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玉梅国画     
作品点评申玉梅的国画创作以山水为主,继承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讲究画的神韵意境,以简洁飘逸的笔法给欣赏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她笔下的那些雄厚的山、苍茫的旷野、奔腾不息的流水、自然生长出来的树,都代表了自然界的生命意象。山水画讲究层次和着色,更讲究虚实结合,《秋岭揽翠图》色彩鲜明,气势非凡,这与她多年来练就的笔墨功夫息息相关。申玉梅通过笔墨语言表现秋天山岭的多彩、深幽,在"方寸之间见气象万千",冷静中蕴含热烈,热烈中蕴含冷静。中国古代画论中既强调多样性又强调统一性,多样性即反对平铺直叙,反对景物雷同。申玉梅的山水画中的山岭、树木、花草力求新、奇、怪、险,让人感受山峰的雄健和缥缈,感到山重水复、深邃莫测。而且画中"虚"的部分处理得很好,墨色和谐统一,使画的意境更为深远。申玉梅的画注重山水精神的营构与表现,其画风庄重严谨、朴厚雄浑,构图高远细腻,立体感强。使人身临其境,心  相似文献   

2.
《前线》2012,(10):63+66-63
“笔墨当随时代”,清初山水画大家石涛提出的这一命题,切中了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脉搏。而时代精神或曰时代气息则是艺术作品重要的品评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从明清到民国,贵州涌现了上百名山水画家,其佼佼者如杨龙友、马士英、郑珍、王恩诰、黄干夫、姚华、桂百铸、李紫光等,他们艺术风格各不相同,但都对推动贵州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受时代条件限制,他们大多重笔墨轻生活,重继承轻创新,即使有的画家创作过一些描绘贵州实景  相似文献   

4.
正王世勇,安徽合肥人,1984—1999年在军队从事美术创作以及文艺工作,擅长山水画,尤其以画大幅作品见长,主要题材都是我国的名山大川、万里海疆。其作品气韵生动、气势恢弘,笔墨老辣、遒劲酣畅。作品《和平山更秀》曾获文化部举办的"国际和平书画大展"金奖,个人获得和平使者称号;在中央国家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艺术展览中荣获艺术成就奖;《再见了大别山》获"中国最高检察机关书画展"二等奖;《黄山烟云》获"浙苏沪皖四省检察官文联书画大展"一等奖。曾为中国科技大学贵宾厅、安徽省公安厅警  相似文献   

5.
画家錢松嵒同志的山水画作品,最近在北京展出,获得了显著的成功。这次画展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传統的山水画如何表現社会主义时代的問題,在中国山水画創新的方向上踏出了一条路子。今年六十七岁的老画家,自幼生长在江苏宜兴的水乡,九岁就爱画山水,后来长期在  相似文献   

6.
《前线》2014,(12)
<正>读王翔的水墨画,无论是山水长卷,还鸟巨制,都能感受到其笔力之雄健与墨韵秀,令人不仅想到石涛"笔墨当随时代"在这样一个惊涛拍岸的大时代里,第一流家的笔墨之中往往会这样自然而然地流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格以及时代精神的自照。"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一点。王翔的优势即在于由书法转攻绘画。  相似文献   

7.
正国画山水讲究形神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重在抒发画家的心意。所以,读懂山水画之难,胜于攀登山径。潘真先生90高龄依旧精神矍铄,笔力劲健,拥有不输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力,令我们叹服。翻开潘老的画册,我们试图从他的人生履历里,从他布置的葱郁峰峦和细匝的笔墨间,找寻其情感的点滴以及艺术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一个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现代杂文的先驱;一个是现代文坛巨匠,中国新诗的奠基人。鲁迅和郭沫若,这两位文坛巨擘,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结下了缕缕笔墨情。 1926年,鲁迅参加了北京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同年8月  相似文献   

