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劣势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对转变煤炭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分析和探讨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并找出劣势的原因就非常重要,这也是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当前比较紧迫的课题。从内部来看,煤炭企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自身认识不足、缺少发展规划、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有限,这都限制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从外部来看,煤炭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不协调,区域政策不到位以及我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法律体系不健全造成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软环境的缺失。为此,应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信息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资金支持等方面着手促进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对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环境、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等观点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作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它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环境保护的一个战略选择,并就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提出了5条建议.  相似文献   

3.
甘政发[2008]70号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08]72号关于完善行政复议应诉与行政审判工作联系制度的意见甘政发[2008]7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甘政发[2008]77号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当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构建循环经济,势必对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重组优化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北省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愈来愈大,而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也已严重影响了湖北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循环经济轨道,以循环经济激活产业结构调整,把构建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成为湖北省有效缓解资源与环境的瓶颈约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和政策。目前与其他省份循环经济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广东循环经济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显得不足。广东应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在循环经济立法、科技投入、培养全面循环经济意识、产业调整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以促进广东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秋菊 《求索》2011,(9):26-28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两个重要的行业,而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一般而言,房地产业的繁荣与稳定,离不开金融业的参与和支持,同时房地产业的繁荣也促进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2000年10月-2008年11月反映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相互关系各大指标的月度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对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结论: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效益与金融业的发展短期波动具有相互影响性,并且受到长期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秋梅 《桂海论丛》2011,27(3):108-111
打造循环经济对于中小城市保持经济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贺州市结合市情从技术角度、人本角度和社会角度打造循环经济。从贺州市的做法来看,中小城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处理好发展循环经济与保持经济增长、循环经济与经济性、存量经济与增量经济、经济发展的本地循环与外地循环等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8.
汪桥红 《群众》2010,(3):22-23
<正>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均资源占有率小、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的南京来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南京循环经济建设,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加快形成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加快江都市金融业的发展,提升全市金融业总体实力,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服务业发展,支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金融业战略目标建议由政府部门会同有关单位结合全市经  相似文献   

10.
政策信息     
我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共中央政治局去年底在部署2005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大力节约能源和重要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这是中国首次把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这意味着,中国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力争走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诸大建 《中国发展》2008,8(1):47-62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实施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该文基于国际上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个由10个观点组成的循环经济的原理框架。这些原理对为什么要搞循环经济、什么是循环经济、怎么样搞循环经济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国内对循环经济的某些认识误区,指出了这些原理的政策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加快我市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实现“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改善金融业发展环境,把金融业发展成为我市支柱产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改善金融业发展条件(一)提升金融业发展的地位。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要求,制定并实施我市金融业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把金融业发展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要促进金融机构更加全面地融入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积极为金融机构更好地把握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参与重大政策审议等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了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岛国变成世界上最有活力的贸易与金融中心之一,成为太平洋上的“钻石岛”。新加坡政府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是发展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总结新加坡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对推动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方针以来,浙江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循环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突出成就。本文从浙江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动力、基本特色、突出案例和关键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规律、浙江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及今后的对策措施等方面对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国环境资源瓶颈的日益凸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迅速发展起来。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具有其他经济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该文简要探讨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理论依据,分析研究中国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发展现状,提出关于完善中国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孟川瑾  陈禹 《理论月刊》2008,(1):152-154
本文从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角度论述了企业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指出和谐社会对于企业发展的要求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了,企业更加关注环境,循环经济才能付诸实践,企业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作为循环经济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规定了生产活动中各方参与者对产品所负的责任,应延伸到产品生命周期后的废弃物处置阶段,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但缺乏可操作性,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9新法点击     
《人大论坛》2009,(2):31-31
自2009年1月1日起,一批涉及国计民生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正式施行,将给百姓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并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循环经济利国利民 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将有力地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高级形态的区域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时候,我们往往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对发展区域循环经济重视不够。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阐明循环经济的区域性和区域经济的可循环性,进而说明区域循环经济是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此外,对循环经济的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的三分法提出了质疑,探讨了按地域空间划分企业、园区、区域和区际循环空间的“四重划分法”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