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儿子小涛半年前在一家国企单位被解除劳动合同后,其女朋友又和他分手。此后即待在家中闷闷不乐。我劝说他要看得开,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有男子汉的气概。但这些话他根本听不进去。我试着和他谈心交心但也都无济于事。我怀疑他可能是精神出现了问题,建议他看看精神科医生,这就更激起了他的反感。  相似文献   

2.
正他说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很朴素,觉得医生是神圣的职业,所以下定决心要学医;他说谁不想进三甲医院,但是选择丰盛是最正确的选择,就想扎在这儿了,一辈子不后悔;他说钱多少算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梦想,要知道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他还说——"有一天,某个理想会因我而实现"。  相似文献   

3.
1972年,红极一时的王洪文回到上海市委康平路办公室,就急着要找市委写作组的负责人朱永嘉。王洪文说,在北京的时候,毛主席要他读《后汉书》中的《刘盆子传》,因为是古文,很深奥,他读不懂,所以要朱永嘉给他讲讲。  相似文献   

4.
王小波 《法制博览》2011,(18):12-13
在美国时,常看“笑星”考斯比的节目。有一次他讲了这么一个笑话:小时候,他以为自己就是耶稣基督。这是因为每次他一人在家时,都要像一切小鬼一样,把屋里闹得一团糟。他妈回家时,站在门口,看到家里像发过一场大水,难免要目瞪口呆,从嘴角滚出一句来:啊呀,我的耶稣基督……他以为是说他呢。  相似文献   

5.
刘铁夫是清华大学经营学院国际金融与财务专业1991年的学生,自打从山东农村跨入首都北京这所著名的学府那天起,他就暗下决心,要活出个样子给家乡父老看看,要让父母家人享自己的福。 在清华五年的生活里,他不像他的许多同学那样徜徉于商场情场娱乐场,他扎扎实实地学习了一门又一门课,认认真真地阅读着一本又一本书。他相信,天道酬勤。 快毕业了,和许多同学一样,他开始找工作。这时,他发现要人单位并不是仅仅问他学了几门课读了几本书,还  相似文献   

6.
章剑锋 《南风窗》2008,(23):66-68
他是清华大学教授,民进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是黄金周制度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他被对手称作"菜叫兽",他说,他要在大庙里当大和尚。蔡继明休假吗?答案是——不,他几乎不休假!执教于清华大学的这位教授,以推动一轮关涉亿万国民作息习惯的假日改革而著名。基于他早前提交的那份方案,中国人习以  相似文献   

7.
平凡 《工会博览》2010,(16):48-48
他是一名警察,因为忙,没有陪怀孕的妻子做过一次产前检查,一次也没有。这一次,他答应妻子,要陪她去医院,可是临出发的时候,他接到电话,要马上去执行任务。妻子听到后,默默地收拾好出门的东西。他觉得很愧疚,就在妻子要出门的时候,紧紧地抱住了她,说:“亲爱的,虽然我不在你身边,但是,我这个拥抱是有魔力的,今天你遇到的人都会帮我照顾你的!”然后他轻轻地拍了拍妻子的背。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晚年书信中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在其晚年书信中围绕党内民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主张。他高度重视党的代表大会在实现党内民主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党的代表大会要定期召开;他强调党内要开展充分的自由讨论,认为党内争论和党内批评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关键;他提出要使党的刊物能够自由、公开地讨论甚至批评党的理论和政策;他主张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党内不允许搞...  相似文献   

9.
甄静慧 《南风窗》2013,(5):82-85
母亲从小就不准他干写作这一行,但发现了真相后,他按捺不住地要说话,要用笔来说给更多的人听。签售成为文化事件后,他说自己不打算挑衅谁,但责任在肩,不再反感标签。如果不是2011年突发其想要出一本杂文集,李承鹏现在还只是作家和前足球评论员李承鹏。也会有很多人关注他,但那都是些当年的足球爱好者,以及喜欢看他书和博客的读者。然而一念  相似文献   

