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中国加入 WTO几成定局 ,《精品购物指南》发表作者陈西宏文章分析了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 : 进口大片看起来更容易了中美签署双边协议的消息公布后 ,北京电影院的经理们普遍认为是“天大的好事”。从 1995年开始 ,我国每年进口 10部国外优秀影片即“大片”,靠着卖“大片”,很多影院赚了大钱。“入世”后 ,在影院里欣赏美国大片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因为分账式的美片进口将从以前的 10部增至 2 0部。但是 ,看一些 VCD碟片就不那么自由了 ,有关部门会在保护知识产权上加大力度。在欣赏更多大片的同时 ,影院之间的竞争也势必…  相似文献   

2.
廖逊  夏鲁平 《新东方》2008,(11):4-6
一、海南承受得了最严重的冲击 完全出乎预料,海南已经承受得了东盟农产品零关税进口的最大冲击。根据2002年《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的“早期收获”计划,热带农产品竞争力最强的“东盟老6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早在2003年10月之后,就陆续开始实施零关税进口。到2006年,“老6国”的香蕉生产大户——菲律宾,也开始抢滩登陆。  相似文献   

3.
上海浦东的张江开发区汇聚了200多家半导体企业,是被誉为国家“工业粮食”——芯片的制造基地、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产业聚集区。在张江路的中芯国际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一排五颜六色的国旗,一个可以停放上百辆轿车的大停车场。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中国有潜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在2030年人均收入将翻两番。达到16000美元。并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世界银行副行长卡努托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预测。  相似文献   

5.
2002年8月10日清晨6时8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传来了一群年轻人的欢呼声:“我们成功了!”这一刻,中国结束了只能用洋人的CPU制造计算机的历史。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队伍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通用CPU—龙芯一号。年轻人把这只芯片命名为“夏50”,就是为了纪念老师夏培肃从事计算机事业和从教50年。  相似文献   

6.
术制作水平较高和受中国观众欢迎的优秀作品。二是虽然允许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20部外国电影,但这里的“允许”不是“必须”的意思,20部是许可进口的数量上限,具体进口数量由中影公司按市场规律具体安排;这里的“以分账形式”进口外国电影,是指中外双方以风险共担、收入分享的形式对制  相似文献   

7.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大小公路上开始挤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洋车:美国的“卡迪拉克”,“雪佛莱”,德国的“奔驰”、“奥迪”,日本产的“皇冠”,“公爵”,韩国造的“现代”、“大宇”,中华大地上仿佛开起了盛况空前的世界汽车博览会。然而,在这繁荣的洋车大展出的背后,却是令人忧心的洋车走私现象。请看这样一组事实:1992午我国从日本和欧州国家共进口洋车2.7万辆,但据最保守的统计,这一年来自上述地区的进口洋车超过10万辆,92年12月至93年4月,韩国方面统计销  相似文献   

8.
郑杨 《台声》2006,(2):37-37
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捧走了2005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作为“星光中国芯工程”的总指挥,2005年他领导研发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这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芯片第一次在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达到全球市场领先地位。创新““加加加???度度”国家863计划集成电路设计专家组组长严晓浪,把集成电路比喻成信息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心脏”和“倍增器”。然而,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却长期存在着“空心化”现象,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无论是在技术开发能力还…  相似文献   

9.
《小康》2006,(2):4-4
2005年,邓中翰领导设计出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市场的60%,居世界第一,被三星,飞利浦,惠普,索尼,富士通,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大量采用,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芯片首次在重要应用领域领先全球市场;邓中翰为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尹振茂 《小康》2006,(8):48-49
中国大量进口的大宗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而大量出口的原材料价格却一跌再跌。国际贸易,中国的定价权在哪里?目前,中国已然陷入一个“贸易大国”与“定价小国”并存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2,(5)
4月26日,国家商务部发布《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中国外贸面临临七大挑战,提出“十二五”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的目标。《规划》提出,将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降低部分能源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关税,适当降低部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的进口关税。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相继加入WTO,将大大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进而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推进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台湾加入WTO不过半月,其“行政院”就通过了一个所谓的“大陆货品特殊防卫机制”,并已于2月15日公告实施。依此,大陆货品进口后若对台湾产业造成“市场扰乱”或有“扰乱之虞”者,可以对大陆货品采取提高关税、禁止进口或限制进口等特别防卫措施。台湾“经济部”解释说,该机制“只锁定大陆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表示,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世界最大市场。如果今后10年里中国4至5亿人有中等收入,中国市场就将比美国市场还要庞大。  相似文献   

14.
任东明 《时事报告》2012,(12):56-57
今年9月,欧盟对中国光伏电池正式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华太阳能电池征收“双反”关税(“双反”,是指一个国家针对进口的某些特定商品开展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面对美欧咄咄逼人的气势,我国政府也毫不含糊。今年7月,中国商务部对从美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发起“双反”调查;11月1日,又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展开“双反”调查。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经历了“9·11”事件后,经济不景气导致钢铁产品进口锐减。由于中国钢材出口的传统市场东南亚至今仍未完全脱离经济危机的阴影,致使我国钢材出口受阻。同时,间接受到的影响也不小。例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国,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可是2001  相似文献   

16.
熊思远  王文兵 《创造》2002,(6):12-12
尽管中国的“入世” 显得十分平静,然而人们还是“于无声处听惊雷”:2002年2月,外经贸部一位参加了中国“入世”谈判长达10多年的处长就被一家外资公司以100万年薪“挖走了”。WTO的GATS(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Service: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国际规则及其所规定的动作方式(例如它的“国民待遇原则”以及“自然人流动方式”)使得这种“挖人才”成为合法又合理的事情。于是,人们才真正认识到:“入世”对中国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折射出美国维护科技霸权的“心病”,破坏了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有违全球科技合作大势,不仅无法恢复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还会给芯片企业、芯片产业和全球科技合作发展带来重大危害。随着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会加快实现。未来,伴随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和科研人才投入芯片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中国必将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中国将对一些重要产品保留关税配额和国营贸易,以“管住大的方面不出问题”。农业长期以来是“靠天吃饭”,生产不稳定。粮多要出口,缺粮要进口。中国保留关税配额制度,就是说,这些产品一定量以下的进口是低关税,超过限量就提高关税,而且,通过国营贸易调控,来维护基本农产品的稳定。 二、汽车业:中国到2005年才取消配额,到2007年关税降到25%,因此,不会出现“外国汽车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何哲 《人民论坛》2023,(6):74-78
近年来,美国政府连续出台多项关于加强芯片产业发展与技术控制的国家举措,包括2022年8月拜登政府签署的《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10月推出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借助美日印澳“印太经济框架”建立半导体产业链“小圈子”,以及试图加快组建“芯片四方联盟”,加之2023年初的一系列加码动作,凸显了美国对于芯片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通过限制中国高新技术发展以确保本国战略优势地位的根本目的。短期看,美国的遏制政策确实收获了现实利益。但长远看,却缩小了市场规模,削弱美国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将会给全球芯片产业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6,(2)
2005年,邓中翰领导设计出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市场的60%,居世界第一,被三星、飞利浦、惠普、索尼、富士通、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大量采用,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芯片首次在重要应用领域领先全球市场!邓中翰为此荣获“国家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