,也严重限制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因此增加社会参与、规范媒体报道,转变社会观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及帮助艾滋病感染者转变观念都是破除艾滋病歧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因艾滋病具有高致死率、多传染途径及不可治愈的特征,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病态性歧视已然形成了"社会墙"。这堵墙不仅阻隔了艾滋病感染者同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常交往,也严重限制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因此增加社会参与、规范媒体报道,转变社会观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及帮助艾滋病感染者转变观念都是破除艾滋病歧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邓寒梅 《求索》2012,(12):163-164,160
20世纪下半页以来流行的麻风病、乙肝、艾滋病都被贴上了道德评判的标签。疾病道德化不仅导致了社会对患者的歧视与排斥、催生了患者的耻辱感与自我疏离,也给一些健康人的身心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我们应解除疾病的道德隐喻,重新构建社会对患者的人道主义关怀和患者的公共健康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的问题,早已超越医学范畴,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医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都在对艾滋病问题开展研究,然而在法律学术研究及其司法实践上,却还十分薄弱与落后。面对来势凶猛的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违法犯罪活动的态势,针对法律上的“空档”、认识上的“错档”、打击处理上的“软档”,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上的“断档”等问题,必须用端正认识、完善法律、加强协作和增强打击力度等刚柔相济的对策性措施来迎接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违法犯罪活动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廖娟 《前沿》2011,(18):86-90
在美国,歧视长期以来都是问题,尽管南北战争后从宪法上确立了黑人与白人的平等权,但是对黑人的歧视观念和行为仍然根深蒂固。20世纪60年代,《民权法》反对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肤色歧视、宗教歧视、性别歧视、国籍歧视等,并由此成立了公平机会委员会执行反歧视立法。歧视与反歧视在美国仍将长期存在。中国面临着日趋严重的歧视问题,从就业领域的歧视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尽管中美两国的歧视有着不同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但是通过对歧视的定义和适用类别、反歧视的立法、反歧视的机构以及救济途径的比较分析,美国反歧视的立法和实践将对我国歧视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有意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延,逐渐演变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不少国家成年艾滋病患者的人数已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l%。在全球数千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90%在发展中国家,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是艾滋病的重灾区。艾滋病问题已不单单是一个卫生和社会问题,它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对非洲以及世界各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粮食安全以及政治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材料,最近20年全球已有5600万人遭艾滋病病…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防治高投入与低效率的尴尬现状凸显了艾滋病治理中的政策失灵,主要表现在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消除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的法规政策不完善等多方面。建立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多部门协作防治机制,同时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层次监督机制是解决当前问题,提高艾滋病治理效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防治高投入与低效率的尴尬现状凸显了艾滋病治理中的政策失灵,主要表现在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消除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的法规政策不完善等多方面.建立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多部门协作防治机制,同时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多层次监督机制是解决当前问题,提高艾滋病治理效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时代潮》2001,(21)
联合国于2001年6月25—27日召开了艾滋病问题特别大会,世界各国领导人和高级官员首次共聚一堂,共同讨论对付艾滋病这个对全人类构成威胁的病魔。大约有30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会议,部分国家也派部长出席会议。此外,大约有350个非政府组织派代表出席会议。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路易斯·弗雷谢特指出,这次联大特别会议是社会对于艾滋病问题日益关注之际召开的。在过去半年中,国际社会对艾滋病问题采取的行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此之前,大家都已意识到艾滋病危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一个日益被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就业歧视行为也随之凸显出来,成为阻碍就业市场正常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就业歧视是目前人才市场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各个层面。据有关资料显示,七成多的毕业生遭受过就业歧视;在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广告都含有歧视性条款。所谓歧视,就是不平等地看待。纵观当前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就业歧视主要有性别、地域、外貌、学历、经验、院校和专业歧视等。此外,五花八门的疾病、年龄、方言、考研歧视等现…  相似文献   

12.
个体社会性发展也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贫困、压力、歧视等不利因素,其社会性发展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抚养人、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提供以家庭为基础的综合关怀,完善艾滋孤儿抚养方式,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学校中创造支持性环境,发挥教师的重要影响作用;加强社区融合,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剑源 《人权》2008,(6):44-49
进入新世纪,艾滋病防治工作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艾滋病关注的焦点已经不仅仅只是集中在一种对人类疾病和肉体痛苦的关注上,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所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为此,国际社会采取了各种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联合国"妇女十年"背景下,一些国家的妇女运动使家庭暴力从"私的领域"浮出水面,日益受到各国关注。1979年,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一次在国际人权法中打破了使妇女不受到任何形式歧视的公私领域的界限。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对妇女的暴力问题成为国际社会优先关注的事项。1989年消歧委员会关于"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第12  相似文献   

15.
抗艾利器     
艾滋病预防知识将列入教学任务 <浙江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办法>将明确规定艾滋病人及其家属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一旦当地的艾滋病人(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下同)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遭遇社会歧视,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公众对艾滋病普遍的畏惧下,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艾滋感染者所面临的社会歧视和排斥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文章结合感染途径与感染密度两个纬度划分出接纳型、接纳型排斥、排斥型接纳、完全排斥四种艾滋感染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类型,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消解歧视及救助艾滋感染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涉及疾病与健康问题的大众宣传教育中,各种不同的说服策略被开发利用,而所有策略的核心,无非是改变人们的观念与行为。在这些策略背后,为达到教育目的而隐含的"恐吓策略"普遍存在。在我国的艾滋病宣传教育过程中,恐吓策略一度被推到极致。人们在接受宣传教育后,一方面产生了对艾滋病的极大恐惧,另一方面出现了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道德化拷问与歧视。恐吓策略对个体、社会及艾滋病防治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危害与影响,但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1,(30):89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之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为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实现’零’战略目标——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我国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相似文献   

19.
刘朝 《人民论坛》2022,(2):64-68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机器学习等算法在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中被逐步推广和应用,但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算法歧视问题也愈发普遍,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对算法歧视的众多表现及成因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算法歧视问题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预防知识将列入教学任务《浙江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办法》将明确规定艾滋病人及其家属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一旦当地的艾滋病人(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下同)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遭遇社会歧视,可依法维护白己的合法权益。该办法还要求,宾馆、饭店、美容理发店、酒吧、歌舞厅等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同时还将强调“推广使用避孕套”等措施。浙江省卫生厅的统计显示:浙江省自1985年首次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至1999年底, 累计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9例,其中病人22 例,死亡18例。去年检出艾滋病患毒感染者53 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