10.
道德的压力     
宁白 《法制博览》2009,(16):63-63
在幼儿面前,聪明的父母要具备两种本领。一是不懂装懂,孩子咿呀学语,说一些不成语言的音节,你听不明白他的意思,也要装作懂了,鼓励他多说话。  相似文献   

11.
埃切维利亚是墨西哥自1934年以来第一个被司法传讯的离任总统。他和他的政党所处的年代,注定了他要成为漩涡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朱元璋疾恶如仇,他要扫除一切通往他的理想国道路上的障碍。他的严刑峻法不仅施用一般官员,即使是他的亲属犯法,他同样不会饶过。没有亲疏之别,没有等级之分。在他眼里,法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他的至亲、驸马欧阳伦因为动用公家车辆走私茶叶,破坏了茶马之法,被他断然处死.  相似文献   

13.
天坛医院 王博 患者赞他“王一针” “我不让你扎,你粗手粗脚的给我扎坏了怎么办?我要换个女护士.”这是王博刚到天坛医院急诊室时的情景,在他面前上演着各种不信任.“作为屈指可数的男护士,一定要干出样儿来!”王博暗下决心.如今,在输液室只要是王博的班,几乎都是其他的护士挂液,他一个人为病人扎针,患者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王一针”.  相似文献   

14.
游宇明 《法制博览》2008,(20):12-12
亲爱的世界:我的儿子今天就要上学读书。一时之间他会感觉新奇有趣,我但愿你能待他温柔些。你瞧,到现在为止,他一直是家中的宠儿,后院的王者。我总是忙着为他治疗伤口,慰藉他的心情。  相似文献   

15.
“我不赞同李昌平的做法。他既然是乡党委书记,为什么要中途逃跑?他为什么不向农民宣讲党中央的农村政策、发动农民起来依法保护自己的利益?” “共产党是最关心我们农民的柴米油盐的!中央有了好政策,我们一定要珍惜。”  相似文献   

16.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3):8-8
历史地看,城镇化从来就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而产生的聚集效应的自然结果,从未有靠运作土地而实现的城镇化。费孝通先生一生"志在富民",在新中国成立前就为实现这个目标勾画了他的"路线图"。在他看来,农民要富起来,要旨在"开源节流",即一边减轻负担,一边增加收入。在减负一边,他设想的是消灭地主阶级,减去压在农民身上的地租重  相似文献   

17.
小事一桩     
邻居有个三岁的儿子非常可爱,小嘴特能说。问他将来跟谁结婚,他说跟妈妈。问他长大挣钱给谁花,他说给妈妈。还比划着要给妈妈买大房子、买汽车、买飞机。他所知道的最好的东西,都要给妈妈买,听得妈妈心花怒放,幸福无比。  相似文献   

18.
赵灵敏 《南风窗》2007,(13):88-88
近80年前,戴季陶在《日本论》中有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我劝中国人,从今以后,要切切实实的下一个研究日本的功夫……要晓得他的过去如何,方才晓得他的现在是从哪里来的。晓得他现在的真相,方才能够推测他将来的趋向是怎样的。"但到了今天,国内大部分的日本研究者,仍需要到1928年完成的《日本论》和1946年出版的《菊与刀》中寻找灵感。  相似文献   

19.
本·拉登被击毙后,美国人公布了一些录像,揭示拉登曾经有染胡子的爱好.他的胡子本来花白了,但他公开在录像中露面的胡须是经过精心煽染的黑黝黝的大胡子.拉登染胡子是要在信徒面前展示一个生气勃勃的拉登,不是老气横秋的拉登.美国公布这样的录像,显然是要揭穿他的老底,贬低拉登在追随者心中的形象.这是拉登和美国围绕胡子而进行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南风窗》2010,(24):15-15
刚开始要我们投资他,就像微软投资Facebook一样,高价买个小股,后来说要联合我们打百度,说把搜索流量卖给我们,他会出一个拦截百度的东西,先打他的医疗广告,打掉他30%的收入。——腾讯CEO马化腾称,因为他不答应360董事长周鸿祎的要求,所以周转变目标打他,因为他不放弃做安全软件的话,周认为自己打百度会受到腾讯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