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尹家民 《党史纵横》2006,(7):28-31,60
长征中,陈赓指挥干部团突建奇功,深得毛泽东主席赏识。他还毛遂自荐担任了周恩来的担架队长。张国焘几次暗整陈赓,陈赓化险为夷,逃脱险境。本文撷取陈赓将军长征中的精彩片断,以重新回味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毛泽东欣赏陈赓的指挥才能:“陈赓行,可以当军长!”1935年1月19日,中央纵队离开遵义。24日,先头部队占领土城。毛泽东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后,总是工作到很晚。行军出发前,干部团团长陈赓派作战参谋郭化若叫醒主席。干部团是一支奇特的队伍,它是由原红军大学、彭杨步校、公略步校和特科学校合并组成的,并由军委直接领导。除陈赓任团长…  相似文献   

2.
第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后,为扩大政治影响,筹集红军给养,发展革命力量,中革军委和苏区中央局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决定中央红军主动出击,直下漳州.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一举攻克漳州,取得重大胜利.红军攻克漳州,既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次伟大胜利,也是确立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又一次重要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3.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陈赓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又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4.
陈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美曰“黄埔虎将”;邱行湘,原国民党军中将师长,曾在黄埔五期学习,时谓“邱老虎”。两虎相遇,必有一番恶斗。1948年3月,陈赓大将与邱行湘代表着不同的阶级立场在中原重镇——洛阳展开了一场决定中原战场前景的降龙伏虎之战,史称“洛阳战役”。 放虎归山 1948年3月1日,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一间朝阳的宽敞窑洞里,身着土灰色纺粗布棉军装的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正在给千里之外的陈谢兵团起草电文。酽郁的茶水散发出的浓香和袅袅散开的烟圈,使毛泽东又回想起刚才与周恩来、任弼时开会的那热烈的气氛。  相似文献   

5.
《广东党史》2011,(10):37-37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缓解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压力,毛泽东调陈赓回师陕北,但陈赓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就对毛泽东直言调他西渡黄河不够英明。对于陈赓的突然“叫板”,毛泽东一直耐着性子听着,直到陈赓把所有的话郝讲出来,毛泽东当即对陈赓的行为进行批评。看到毛泽东发火,陈赓及时认错并保证服从领导,毛泽东则立即冰释前嫌,对陈赓的想法给予了...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战略进攻开始后,中央军委就陈赓、谢富治集团指挥上的隶属关系作过五次变更。 一、由彭习改由刘邓指挥 1947年5月4日,毛泽东指示陈谢主力四个旅在晋南现地待命,“随时准备从下流或从上流渡河,受彭(德怀)习(仲勋)指挥”,歼  相似文献   

7.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将军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将军对日:“瘦吾貌而肥天下。”将军谓蒋氏日:“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日:“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将军日:“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 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将军忽然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  相似文献   

8.
陈赓既是毛泽东的同乡,又是他麾下的一员得力战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十分器重陈赓,常常委以重任。陈赓不负领袖的关怀与厚望,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赓临危受命,率部硬是把逼向中央军委指挥部的敌军压了回去。毛泽东高兴地赞许道:“陈赓行,可以当军长!”得知张国焘要杀害陈赓的消息后,毛泽东立即派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身边,说:“看他张国焘还敢来杀人不!”  相似文献   

9.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毛泽东为实现用5年左右时间从根本上打败蒋介石的战略目标,指挥刘邓(刘伯承、邓小平)、陈粟(陈毅、粟裕)、陈谢(陈赓、谢富治)三路大军经略中原.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犹如三把钢刀插进国民党统治区的胸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胜利地完成开创中原新解放区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不幸的“婚史” 还是在少年时期,陈赓就有过一次不幸的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婚姻。 1903年2月27日,陈赓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地主家庭。陈赓乳名福哥,学名庶康,字传瑾,1917年入湘军时才改名为陈赓。 从6岁起,陈赓便被父亲送去读书,但在8年后,陈赓愉快的求知生活,却由于父子两代人在婚姻问题上的认识差距而产生激烈冲突,嘎然中断了。  相似文献   

11.
看到“从天而降”的陈赓,钱学森感动不已。听了钱学森的话,陈赓开怀大笑:“好,我就要您这句话!”“哈军工”的首任院长兼政委是陈赓,这位由毛泽东亲自选定的大将性格开朗,思维敏捷,智勇双全。“哈军工”从成立的那天起,就遵照毛泽东“为了国防现代化”的教导,汇集了许多我国一流的科学家,仅空气动力学方面就有任新民、梁守、周曼殊、金家骏、庄逢甘、罗时钧、卢庆骏、李宓等,教学和科研的切入点一开始就很高。1954年9月,“哈军工”正式招生的第二个学年,陈赓随以彭德怀为首的中国军事代表团赴苏联参观原子弹爆炸实兵对抗军事演习。演习结束…  相似文献   

