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备受社会关注的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区长张海忠在办公室割喉案,终于有了结论。7月12日,邯郸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毅林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当事人患抑郁症自杀。13日,张海忠遗体火化后被送回老家魏县西南温村入葬,但坊间对他是否自杀以及自杀原因的议论依旧沸沸扬扬。最初,记者和大多数人一样无法相信张海忠自杀。张海忠草  相似文献   

2.
那是2008年,刘燕舞所在的研究团队在湖北省京山县进行田野调查。当问到村庄里有没有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现象时,得到最多的回答竟然是:“我们这里就没有老年人正常死亡的。”这也成为刘燕舞研究农村老人自杀现象的开端。他用驻村400多天的调查数据,画出了一条“农村老年人自杀率”的曲线:从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大幅上升,并保持在高位。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不久前香港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近10多年来中国自杀率陡降一半,“跌至世界最低行列”,每10万人自杀人口不足10例。  相似文献   

3.
2003年4月1日的愚人节,香港影星张国荣跳楼自杀,据说是因为得了抑郁症而选择了轻生;2005年2月22日,韩国一线女明星李恩珠上吊自杀,据说她也是因为患了抑郁症;不久前,国内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竟说自己在银屏上消失两年的原因是身患抑郁症……到底什么是抑郁症?又有多少人患了抑郁症?或者是有了抑郁倾向呢?本刊就此问题与新浪网合作了题为"现在的你是否抑郁?"的大型调查。  相似文献   

4.
<正> 张国荣的自杀令世人震惊和惋惜,至今各种怀念形式仍意犹未尽。很多人都在思索:为何要在这么美好的季节里选择这样惨绝的方式?难道只是为了向世界揭示一个观点:所有的人生追求和奋斗到头来都毫无意义?张国荣有病。从各种途径人们都不难看出张国荣个性中的抑郁特征,事实上,张在去年11月就曾因此试图服用安眠药自杀。抑郁症者中的自杀比例极高,抑郁症者中的自杀未遂者更容易实现自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安》2007,(12):6-6
有调查说,中国目前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另有专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断,存在抑郁状态的人高达30%。当此抑郁流行之际,有学生问我:孔子为什么不患抑郁症?孔子生活的时代,生存  相似文献   

6.
数字     
14.16%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市卫生部门最新调查,上海市各种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在内的患病率是14.16%,现患重症精神病率是0,4%。上海每8个人中有1个正存在某种心理行为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置10年间上升了约120%,门诊主要集中在焦虑症、抑郁症及强迫症等新型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12,(10):56-57
网上流传着一篇华为老总任正非写给患抑郁症员工的文章,开篇写道:“华为不断地有员工自杀与自残,而且员工中患忧郁症、焦虑症的不断增多,令人十分担心。”  相似文献   

8.
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一些社会学家甚至断言,抑郁症作为伴随现代社会而来的副产品,将使人类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北欧、英国和美国的纽约,大约有15%到30%的成年人曾经在自己的生活中遭遇过严重抑郁症的折磨。在我国,对抑郁症患病率的保守估计为2%,即全国现有2600万患者。调查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约为10-25%。抑郁症为复发性疾病,年  相似文献   

9.
备受社会关注的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区长张海忠在办公室割喉案,终于有了结论。7月12日。邯郸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毅林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当事人患抑郁症自杀。13日,张海忠遗体火化后被送回老家魏县西南温村入葬,但坊间对他是否自杀以及自杀原因的议论依旧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0.
动态     
▲日本青年自杀相约网络《北京青年报》2003年6月12日报道,日本警方证实,年轻人通过互联网相识,并相约一起走向死亡。自2003年2月份以来,这种网络集体自杀方式已经导致18人死亡。这在自杀率相对较高的日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日本年轻人中存在严重的“精神疏离症”。患此病的人与整个社会脱离,不参加社交活动,自我封闭。专家预测,目前在日本大约有120万人不知不觉地滑向了自我封闭的深渊。▲越来越难以防范的大学生自杀据《青年参考》2003年5月7日报道,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武汉地区的高等院校共发生学生自杀事件12起。目前全世界每年的自杀…  相似文献   

