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加坡的华文文学自开始的移民文学到侨民文学,从侨民文学到马华文学,一直发展到如今在新加坡的文艺团体和文艺杂志中,新加坡文艺协会和《新加坡文艺》杂志算是相当长命的了。新加坡文艺协会的成立和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新加坡文艺杂志》阶段、1980年新加坡文艺研究会阶段及1990年改为“新加坡文艺协会”到目前的阶段。在1975年,由几名志同道合的文艺爱好者:骆明、烈浦、杨松年、杜城、谢克和王润华等,创办了一份同人大型纯文艺季刊《新加坡文艺》,由教育出版社出版。1980年12月,以《新加坡文的新华文…  相似文献   

2.
“亚细安华文文艺营”是1988年由新加坡文艺协会发起的一个区域性文艺活动。它的宗旨是:推动亚细安各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义莱)华文文艺发展,促进文学交流和交换创作经验。自1988年第一届文艺营年由新加坡文艺协会在新加坡召开至今,已汗了六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在“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召开之前,亚细安各国的写作者或团体,可以说是陌生或不了解的。经过几届的文艺营的召开,不但个别作者之间有了交往和认识,团体与团体之间也建立了交流的通道和联系,在每一届召开时,各国代表所呈上大会的论文和报告,不但丰富…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后在苏联远东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教育体制。远东普通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20年代的探索阶段、30年代的整顿阶段和战后的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文艺与时代——文艺对时代的能动作用文学艺术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学艺术的烙印;任何一个时代的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中东兴起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是中东伊斯兰国家西方化和世俗化失败的结果.伊斯兰复兴运动作为对伊斯兰世界现代化模式的探索,采取了拒绝西方法律和世俗法律的做法.它们在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和否认的态度看待西方法律与世俗法律在伊斯兰国家中作用的同时,另辟蹊径致力于研究、探索伊斯兰法的复兴与发展,旨在托古改制和自我更新,力求使伊斯兰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推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热潮中,海外华人同样踊跃,新近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画黑白体系论》,就是旅英中国画家、文艺理论家胡东放为弘扬中国画而精心打磨了20余年的一部理论力作。胡东放是一位出自黑龙江省的文艺理论家,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早在1985年,他就曾在《美术》杂志上发表过《后期印象派析疑》、《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哲学观》等文章。1991年,他第一版25万字的《中国画黑白体系论》由北京的人民美术出  相似文献   

7.
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众不同层次 的文化需要, 但必须认识到这种文化形态并非“大众的文化” , 也不是“文化的大众化” , 更与延安时 期以来所谓的“文艺大众化” 、“大众文艺”大相径庭, 而是一种与西方“文化工业”同质的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坚持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基本观点,针对我国文艺创作和研究中存在着的一些具体问题,着重论述了文艺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并对文艺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作了较为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建国 《东北亚论坛》2013,(4):107-119,129
韩国曾经是一个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针对公职人员的家庭财产申报问题进行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最终以立法形式建立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并不断发展完善。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韩国正在逐步走向比较清廉的国家,其探索过程与实践经验颇为典型。分析韩国官员财产申报法制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动力和阻力因素,以及取得的良好实施效果,对于当下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这也为中国的官员财产申报法制化提供了重要启示,并将有利于推进"阳光法案"尽快落定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是个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岛国,同时也以独特高效的政治治理方式而闻名于世。相比之下,她在文化艺术方面似乎很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自立生存和物质增长是当务之急,文艺则被视为次要的事项,虽然不至于公开宣称可有可无,但基本上任其自生自灭。这种状况到近10年来才有明显改变。电影业就是新加坡文艺边缘化命运的最鲜明的例证之一①。新加坡曾经是亚洲的电影中心,在其黄金期的20世纪50、60年代,以15~20部的平均年产,推出有近300部的华语、马来语、英语和方言影片。邵氏兄弟和国泰机构龙虎争雄,共创辉煌。1965年…  相似文献   