12.
1933年春某日,因叛徒告密,陈赓将军于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于科学仪器馆(现南昌图书馆)召见陈赓曰:“陈赓,你瘦了。”将军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将军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将军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夏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将军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将军不语,取主席搪瓷杯,“咕咚咕咚”喝之。而后,擦嘴、…  相似文献   

13.
《党史纵览》2002,(12):46-47,19
(篇目后的数字为期数)专稿—记陈赓与鲁迅的两次会面章慕荣(6)家描与自传—一个外国人眼中的红色中国要人陈为人舍身保卫中央文库李文乾(6) 张香存张士义等译。,2,3,4,6,7,s)(论持久战)发表之后周重礼(7)党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聂皖辉(12)马寅初与《新人口论》被批判的前后子舒(7)伟人风采谭震林在皖南二三事蒋世宝(8)情注海峡两岸心系祖国统一中原突围中的..皮旅”祝辉(8)~ 一访美期间邓小平与台湾问题王中人(l)“寸心冬夏仰西厅”让高峡出平湖—毛泽东与三峡工程梅雪(引—佛教大师赵朴初与周恩来夫妇的友谊秦九凤(9)共产党真够朋友—叶剑英…  相似文献   

14.
何纪新 《湘潮》2023,(4):31-32
<正>1961年3月25日,在首都各界公祭陈赓同志大会上,开国大将罗瑞卿在悼词中指出,抗日战争中,太岳地区反日伪“扫荡”的屡战屡捷,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挺进豫西的巨大胜利,都显示了陈赓同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卓越的军事天才。作战指挥,实事求是到敌后开展游击战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作出的战略性决策。七七事变爆发后,陈赓被任命为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率部渡过黄河,进入山西迎击日军。  相似文献   

15.
程龙 《党史博采》2002,(1):16-20
一 1950年6月22日。昆明。 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兼第四兵团司令员的陈赓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要他以中央代表团的名义,到越南协助越南人民军指挥边界战役。 这是一次抗法的重大战役。打这样大的战役,越南人民军还是第一次。胡志明认为,在越军中还没有能够胜任指挥这一战役的指挥员。他想到了中国,想到了陈赓,两次写信给毛泽东,点名要陈赓来协  相似文献   

16.
宋庆龄很早就认识陈赓。陈赓曾在黄埔军校学习,聆听过孙中山的演讲,参加过平息商团暴乱的战斗,孙中山“找陈赓谈过话”,那时,宋庆龄就与陈赓相识,陈赓一直衷心崇敬宋庆龄。陈赓1903年生于湖南湘乡县二都柳树铺  相似文献   

17.
1930年5月下旬,国民党蒋介石同冯玉详、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爆发.军阀混战,给革命势力的发展形成了有利条件.为了抓住这个有利时机,6月上旬,毛泽东、朱德在完成了为期3个月在闽赣边界的游击之后,率红四军第三次从江西出发入闽,首战武平县,并胜利攻克武平城,毛泽东和前委机关也进驻武平县城染山书院.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节节胜利,城市接管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1948年5月30日,新成立的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陈毅、第三书记邓子恢星夜兼程,从豫北的濮阳赶赴豫西的洛阳。从老解放区过来的干部、战士看不惯人拉人的黄包车。“革命不坐车,坐车不革命”成为“时尚”洛阳战场上的硝烟刚刚散去,陈毅、邓子恢一行就风尘仆仆驱车进入这座古城。他们在陈赓的陪同下,视察了攻克洛阳时战斗最激烈的战地现场,然后听取了刚到任的洛阳市委书记周季方、市长杨少桥汇报的城市接管的有关情况。邓子恢特别关心城市交通问题,尤其是黄包车问题。因为在旧…  相似文献   

19.
会宁,地处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因“地控三边,县居四塞”,素有“秦陇锁钥”之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宁便成了这段重要历史的见证。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今天,漫步会宁街头,处处可看到“会师”的遗迹,时时可听到“会师”的故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会师楼。1936年10月2日凌晨5时,红军特别支队从宁夏同心城出发,长途奔袭,一举攻克“西津门”城楼,并以“西津门”城楼为战术支撑点,攻占会宁全城。朱德、徐向前、左权、聂荣臻、陈赓、杨得志等许多红军领导人…  相似文献   

20.
陈赓     
陈赓原名庶康,1903年2月27日出生在湘乡县二都柳树铺一个殷实家庭。祖父是解甲归田的湘军将领。受祖父的影响,陈赓从小仰慕军戎生涯,14岁就离开东山小学堂,报名当了湘军。当时,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陈赓深感在这种祸国殃民的反动军队里是一种耻辱。1921年秋,他愤然离开湘军,在铁路局谋得一个办事员的差事。此时,湖南革命正兴起。陈赓追求进步,进了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得到共产党人的帮助,政治觉悟迅速提高。1922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征途。1923年底,广东政府创办陆军讲武学校,陈赓受党组织指派报考,重新开始军旅生涯。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陈赓退出讲武学校,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