11.
健康     
青少年早睡可降低患抑郁症风险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对青少年来说,早睡还可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并可防止青少年产生自杀的念头。研究人员对1.5万多名青少年的睡眠状况和日常行为进行了跟踪  相似文献   

12.
自杀是指采取有意伤害自身生命的行动而导致死亡。自杀的发生单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天约有一千人自杀身亡,每年有四十万人死于自杀。据美国的调查资料表明自杀占人口死亡的第十位,因此,自杀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文对来医院急诊抢救的99例患者调查分析,了解城市人群自杀特点,为危机于预提供依据。一、调查资料和方法:99例自杀患者累计取于急诊科,男24例,女75例,年龄11岁至61岁。对自杀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经济状况、个性特点自杀原因及次数、家庭成员以及既往史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然后逐项…  相似文献   

13.
肖震宇 《小康》2006,(11):34-35
1980年代,美国自杀率迅速上升,而20年后,美国社会逐渐找到了快乐之后,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中国,中国人自杀率有上升趋势,同时,出现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人群增多。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一个国家的自杀率可以作为考量该国国民幸福程度(严格来说应该是  相似文献   

14.
张然 《创造》2007,(5):116-117
自杀,是世界卫生组织乃至全世界都给予极大关注的一个全球性社会性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每年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万人口死于自杀,也就是说,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死亡.  相似文献   

15.
一 抑郁是希望破灭。对自我的否定,是一种行为退缩 谁也想不到身价36亿元的他会自杀,家人、下属、竞争对手、客户、银行甚至包括上帝。苗建中,民企德州晶华集团的董事长,因患抑郁症在家中自缢身亡,享年53岁。在临别前的上午,他还平静地接了几个客户的电话。  相似文献   

16.
据WHO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疾病。全世界平均每年有11.3%的成年人患抑郁性障碍。在浙江省,精神分裂症患者有30万,抑郁症达到120万。就像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一样,抑郁症除了人本身的原因外(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与遗传有关),还与社会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许多抑郁症患者的发病,与"社会病"有关。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时候,社会的各种矛盾就会显得特别尖锐和突出。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处在这一时期的特性,并且运用各种手段,平稳地渡过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现在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其意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7.
据WHO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疾病。全世界平均每年有11.3%的成年人患抑郁性障碍。在浙江省,精神分裂症患者有30万,抑郁症达到120万。就像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一样,抑郁症除了人本身的原因外(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与遗传有关),还与社会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许多抑郁症患者的发病,与"社会病"有关。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时候,社会的各种矛盾就会显得特别尖锐和突出。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处在这一时期的特性,并且运用各种手段,平稳地渡过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现在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其意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据WHO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疾病。全世界平均每年有11.3%的成年人患抑郁性障碍。在浙江省,精神分裂症患者有30万,抑郁症达到120万。就像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一样,抑郁症除了人本身的原因外(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与遗传有关),还与社会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许多抑郁症患者的发病,与"社会病"有关。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时候,社会的各种矛盾就会显得特别尖锐和突出。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处在这一时期的特性,并且运用各种手段,平稳地渡过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现在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其意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9.
据WHO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疾病。全世界平均每年有11.3%的成年人患抑郁性障碍。在浙江省,精神分裂症患者有30万,抑郁症达到120万。就像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一样,抑郁症除了人本身的原因外(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与遗传有关),还与社会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许多抑郁症患者的发病,与"社会病"有关。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时候,社会的各种矛盾就会显得特别尖锐和突出。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处在这一时期的特性,并且运用各种手段,平稳地渡过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现在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其意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22)
正明星乔任梁的离世,让"抑郁症"再一次成为被科普的对象。现在,终于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是"心情不好",不是劝患者看开一点、多出去走走就可以痊愈的。它需要去正规的医院看病,并严格遵医嘱服药。抑郁症被介入了审美的评价,介入了道德的评论。常见的论断就是:抑郁症,文艺界人士、学者、白领容易得;心灵强大、爱思考的人容易得;城市人容易得;智商高、受教育水平高、道德水准高的人容易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