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回顾我国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演进过程可以发现,这一过程正是伴随着我国农业制度的变迁而进行的,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分配经过了两次强制性制度变迁和一次诱致性制度变迁。新时期要想走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低水平陷阱",缩小与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需要合理运用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规律,适时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2.
回顾我国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演进过程可以发现,这一过程正是伴随着我国农业制度的变迁而进行的,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分配经过了两次强制性制度变迁和一次诱致性制度变迁。新时期要想走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低水平陷阱",缩小与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需要合理运用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规律,适时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3.
财产性收入的价值判断与分配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产性收入是充满智慧的范畴,至少可作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收入的组成部分.出资人回报和营运产权收益是财产性收入的两种形态,必须同时提出"创造条件"的要求.对于财产性收入所引起的收入差距的调节虽应高度关注,但考虑到基尼系数的修正因素,应在财产性收入大众化基础上以财产税、个人收入调节税为主要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但是由于制度因素,导致了我国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收入中的比例小.增长慢。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将会快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的矛盾会由于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扩大进一步激化。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挖掘原因,提出建议,是本文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因收入差距扩大而对社会产生的危险程度不能完全依靠基尼系数来判断.贫富差距扩大不是我国政策造成的,消除差距悬殊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内涵丰富、充满新意。这是我们党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着眼于多元化增加群众收入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对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内需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是从理论上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锁钥。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逐年降低。实证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地区和行业差距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为此必须实行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加强市场竞争,完善税收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成为主流趋势的状态下,澳大利亚的收入分配差距一直保持了低而平的态势,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其主要因素是欧洲殖民者在初始制度安排上建立了鼓励投资的财产保护制度,政府在收入分配调控、严格科学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健全的医疗保健体制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收入分配秩序混乱是我国构建和谐礼会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各阶层间等各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的现状和成因,并有针对性提出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