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产阶级人权观与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人权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指导下的我国社会主义宪法,是真正的人民权利保障书。 一、“超法律”人权观指导下的资产阶级宪法把人权的绝大多数内容拒之于宪法之外 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核心是“天赋人权”或“自然权利”。只有在根据“社会契约”产生了国家与法律以后,个人才将一部分权利即政  相似文献   

2.
在人权哲学的视野下定位受刑人权利,正当性是受刑人权利的本质,也是受刑人权利研究的逻辑起点;受刑人权利的逻辑结构也因此展现为受刑人人权、受刑人法定权利和因受刑人特殊身份为矫正需要而被赋予的特殊权利;基于对受刑人权利正当性本质和逻辑结构层次的分析,受刑人权利保护也必须基于特定的刑事法律关系进行,以程序正义的理念形成对刑罚权的制约和受刑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人权观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从改革开放前"人权"观的缺失,到改革开放初期对"人权"的逐渐接受;从1991年发表第一份"人权白皮书",到2004年的"人权入宪"。中国共产党的人权观经历了观念与现实的断裂、观念与现实的接轨、观念与现实的融合的演变历程。中国共产党人权观的根本变化,确立了人权观念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我国在保障公民人权方面的进步与成就。  相似文献   

4.
受刑人虽然身披刑罚,但仍不失其为一国公民的身份,仍不失其为人的事实,仍不失其诉求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处在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中,受刑人权利更容易受到侵犯,受刑人更需要人权,更需要尊严,更应当有特殊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5.
从本体论角度看,中美两国的人权观属于同种下面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属:中国人权注重人权中的相对与绝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观;美国人权观割裂人权中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片面强调人权的"共相",是西方发达国家人权观的代言者.而美国在当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人为混淆人权中种与属的界限,将一己之国的人权观升格为普世人权观在世界强势推行,从而导致了两国的一系列人权争执.因而,要解决两国的人权争执,美国必须抛弃其僵化的思维模式,采纳一种文化宽容人权观.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权主体的极大广阔性和受刑人权益的脆弱性,适度保证和逐步倾斜对受刑人员权利的人文关照,不啻于制度和观念界面的双重突进。自09年云南晋宁“躲猫猫”事件肇始,服刑人员的负面形象有待转正——这也给学界开启受刑人权利阙失之理论探讨提供民意支撑,并最终波及监狱实务运作完善。文章根植于内地驻监检察室和香港申诉专员制度的比较考察,兼及相关国家地区的权利救济模式,重点解构当下中国受刑人权利保障的近况前景并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7.
人权最早是作为神权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资产阶级人权观以"天赋人权"唯心史观为理论依据,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争取本阶级权利为本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锐利武器,曾起过历史的进步作用.人权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本世纪初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权的性质有了根本变化,第三世界的崛起推动了人权标准的多样化,集体权、生存权、发展权正被广泛认同.西方国家为维护霸权需要,抛出"新人权观",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为侵略他国主权制造借口.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提出了维护多数人权利的进步人权观,并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人权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是承认差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受刑人权利体系的刑事法构建在内容上由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两部分构成,二者的设计与运行都应建立在权利与权力制衡的基础之上.受刑人权利的当代路径通过作为刑罚发展的必然价值倾向和制度选择的刑罚轻缓化得以实现.受刑人权利的保护不仅需要人道精神与人权理论的积淀与支持,而且需要相关具体刑罚制度的完善设计与良好运行以促使受刑人权利由应然走向实然.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文明史开始的时候,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一定程度上多样性地创立了自己的人权准则。每个国家的人权观都是本国主流文化在人权领域的表现。中国和西方的人权观在诸多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价值定位和选择。中国人权精神的高远性、和谐性、完满性可以弥补西方人权“有体无神”的弊端;西方人权观中的致用性、个体性、务实性可以弥补东方人权观的一些缺失。  相似文献   

