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必须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工业在赶超发展、浙中崛起中的重要作用,符合中央精神,体现省委要求,顺应发展趋势,切合金华实际。  相似文献   

2.
傅德荣 《今日浙江》2008,(12):42-43
工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金华市自2005年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园区集聚提升,工业化水平快速提高,工业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陈惠娟 《群众》2012,(1):13-14
省十二次党代会吹响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号角,激发出145万如皋人民“迈进基本现代化、建设美好新如皋”的澎湃动力。当前,如皋正以省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4.
叶汉雄 《政策》2004,(9):22-23
仙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水网密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盛夏时节,我们来到这里,就仙桃发展新型轻纺工业、建设轻纺名城进行调研采访,看到的是一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几年来,仙桃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确定了“产业轻结构、经济外向型”的目标,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打造轻纺名城,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该市纺织板块建设形成扎推效应,全国高档面料基地粗具规模,无纺布制品和医用卫材成为出口优势产业,轻纺工业总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80%,轻纺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工业提供税收的80%。  相似文献   

5.
欧阳万坤 《政策》2012,(10):48-51
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必然要求。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一、全省"两化"融合取得积极成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王建满 《今日浙江》2007,(12):53-53
以这次省党代会为标志,浙江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必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用省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全力推进温州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创业城市向创新城市、平安城市向和谐城市的"第三次跨越".  相似文献   

7.
东阳是全省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发地区和重要样板。2012年1月16日,在东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东阳市委提出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和文化影视名城"(简称"强市名城")的发展战略,把重视和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年2月,金华市委的第六次党代会把推进东阳市文化产业全域化确定为金华赶超发展、崛起浙中的重要战略。近三年来,东阳市  相似文献   

8.
《政策瞭望》2007,(9):1-2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宏伟目标。明确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余杭区委贯彻党代会精神,提出自觉传承"良渚文化",大力弘扬"余杭精神",激励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创新创业、求实争先、追求卓越,始终不渝地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两轮驱动第一方略不动摇,努力实现"工业兴区"向"工业强区"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史耀清 《前进》2003,(5):24-26
长治市委、市政府今年明确提出:“通过实施百强工程,全力打造具有长治特色的优势产业,初步实现新型工业化”。这是治市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走新型工业化道的具体行动,是建设经济强市的必然选择。为,深刻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及其径,对实施百强调产工程,加快推进长治市新轮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1.新型工业化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验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工业化是人类共的追求目标,然而,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家,实现工业化的路子各不相同。从国外,现在那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大是在…  相似文献   

10.
柯俊 《政策》2013,(8):50-52
"四化"同步发展是实现跨越赶超的根本路径。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冲百强、争先行"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综合交通、建设宜居城市"三大战略",奋力推进工业相对不发达城市向新型工业强市、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中等城市向大城市、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四个跨越",  相似文献   

11.
徐建华 《今日浙江》2012,(18):38-38
东阳将紧紧围绕“两富”目标,按照把工业的“短腿”补长,把文化、教育、木雕、建筑和影视旅游等亮点做亮这一思路,全面实施一两集群、五中心”工程,着力建设“强市名城”的现代化东阳。  相似文献   

12.
黄关春 《政策》2006,(7):31-32,42
孝感要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做贡献,关键是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市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此,孝感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十一五”要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增加总量为重点,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产业集群为方向,加大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努力实现“三个明显”目标。一是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  相似文献   

13.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全市相继召开了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三个重要会议,为进一步贯彻党代会部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找准了抓手。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人大各项工作要找准切人点和着力点,依法履职,敢于担当,扎实助推"三化"建设。加强学习,提高人大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政策瞭望》2023,(1):16-18
2023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工信工作会议、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等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稳进提质。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06,(23):55-57
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一轴两廊”工业发展新格局根据我区的资源禀赋、工业基础和城市定位,“十一五”时…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绍兴市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部署和市四届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的目标,不失时机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遗余力地加快城市化进程,把城市化作为新一轮经  相似文献   

17.
浓墨重彩,喜看商城绘蓝图;世纪开篇,昂首阔步建名城! 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战略决策,激发了义乌全市上下“想现代化、干现代化”的空前建设热情,市委、市政府决定把  相似文献   

18.
马生怀 《前进》2003,(5):27-28
党马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在新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山西加快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代,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从根本上说,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在本世纪头20年,山西要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歙县认真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提出的。“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努力走出‘六条新路’”要求,以环保为前提,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优先,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工业科学发展双赢。2011年,工业实现总产值119.5亿元,增长54.3%,突破百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20.
郑则平 《政策》2003,(4):7-8
省委八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湖北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战略任务,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全面安排。对于湖北这样一个经济大省、老工业基地来说,此举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