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划调整后,合肥从滨湖时代跨入环湖时代。环巢湖区域是合肥市重要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在全市乃至全省淡水渔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环巢湖区域概况、产业概况出发,对比分析了环巢湖区域渔业产业形势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未来几年加快环巢湖生态渔业区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长临河镇     
长临河镇位于肥东南部,东北与撮镇、桥头集接壤,东南与巢湖市相连.西与合肥市滨湖新区隔南淝河相望。省级旅游大道店忠公路穿越本镇。水陆交通便捷。长临河在巢湖的东面,在合肥市环巢湖地区总长约75km的岸线中。长临河就有岸线长达20km之多。巢湖的银鱼、毛鱼、虾米堪称“湖中三宝”.名扬四海。  相似文献   

3.
关于合肥滨湖新区规划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湖新区”的概念于九十年代中后期提出,本世纪初进入实质性的讨论阶段,“十一五”规划正式将其落实到实施阶段。对于滨湖新区的建设,争论颇多,笔者认为争论中提到的利弊因素,应该都是客观的,但新区的建设具有客观历史必然性,也是合肥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2012年,"机遇"与"挑战",无疑是沐川加快发展中的两大关键词。这一年,沐川围绕做大城市,高起点编制完成城市发展控制性规划,启动规划用地约4.3平方公里的县城新区道路骨架建设和投资2.58亿元的国道213绕城线工程,全市首座县域经济城市综合体大千百汇、新  相似文献   

5.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3,(4):F0004-F0004,F0003
磨店社区位于合肥市东北部,是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和民初爱国人士王亚樵故里,也是合肥市的高教园区。自2007年初合肥高教园区建设以米,目前已有14所院校入驻,师生总数近7.8万,初步形成了区域性高教规模优势和特色,与位居合肥巾阳南的“大学城”遥相辉映,成为闪耀在合肥另一翼的“科教明珠”。伴随着磨店社区城镇化和高教园区的建设,社会服务、民生工程、居民文化建设等全面发展,州起中的磨店正逐步成为合肥新站区政治、教育、文化和旅游“新中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合肥市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产业总量不大、结构布局不优、创意人才不多、支撑体系不全等问题。因此,要强化领导和改革,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理清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品牌,培育文化产业发展人才,以跨越式的文化产业发展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品质,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来服务和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度假区竞争加剧。在对环巢湖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愿景,进行旅游市场定位及产品体系谋划,以推进环巢湖旅游产业有序高速发展,将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中国有影响的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8.
2004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会城市,合肥如何通过科学城的建设与发展,打造中部崛起的科技模式“示范区”。就要从合肥科技创新中心的区域、功能、发展定位的角度来考虑,寻找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拉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合理开发环巢湖旅游资源,将极大地提升合肥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影响力.环巢湖地区做为探索内湖治理与环湖城市发展新路径的试点与示范,完全可以在大生态、大旅游、大产业的理念下,探索出一条新型的旅游型城市化道路,开创属于自己的“巢湖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机遇”与“挑战”,无疑是沐川加快发展中的两大关键词。这一年,沐川围绕做大城市,高起点编制完成城市发展控制性规划,启动规划用地约4.3平方公里的县城新区道路骨架建设和投资2.58亿元的国道213绕城线工程,全市首座县域经济城市综合体大千百汇、新城国际、水沐天城等一大批地产项目拔地而起;围绕做大产业,加强发展环境综合治理和产业招商,全力推进桃源山居新农村综合体、年产6O万吨焦化、  相似文献   

11.
青江新区,位于乐山中心城区西北部,嘉州片区(商务文旅功能区)中心位置,即成绵乐城际铁路乐山站区域,规划面积5.3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5平方公里。作为乐山市重点打造的中央商务区和城市新中心,其定位为城市通达地、都市商业核、生态居住区、文化魅力窗。青江新区商业开发以"大商圈、新中心、多聚集"为发展目标,以"秀山水、乐新城"为发展主题,"一心、五区、双轴、双环"为整体发展结构,其主导功能为商业商贸中心。青江新区以"时尚"命名,更担负着展示乐山门户区、重塑乐山城市形象的重任。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生态宜居的现代之城、厚积薄发的机遇之城、潜力无限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实现了从江淮小邑到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的蜕变,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章系统分析了合肥蜕变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途径和经验启示。合肥的做法经验对于其他城市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以来,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与国内先发地区和发达国家创新型城市比较,尚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合肥市新近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这给合肥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大挑战: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要进一步拉高标杆,发现问题,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探索路径,围绕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内先进、世界知名的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4.
经营城市是合肥市整体推进现代化大城市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途径和策略。为继续推广深化经营城市战略 ,合肥还要多方面借鉴成功经验 ,进一步解放思想 ,加强宏观规划管理 ,加快改革开放 ,完善国有土地经营管理机制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并不断探索、创新城市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5.
快速城市化重组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也带来了世界的巨大变化。其中,社会空间重组所导致的社会区隔及社会排斥现象日益突出,增加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风险与挑战。在社会空间理论的视阈下,以合肥市滨湖新区F社区治理实践为例开展分析,发现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利益诉求多元化导致社区治理满意度不高、共治共建共享主体目标不一导致共治难以形成合力、治理文化纽带脆弱等困境。解决空间重组所带来的这些治理问题,需要重塑社区"公共性",寻求多元主体间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以党建为引领,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格局;以文化为纽带重塑社区情感,强化社区认同。  相似文献   

16.
一、工业区发展现状合肥庐阳工业区成立于2002年,位于合肥市北部城市发展轴的核心位置。东望新站开发区、西临大房郢水库、南至淮北路、北至长丰县界。总规划面积13.53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9.32平方公里。庐阳工业区是我市县区工业园区中面积最小的园区,2008年园区规上工业产值53.16亿元、2009年76.92亿元、2010年109.14亿元,在"十一五"末顺利冲进"百亿园区"方阵。2011年,工业区  相似文献   

17.
融资难是合肥市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瓶颈。实践证明,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是加快合肥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构筑大巢湖,融入"省会经济圈",必须形成一个势力经济的强磁场;必须坚持走工业强市之路;必须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必须合力建设好滨湖旅游带等。  相似文献   

19.
长丰县三十头乡位于长丰县东南部,地处合肥市北郊,南接合肥新店综合开发试验区,西毗合肥双凤工业区和双墩镇,东北邻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和肥东县众兴乡、元疃镇,面积86.5平方公里,人口3.6万,耕地面积4.3万亩,下辖1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三十头乡党委认真贯彻大建设、大发展、大环境的战略方针,紧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2002年成立了三元产业园,到目前为止,共引进项目109家,协议投资额11.7亿元,到位资金3.9亿元,已建成投产项目45家,在建项目50家。2005年完成的主要经济指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77亿元,同比增长73.76%;财政收入确…  相似文献   

20.
党的组织工作从来是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必须自觉地把组织工作放在市委工作大局下来谋划,准确把握组织工作的科学定位,努力形成与合肥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新格局,为加快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实现合肥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