9.
作品选     
陈争 《当代贵州》2016,(8):62-63
书法心语从用笔墨描绘对象到将对象变成笔墨,对一个中国写意画家来说是个质的提升。倘其笔墨进而不仅浸润透发出脚下土地的气息气韵,还外化彰显着个人的特质修为与蒙养性灵,其真正独立的价值也就成立了—而这,正是令我神往并奋力追寻的最高境界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新闻背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由中国国家画院和四川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中国山水画学术邀请展”。不仅汇聚了当代山水画界的名家名作,还从全国寄来的众多作品中遴选了百余幅优秀作品参展。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研讨了中国山水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杨长槐(1938—2015),侗族,贵州天柱县人。1963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系,分配到贵州省美协工作,历任贵州省美协主席、贵州省文联秘书长暨主席、中国美协理事、中国文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系中国国家画院"杨长槐山水画工作室"导师、一级美术师。杨长槐学生时代主要师法贵州山水画名家孟光涛,并坚持到大自然中写生,又曾赴北京故宫研习临  相似文献   

12.
本书是作者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历史知识学习的重要指示撰著的一部中国通史普及简本。全书用30万字呈现千年中华历史,记述了我国从原始社会至清朝覆亡的历史发展进程,揭示中国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的性质、特点与演变路径,阐述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必然性和曲折历程,弘扬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遗产的宝贵价值。全书对于历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农民起义的频发、民族的冲突与融合等方面努力铺陈,不惜笔墨;其它方面,点到为止,惜墨如金。作品叙事  相似文献   

13.
正书法心语从用笔墨描绘对象到将对象变成笔墨,对一个中国写意画家来说是个质的提升。倘其笔墨进而不仅浸润透发出脚下土地的气息气韵,还外化彰显着个人的特质修为与蒙养性灵,其真正独立的价值也就成立了—而这,正是令我神往并奋力追寻的最高境界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隔山 《党课》2007,(2):106-107
范宽是宋代的著名画家,名中正,字仲立,因性情宽和,人呼范宽。范宽的作品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颇具独创性,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范宽的画初学前辈画家,后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于是移居终南山,常常在山林中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画趣。他的绘画中的山水画以关陕一带真山真水为描写对象,所画多是四面峻厚、挺拔雄伟的北方山岳。在构图上多以雄壮的巨峰为主,表现山川的全景,重山叠峰,草树蒙茸,山石坚硬,具有真实感。题材以行旅、待渡、渔舟等人物活动为主,穿插以寺庙、山居水亭、栈道等建筑物,为刻画华夏山河的真实形象,在笔墨技法和构图技巧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徐恒中国山水画作品选@徐恒$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王维,很多人脑海中立刻会冒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一连串诗句,同时也会浮现出一系列相应的画面。苏东坡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正是这样一位在中国山水诗和山水画创作上同样卓而不群的佼佼者。王维的诗歌远离尘世、充满意境。王维在中国山水画上倡导“水墨渲淡”“援诗入画”,被明代董其昌推崇为“南宗之祖”,认为“文人之画,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12,(7):F0004-F0004
马文典,中国大漠画派创始人。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进行大漠山水画的理论研究与创作,作品气势磅礴,黑韵淋漓,创立了风格独特的大漠山水画,其大漠、胡杨、骆驼、雪莲被誉为“四绝”,与其独特的“风凌体”书风浑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北京、上海、香港这些城市,贵州是原生态的,就像中国水墨山水画,是任何一个外国人来中国应该去的。贵州独特的文化里还充满探险历程,也是外国人神往的。  相似文献   

19.
赵振川,1944年生于西安,祖籍河北省柬鹿县。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画风于苍劲浑厚中不失灵动,宏阔幽远中更饶意趣.  相似文献   

20.
杨则 《世纪桥》2005,(12):7-10
毛泽东看着吴吉清摆放笔墨,回头对贺 子珍笑着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 四大家族。” ——毛岸青、邵华主编《中国出了个毛泽 东丛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