11.
家北上后,又辗转南下定居香港,忠扬就是这样一个被人们注意的作家。忠扬(本名陈鸿举),1938年生于新加坡,在南洋时受过最好的中文教育,20岁开始写作,作为为数不多的东南亚文学评论家活跃于文坛。那时创作了《文学和人民》(1962)。《文化问题及其他》(1959)等著作。在文艺出版机会甚少的当时,他的书的水平至今仍在社会上有很高的评价。之后,他又在香港出版了评论集《文苑纵笔》(1982)、杂文集《鸿爪集》(198)、《泼墨集》(1987),1986年与马来西亚文坛泰斗方北方。新加坡的文学史家方修等筹划编集战后文学的文艺评论丛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非洲复兴思潮的兴起,非洲国家在追求与探索自主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日益突出,尼日利亚、南非等国作为非洲大国也力争发挥其主导作用。本文从尼日利亚大国意识的缘起及对其中内涵的解读,论析了该国在促进非洲大陆自强、自主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读者可从来自非洲的见解,感受到非洲大陆日渐强烈的自主自信精神;亦可洞察非洲国家发展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刘文 《东北亚论坛》2012,21(2):35-46
日韩两国工会组织的发展与其工业化的进程密切相关,两国已形成多层次的三方机构,形成了维护工人利益、亦使经营者受益的各种规则和制度,劳动关系发展也由冲突向合作推进。中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三次产业构成仅相当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韩国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劳动关系的某些表现也与当时的日韩相似。借鉴日韩经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会组织机制,应增强企业工会的独立性和影响力;维护非正规就业群体利益;设置经济与工会问题专门研究机构;探索与日韩工会的跨国合作与联合。  相似文献   

14.
全才少女小时候,栗娜跟随父母从东北到北京,这个漂亮的小女生似乎生来就有股文艺范的味儿,一到学校就成了文艺活跃分子,唱歌、朗诵、舞蹈、美术样样行。但这个老师眼里多才多艺的好学生,在父亲眼里却不是个特别听话的女儿。为了自己的兴趣,栗娜违背了父亲的意愿,坚持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而父亲原本计划她是学经济从商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着苏联模式显露出来的弊端,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和广大知识分子也开始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不同,这两种探索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最终的结果,不仅是以捍卫斯大林和苏联模式为基本出发点的探索大获全胜,而试图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模式者惨遭失败,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20多年中苏联模式以更加强化的形式主导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另外,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强化也是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天主教社会学说之创立与发展是天主教应对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政治经济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表现,教会积极的“人世”姿态与实践反映了教会回应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挑战的世俗化特征与趋势。当代菲律宾天主教会的社会行动,既是现代天主教社会理论推动的结果,更是菲律宾教会面对20世纪初期菲律宾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挑战的自觉回应,它反映了现代菲律宾教会关注民族国家社会现实的本土化与世俗主义趋势,同时也体现了宗教在现代社会参与解决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探索社会发展途径的实践与范式。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中国挑起G20主席国的重任,这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G20处于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中国、G20乃至全球而言,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危机中诞生的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G20一直朝着恢复世界经济强劲增长、促进国际贸易、扩大全球投资、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方向不断探索,致力于打造发达国  相似文献   

18.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05,(12):21-23
自1986年以来,越南实行的革新开放政策对该国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革新开放前,越南艺术界的对外联系仅限于对社会主义国家;而革新开放后的近20年来,越南艺术界开始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目前的越南艺术事业面貌全新,丰富多彩。本文主要探讨越南党和政府的革新开放政策对近年来越南主要艺术门类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一、越南党和政府实行鼓励发展文艺政策越南共产党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提出了文化领域里的革新思想,指出“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基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目标。国家…  相似文献   

19.
薛克翘 《东南亚》2012,(2):58-62
从1947年印度独立至20世纪末,印度发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变迁。印地语小说界也出现了很多的流派。这些流派各有自己的特点。它们一方面是印度社会情绪,尤其是印度中产阶级情绪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受到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梁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素材已被多种文艺样式所汲取,产生了梁祝诗歌、粱祝小说、梁祝歌谣、梁祝戏曲、梁祝歌舞剧、梁祝动画和梁祝影视剧等数量众多的梁祝文艺作品。由梁祝传说为母题而生发、衍化出来的各种梁祝文艺作品不仅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进行着非常广泛而又十分活跃的传播,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之一,梁祝故事及文艺作品的魅力也撼动着世界上其他地区和民族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尤其是与我国相邻的一些国家,很早以前便有了梁祝文艺的踪迹。本文仅以东北亚地区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为例,对梁祝文艺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