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重点所谓乡村振兴, 就是通过大力发展, 使乡村逐步兴盛和繁荣起来。在人民日益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 我们所需要的乡村振兴不单纯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振兴, 而是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 也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在内的全面振兴。因此, 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其内涵十分丰富。当前, 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  相似文献   

2.
振兴乡村战略对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政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从六个方面展开:立足课堂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培育农村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政工人才;激发大学生帮扶乡村发展的高尚情操;引导和培养农村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的宣传者;积极开展与农村村委会的交流,促进农村马克思主义特色政治文化作用的发展;积极开展新时代背景下培育乡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良 《侨园》2022,(Z1):111-112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必然之举。本文在阐述乡村文化振兴时代意义的基础上从乡村文化振兴理念的创新、完善乡村文化振兴的载体、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探索了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一、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意义(一)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包括农村文化振兴在内的五点新要求。本文将主要从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农村文化的必要性,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困局,以及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文化振兴之根本。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看,乡村文化危机具有多重表现形式并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应以四种乡村文化内生情感(乡愁、乡情、情缘、乡风)为导向,以乡村文化系统分层(感知层、整合层、冲突层、交往层)为路径,以四种文化动力机制(安全机制——信任机制——认同机制——表达机制)为内容,重构乡村文化自信,为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治理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生态方法是一种以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去认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局部化、片面化认识势必会影响乡村治理的成效。应用生态方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目标机制和路径,有利于系统化、全面化地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理论依据。共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内涵,依据生态学原理,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乡村与城市的共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9,(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不仅离不开物质上的发展,也少不了文化的引领,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脉的精华,在广大农村社会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它的有效保护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歌仔戏(芗剧)保护困境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探索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以求进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步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中,认知与分歧并存的乡村政治认知、忠诚与疏离共生的乡村政治情感、延续与分化并行的乡村政治价值观,构成了乡村政治文化的基本样态,具体表现为留守者政治亚文化、边缘人政治亚文化、村治精英政治亚文化三种亚文化的融合共生。乡村政治文化的内在张力、制度供给缺位与媒体传播错位,是形塑现代乡村政治文化的主要障碍。进一步推进乡村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是形塑现代乡村政治文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黄文博 《学理论》2023,(1):70-7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三农”稳定社会民生、强化国家战略定力、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重视。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自身经济社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减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冲击,有利于自身和平崛起,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特殊的世界意义;完善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全面领导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政治保障,不但为乡村建设凝聚社会合力,且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8,(10)
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孕育着一方乡土风情、提高村民文化素养、凝聚乡村人心。十九大提出振兴乡村战略,在分析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增强乡村的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吹响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号角。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引领,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为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繁荣群众文化生活,近年来,栖霞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围绕弘扬文明风尚、建设美好家园主题,精心策划"我爱我家"社区(村居)文化节,整合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2)
乡村振兴,既要塑型,更要铸魂。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其实质是多元文化嵌入融合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在进入到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乡村文化在建设目标、建设主体、文化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乡村文化失衡也为这一过程的发展带来新问题。为进一步探索乡土文化对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本文从新时代新要求、存在问题与思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目标,社会工作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社会力量,基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历史经验,当今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服务水平的提升、政府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工作职业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社会工作能够凭借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观和个案、小组、社区等工作方法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并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困难特殊群体、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开展专业社工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4.
《民主》2019,(1)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共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战略之一。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实施落地,成为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点。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随后,2018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中央着眼"两  相似文献   

15.
文化既是乡村得以延续的根基灵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之源。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一项铸魂工程,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题中应有之义,它不仅以无形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风貌,还以有形的力量助推着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与各领域,必须紧紧围绕乡村全面振兴的宏大目标,校准导航仪,把牢发展向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坚持文化创新与打造特色的关系,坚持文化借鉴与继承传统的关系,坚持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文化投入与以民为本的关系,坚持文化公益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21,(7)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尤其是本地传承的历史文化,是乡村延续和发展的灵魂所在,也是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的主要动力来源。通过调研发现,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则存在一定局限,在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并培育新型农民,坚定农民的文化自信并借此培育当代中国精神。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利用乡贤的典型事迹和优秀品质引领和传承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在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实质,并针对西藏实际,抓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路径和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在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实质,并针对西藏实际,抓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路径和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0.
经济上现代与文化上后现代并存的双重境遇,决定了乡村文化振兴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双重视角。正是由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在乡村文化的价值指向上单一与多元、内容体现上的同一性与碎片化、传承理念上的去根化与无方向感等差异,以及二者对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漠视与悲观,造成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踌躇不前。对此,必须确立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价值理念,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构乡村精神文化,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