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菜虫     
父亲叫大伟:"帮我拉菜去市场。"大伟看见筐里的菜都是生虫的,就说:"这种菜送给人家都不会要。"父亲说:"这筐菜是我特意跑到田边收购的,我今天要凭它赚大钱呢。" 在市场,大伟看见有几条虫子爬到竹筐外面来了,  相似文献   

2.
陶杰 《南风窗》2011,(7):98-98
日本菜少油,讲究包装修饰,低卡路里,近年成为伦敦、巴黎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时尚。当代欧美的饮食市场,日本菜、泰国菜和印度菜,把中国菜边缘化。日本海啸,新闻画面,几乎亡国。日本一旦垮亡,文化沉沦,幸好日本的卡拉OK早在港台地区发扬光大,香港人最舍不得的是日本菜,因为日本菜洁净而专业,外面的人模仿不来。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有36个国家陷于饥荒。然而在北半球、欧美、日本、还有日渐崛起的中国和东南亚,食物消费浪费惊人。欧美酒店的自助餐,每天都要清倒数以吨计的剩余食物。  相似文献   

3.
《工会博览》2013,(1):60-60
烹调讲究色香味,一盘菜炒得好不好,“赏心悦目”是最直观的衡量标准。这里教几招大厨的炒菜秘诀,让你做的菜色泽更鲜艳。炒瓜菜、豆角。改刀处理后,在锅中用沸水焯一下捞出,过一下凉水.然后再进行炒制。在锅中.炒制时间要快,这样既可以增加菜的色泽,同时还可以保持菜的叶绿素不被破坏。  相似文献   

4.
烧熟的菜放置过久,菜中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对这种含有亚硝酸盐的剩莱,即使放入冰箱内的冷藏室也不管用。将剩菜拿出来加热,不仅不  相似文献   

5.
家乡的菜市     
我的老家有个菜市,非常小,却很有名,频频在报纸和电视上亮相,因为它是无人售货的菜市。菜农早上把菜挑来,扎好,标明价格,旁边放一个装钱的竹筒,就可以回去干活了,晚上来收钱,一分也不会少。据说,这种风俗跟街  相似文献   

6.
正人要顺利,必须讲德,这叫顺德。人要安逸,必须注意民以食为天的事情,不可以走几公里都买不到一个肉包子,买不到葱油饼,买不到酱油、肉菜。家附近有一间顺德菜馆,生意很不错,价格也适合,于是偶尔去帮衬,顺便尝尝顺德菜的口味。顺德菜,在粤菜里是主打,所谓的粤菜系列,是以顺德菜为核心的。如果套用时兴的术语,是核心技术,粤菜创新款式多来自顺德县。当然,如今叫顺德区了。近日又去这间顺德菜馆,关门了。原先的饭店被一间购房、销售的中介机构"侵占"了。现在满街都是购房的  相似文献   

7.
美食天地     
松鹤楼 1737年创业于苏州,1984年在北京开店,此店位于东城区台基厂大街10号,主营江苏菜系苏帮菜,招牌菜有:松鼠桂鱼、叫花鸡、碧螺虾仁、响油鳝糊、蟹粉狮子头、天下第一菜等。  相似文献   

8.
有蔬菜吗?     
人们常常喜欢用“吞糠咽菜”、“面有菜色”等词语来形容苦日子。可见“菜”这玩意在人们的心里曾是个多么低贱的东西。可是,如今在广州,哪怕你去五星酒店吃饭,点了昂  相似文献   

9.
炒菜先过油     
正做地三鲜、干煸豆角等菜肴时,很多人喜欢先将食材在油里过一下,捞出来再炒,这样会让菜色泽明亮、气味香浓。但这种烹调方法不仅破坏了菜中本身的营养,损失了原本丰富的维生素,  相似文献   

10.
慈禧的奢侈     
中国历史上最奢侈的人,应该是慈禧老太后了吧。慈禧每次吃饭,要上整整100盘的菜。100盘菜摆开是什么阵势?一般人估计要配备一个“饭用”望远镜。老太后有次坐火车去奉天,火车上光炉灶就排了50个,每个炉灶上配一个大厨,每个大厨每次就做两样菜。因为有时候一个菜都需要两至三天才能做成。  相似文献   

11.
乍一看,这象爿农场。田里种着瓜菜,周围养着鸡、鸭、鹅……其实这是间学校,月薪五十元五角的陈秋银是这间山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不象你们城里人,下班后可以去逛街。我们住在山里买东西总是不那么方便,学校占的地不少,反正荒着也怪可惜的。我们各家便开了一些荒地,种上了瓜菜,业余时间打理一下,就经常能吃上些新鲜蔬菜了。我们收入不高,吃自己种的菜也是一项不错的“补贴”。除了种瓜菜外,还有种花的。一早一晚劳动一下,既能获经济收益,还可以领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哩。可惜我不是“清静无为”的出家人,不会享受这  相似文献   