10.
以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某省监狱受刑人的权利保护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对受刑人的基本生活权、健康权、人格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减刑权、假释权、教育权、劳动权、政治权利、婚姻家庭权等权利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调研,通过对微政实践受刑人所享有的实然权利进行确证,从而接受受刑人人权在应然层面的理论检验.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权话语权是一国通过人权话语在国际社会展现人权观点、进行人权监督、实现人权主张,并以此影响全球人权价值和国际人权秩序的综合实力。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国际人权话语来影响人权发展的国际战略、规则和实施机制,从而发挥引领作用。中国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核心的国际人权话语,代表了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国家的人权观念,补充和丰富了现有国际人权话语的内容和理念。中国提升国际人权话语权,不仅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宣传,更需要通过国际组织的相关制度安排予以落实和保障。作为最早建立的、最具影响力的联合国人权机制之一,特别程序在构建和实施国际人权话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中国利用特别程序不仅推进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平等保障,推动了联合国人权机制的改革,而且还促进了发展权在联合国人权框架下的实施,以及"以发展促人权"等人权保障模式及其理念的传播及影响力。随着全球治理的深入发展以及人权主流化的推动,特别程序作为话语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面对人权问题全球化、国际组织碎片化和单边主义的挑战,中国应在坚持一贯人权立场的基础上,担当促进世界人权发展的责任,深度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运行和制度构建,强化与特别程序等机制的合作,增进联合国组织的人权职能,在国际人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论中美人权斗争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冷战结束后 ,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 ,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是中美人权斗争的重要因素。美国文化是欧洲传统文化与北美特殊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继承的是与美国不同的五千年一脉相承的独立的文化传统。美国社会以个人为本位 ,崇尚个人主义 ;中国社会以集体为本位 ,崇尚集体主义。美国社会以权利为本位 ,强调个人应有的权利 ;中国社会以义务为本位 ,强调个人应尽的义务。美国蔑视权威 ,反对政府对个人的干预 ;中国崇尚权威 ,主张强有力的政府。中美在人权领域的斗争在很多方面是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的。中国认为 ,尽管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很大 ,但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美国在与中国的交往中以及在国际活动中 ,却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企图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 ,中国必然要捍卫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这就决定了中美两国在人权领域斗争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是最科学、最正确的人权观。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权问题 ,促进人权保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以米尔恩人权哲学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验的人权观在人权的国际保护中已经不再具有批判性的积极意义,米尔恩人权哲学通过对先验人权观的批判,以低度道德作为其权利体系的理论起点,其有利于消除人权国际保护中的政治化趋向;低限人权概念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内核,低限人权概念在人权国际立法中具有可操作性,使人权国际保护从理论必然性走向了现实可能性;普遍人权命题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诉求,这个命题意味着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和人权标准的普遍性,调和了不同人权价值的对立,从而为人权国际保护的对话提供了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5.
公民人权观念的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对大学生人权观念的培育则是公民人权观念培育的先导。现阶段加强大学生科学人权观念的培育具有特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教育学生,在人权特性、内容、享有主体以及与主权的关系上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政治权利的统一、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人权与主权的统一。目前,可以通过相关教材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等途径,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人权观念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对假释法律性质的认识,见仁见智。提倡假释为受刑人之普遍性权利,符合现代刑罚教育、矫正目的,顺应人权保障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召唤,蕴含刑罚执行的现代化理念。受刑人之假释权利具体表现为:假释知情权、假释提请权、假释同意权、假释听证权、再次假释权、假释异议权、不予假释的复审权、诉权及撤销假释之司法正当程序权等。  相似文献   

17.
受刑人权利作为国家刑罚权力的对立存在,正当性的权利本质是受刑人权利法律定位的逻辑起点.对受刑人权利保护必须在刑事法律关系中对受刑人权利进行准确的法律定位,即将受刑人权利和刑罚执行权力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范畴,而不是将受刑人的权利与义务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范畴:在刑事法律关系的运作中,以受刑人权利为本位,而不以受刑人管理为本位,以实现对刑罚执行权力的制约和对受刑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人权发展的基本规律表现为人权主体由个人到集体,再到人类整体;人权内容由单一到多元,再到全面系统;人权保障由唯我的国家视野到容他的国际视野,再到整体的全球视野,最终都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权观。当今世界人权事业面临中心与边缘的文明对立、发展与人权的因果倒置、援助手段偏离人权目的等困境。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权观在主体上由个人、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层次逐步推进,在内容上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首要人权,系发展中国家的人权观,具有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权利必有救济,没有救济的权利是没有保障的权利.由于深受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影响,使得被追偿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无法寻求有效的救济途径.然而,在"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急剧衰弱,民主法治、人权保障逐步高涨的背景下,应当赋予被追偿人以完全的救济权,保障其合法权益在受到行政行为侵害时获得充分的救济.  相似文献   

20.
我国法律和国际条约都规定了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权利,但在保障基本人权的前提下适度限制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却是反恐斗争的内在要求。"敌人刑法"理论、限权与正义理论和权利位阶理论,都为限制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权利提供了理论依据。限制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权利要坚持保障基本人权、限制和保障适度平衡、正当程序等立法原则,在立法中切实尊重并保障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权、构建恐怖主义犯罪特别诉讼程序、适用特殊的诉讼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