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趋势规律、职责使命、方法路径、目标任务等重大问题,极大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和媒体发展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全媒体建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明确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符合媒体发展的规律。总的来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已进入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阶段。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探寻可行的融合发展策略,需要进一步认清媒体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厘清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从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整合媒体资源、强化互联网思维等三个方面加以推进,有力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媒体融合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媒体融合发展格局,将媒体融合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在深度和广度上积极推进。媒体高度融合的环境为直播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社会环境,直播传播也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行业生存法则,二者相辅相成。从媒体融合大环境入手,明确直播传播的文化内涵,剖析媒体融合环境下直播传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深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直播传播的管理与引导机制,能够针对如何清新直播传播软环境、促进直播传播规范性建设、推动直播传播长远、健康发展等问题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媒体融合的目的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核心是落实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抢占新闻文化宣传制高点,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增强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话语权。当今时代,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互联网思维势在必行。石油媒体必须以变应变,主动投入媒体融合发展大潮,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全媒体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助力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加快观念转变,夯实媒体融合、全媒体升级的思想基础;坚持技术先行,打造媒体融合、全媒体升级的“数字引擎”;坚持改革创新,打破媒体融合、全媒体升级的体制机制壁垒;坚持思想为魂、内容为王、读者为本,推进差异化产品革命;推进融媒体平台建设,构建统一高效、充满生机活力的石油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5.
媒体融合发展是国家战略,行政学院学报作为学术媒体的组成部分,融合发展正当其时。媒体融合发展打破了学报传统出版的定位体系,在新的生态体系中重新学报定位已成现实要求。媒体融合语境下学报的办刊宗旨、编辑队伍、内容信息和传播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使学报形散而神不散,全方位、多梯度、大纵深和宽视野的学报定位就显得必要且不可或缺。精确性及其保障、方向性及其归正、动态性及其适应和多样性及其适从,是对行政学院学报融合发展定位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融合步入“深水区”的今天,人格化转向成为拉近主流媒体与受众之间距离的重要抓手。人格化转向呈现出形象生动、形式多样、视角革新、差异运营的表征,有利于主流媒体增强传播力、提高媒体引导力、扩大影响力、强化公信力。在未来,应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建构人格化IP形象,坚持精准定位、凝聚人才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藏地区群众微信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微信推动了藏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商业模式变革、促进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参与式"传播,同时民族文化对社交媒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推动民族文化与社交媒体的互动发展,既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也是社交媒体"内容生产"的必然选择。结合藏族文化的未来走向,应着力推动民族文化公共议题形成、促进微信的创意表达,使两者深度融合衍生文化产品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媒体融合对社院学报传播方式的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优化编辑流程、革新交流模式和拓展宣传渠道等方面。当前,社院学报传播方式在媒体融合中还存在着互联网思维不到位、内容质量上不去、平台建设不适应、新媒体技能不娴熟、工作机制跟不上等问题。媒体融合背景下推动社院学报传播方式创新要正思维、做内容、建平台、善学习、强管理,要通过正确看待媒体融合与传播方式创新之间的关系、突出统战特质打造名栏、借力互联网技术整合创新工作平台、及时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编辑技能、在实践摸索中完善工作机制等举措,稳步推进学报传播方式与新媒体融合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主流媒体发挥着传播党和人民声音与意志的重要作用,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关键主体。推进新型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应当把握其价值意蕴,系统把握移动网络传播技术发展迅速、传播方式与舆论环境深刻变化、受众群体及其需求更加多元化、发展机遇与潜在危机长期并存的复杂现状。从而通过推进深度融合,坚持一体化发展路径;洽接移动传播,占领主流舆论制高点:运用人工智能,实现高质量精准传播;维护网络安全,防范新技术潜在风险等实践路径,不断推进新型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型智库建设的推进和融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智库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鼓励主流新闻出版单位建设媒体智库,既是回应顶层设计的需要,也是媒体现代转型的需要。贵州目前没有专业性媒体智库,但传统优势媒体兼顾智库作用发挥的实践早已有之,加上媒体在服务决策方面的敏锐性,在构筑地方特色话语体系方面的前瞻性,在社会影响力方面的排他性,这些都为贵州专业性媒体智库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网络自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融合,不仅是对自媒体发展的被动应战,更是满足学生需求、增强思政理论课接受度的主动出击。要实现网络自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融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课程为本、以课堂为本,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教学交互、转换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12.
建设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也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将助推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以大数据为基础,开展反腐倡廉;借助媒体融合,推动"两个舆论场"共振,促进民众参与、政务公开;整合新媒体,搭建政府信息平台,创新服务并节约政务成本。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媒体形式不断出现与变化,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不断融合,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各界媒体已经开始向全媒体转型。这样的融合媒体形式下,对记者的要求也从简单的采访、写稿转变到了"全能记者",而对于记者自身而言,能够顺应时代,将自己打造成"全能记者",是能在新的环境下生存的必备条件。记者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跨职务技能,第二是跨专业学科,第三是跨媒体形式,由此方能打造一个融合体时代背景下全能的记者。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网络为平台,电脑、手机等自媒体应运而生。自媒体以其独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广泛性、即时性等传播方式改变着当今社会的媒介传播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监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媒体也存在着监督零碎性、非理性、娱乐化等问题。如何充分发挥自媒体条件下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找到自媒体监督良性发展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进一步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是打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加快县级媒体融合,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强新动能。巍山县媒体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国家提出了“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意见。在融媒体视域下党建引领公安院校人民警察忠诚度培育,需要适应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创新变化特点,牢牢把握舆论与思想的主阵地。公安院校开展人民警察忠诚度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建引领工作的重要内容。聚焦融媒体时代公安院校党建引领守正与创新工作特点,立足意识形态、时代语境、需求侧管理、培育矩阵四个方面,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公安院校人民警察忠诚度培育的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媒体审判"现象在当代中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从媒体审判与司法审判的区别来看,两者具备不可融合的矛盾之处。媒体审判和司法审判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对于媒体审判不能因噎废食,在保证媒体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前提下,要做到媒体审判和司法审判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需要积极促进《新闻法》制定从而明确媒体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需要提高司法审判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微博迅速发展并向传统的电视媒体渗透,电视选秀节目充分利用与微博的互动来扩充自己的影响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浙江卫视音乐类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与其官方微博的互动,认为电视选秀节目应该重视微博的力量,在继承发扬其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寻求与微博的互动和融合,以寻求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未来联合作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联合作战中的媒体传播,要求实现以作战信息链为核心的媒体融合,必须具备密切配合军事行动的传播谋划,需要构建以快捷高效为原则的传播架构,更需要实现以扩大影响力为目的媒体拓展。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的出现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自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碰撞融合过程中重构了新闻文本间距。由传统传媒的窄距变为现实传媒的宽距。这种宽距带来了信息传播中的超速、广域以及鱼龙混杂的双重效应。应通过制定网路传播法治屏障、发挥传统媒体"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增加自媒体传受者的自我媒体素养与社会责任感,防止宽距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