12.
松鹤楼     
《工会博览》2006,(4):45-45
1737年创业于苏州,1984年在北京开店,此店位子东城区台基广大街10号,主营江苏菜系苏帮菜,招牌集有:松鼠桂鱼、叫花鸡、碧螺虾仁、响油鳝糊、蟹粉狮子头、天下第一菜等。  相似文献   

13.
正无关"深夜食堂"。我说的是我和我的食堂,或者说是关于食堂的"乡愁"。小时候羡慕吃食堂。一次,家里没开伙,父亲给了我5分钱菜金,我在食堂买了一盘雪里蕻腌菜炒青米豆。腌菜咸津津的,青米豆软糯酥香,比我们家水煮盐拌的菜好吃多了,菜里的油尤其厚,吃完饭,碗边上蜿蜒着几道黄黄的油花。一餐饭,吃得我心满意足。成人后,进厂当了工人,单身汉,三餐吃食堂。食堂的菜,自然不是珍馐百味,但每天也  相似文献   

14.
在香港,“外星人”的意思是此人很难接触,不通人性,和地球人脱了节。香港有些做父母的,对孩子宠爱有加。孩子长大了就表现出以我为核心的性格,对人不理不睬,对事不闻不问,故此也称为“外星人”。广州是否也有“外星人”呢?前不久,广州的一位朋友请我吃晚饭,在北京路找到一个馆子,落座之后,我试向服务员小姐问了一句:“有没有三菜鱼?”那位小姐回望一眼,便不哼不哈地返回自己的岗位。朋友点了五个菜一个汤,谁料吃到第三个菜就接不上了,我不得不再向刚才那位小姐询问,但她好象不懂我的语言,依旧不哼不哈。直到朋友准备结账了,第四道菜才端上来,而那位小姐总算启开金口:“其他的菜没有了!”我们真是可  相似文献   

15.
娄敏 《工会博览》2022,(20):53-54
<正>公司职员幸福指数高不高,食堂很是关键;菜味好不好,厨师长很关键。北京海文资产公司职工餐厅厨师长张利,业务过硬,不但鲁菜做得好,粤菜、川菜、融合菜颠勺就来,制作国宴、燕鲍翅也不打怵。张利是山东人,性子直、做事认真,特点鲜明、有调性。  相似文献   

16.
正老家房前屋后的菜园子,是婆婆的希望。地方不大,有耕耘,便是福气了。最近几年,我与老伴隔三差五地下乡,帮助婆婆打理菜园子,在菜园子里享受闲暇时光。菜园子是婆婆的最爱,命根子一般的宝贝。三年困难时期,农家的自留地、非耕地,成了名符其实的生命线。那年月,填饱肚皮就是硬道理。瓜菜半年粮,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多浆的果实,都可以食用。我们一大家子就靠着菜园子,好不容易从"瓜菜代"中熬了出来。如今小康了,婆婆还是一如既往,几十年如一日,保育员伺候婴儿似的,  相似文献   

17.
马齿苋 又名马齿菜、马齿草、五方草,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像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质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  相似文献   

18.
我的老家有个菜市.非常小,却很有名,频频在报纸和电视上亮相,因为它是无人售货的菜市。菜农早上把菜挑来,扎好,标明价格,旁边放一个装钱的竹筒,就可以回去干活了,晚上来收钱,一分也不会少。据说,这种风俗跟街上的花街石一样古老,最少有四百年历史了。淳朴  相似文献   

19.
话语     
《法制博览》2011,(4):1-1
粉丝也未必靠谱咋整? 火锅又不能吃了。据报道,火锅底料以化学试剂为主,分别是:辣椒精、火锅红、飘香剂……吃火锅相当于在化工厂加热的原料池里涮肉、涮菜,当然,肉不一定可靠,菜不一定没药。戒了吧,粉丝们!对了,粉丝也未必靠谱。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大丈夫》第15集,有一个情节,顾晓珺婚宴上,她忙活了半天,吃了一口婚宴菜后,哭了出来.顾母吃了一口,冲了出去.欧阳剑忙问怎么了,顾晓珺哭着说,“菜是我爸做的!我吃得出来.”顾大海徒弟说师傅怎么做得和平时不一样,是不是留一手啊.顾大海说,自己家的闺女喜欢什么口味当然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