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金圣 《工会论坛》2008,14(6):85-86
企业秘书接触企业商业秘密机会很多,因此,做好企业秘书保密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企业商业秘密与秘书工作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商业秘密的概念谈起,分析了企业秘书岗位泄密的渠道及根源,阐述了企业秘书保密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计算机信息保密问题备受关注。目前,计算机泄密途径主要是电磁波辐射泄漏而泄密,局域内网泄密和存储媒体泄密。为了计算机信息保密,应当使用低辐射设备和专用铜网机房、防止病毒和使用网络安全技术,使用加密和消磁技术,以及建立健全计算机信息保密制度,加强管理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前,计算机泄密的主要途径有计算机电磁波辐射泄密、计算机剩磁效应泄密、计算机联网泄密、计算机工作人员泄密.为防止计算机泄密,目前可采用减少辐射、物理隔离、数据加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增强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切实提高保密素质,10月31日,按照省保密局的要求,省社院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保密教育警示片《密战警示录》。教育警示片通过电视剧《密战》剧情对保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剖析,并结合真实案例警醒,阐述了如何不断提高保密技术水平,增强保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确保国家机密的安全保密性,杜绝泄密事件的发生。通过观看保  相似文献   

5.
当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方兴未艾时,以手机上网为平台的"第五媒体"——手机互联网悄然兴起。手机网民中青少年群体占主体。文章从分析手机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入手,提出应从互联网管理、宣传教育、网德培养等方面进行应对,减少或避免手机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前,以手机上网为平台的“第五媒体”——手机移动互联网正如火如荼。手机网民中,青少年群体占主体。手机互联网在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对青少年产生了异化影响。培养青少年的信息免疫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想教育,构建青少年网络家园,坚持校园网建设“三统一”原则,加强国际合作,是减少或避免手机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手机的普及,通过调查涉案手机挖掘线索,已逐渐成为侦查破案的一项重要手段, 并在侦破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该手段尚属新型的破案方法,未被引起足够重视,应用率不是很高,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束缚了这一手段作用的发挥.随着涉及手机案件的日益增多,治安形势迫切要求公安机关将涉案手机调查控制作为一项基础性业务提上日程,摆在重要位置,因此应加强此工作的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保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加强保密工作领域内的立法,深入剖析泄密的原因,探索保密工作的新思路,是切实保障改革成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在不同的情况下会遇到不同的涉及国家和工作秘密的问题,针对各种容易发生泄密的工作项目、环境以及重要的涉密问题,国家以保密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规定了相应的保密行为规范,指引公务员在特定涉密情况下应当做什么、应当怎么做以及禁止做什么.公务员应当充分了解、确实掌握这些保密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按规范要求行事,从而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州市中学生手机使用者进行个别深度访谈,可以将中学生的手机心理需求归纳为四个核心类别:信息、认知需求,放松、娱乐需求,个性、时尚需求以及沟通、归属、情感需求.手机心理需求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心理需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娱乐、放松需求和个性、时尚需求对手机依赖和功能损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手机在电量已经满格后再延长充电时间到底能消耗多少电?前不久,一家媒体的记者曾在北京某电器城进行三项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手机充电一宿.要白费0.02度电。如果全国4亿部手机每两天整夜充电一次,每年将费电14.6亿度,相当于葛洲坝电站全年发电量的8%。我们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些细节需要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12.
手机信息的侦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涉案情况越来越多。手机信息具有电子性、精确性、动态性和可储存性等特点。在侦查中,手机信息中具有定人、定时、定位、定关系、定现时状态等作用。并具有证据价值。手机信息的侦查应用可以通过检查手机机身、话单分析、技术控制等多种方法实施。此外,绑架人质案件、贩毒案件、雇佣杀人案件、侵财类案件中手机信息的侦查各有侧重,更是侦查此类案件的重要侦查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从有了手机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大大提高了生活的节奏和效率。但是 ,正因为有了手机 ,也给个人和社会增添了不少“烦恼”。有了手机 ,我们不必为说几句话而来回奔忙 ,但面对一大堆电话号码却产生了一种距离感 ,甚至有些困惑。有的人就不会像平日里面对面的交流那么自然 ,稍微会有些紧张 ,再加上手机话费的因素 ,先会想 :该说些什么 ?先要说什么 ?重点要强调什么 ?总是想以最快、最简捷的方式把要说的话讲清楚 ,未免有些仓促、呆板和紧张。如果手机来电频繁或过度依赖手机 ,会使生活随时处在紧张的状态之中 ,没有工作与生活的界…  相似文献   

14.
手机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介,在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应用。很多学生经不住手机的诱惑,在课堂上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和玩游戏等情形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学校通过引导学生尊重课堂、教师以身作则、规范校园手机使用、鼓励手机作为教辅工具和倡导"手机道德"等措施,杜绝手机对课堂教学秩序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手机越来越普及。在手机使用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在使用手机时,具有与其他人群的不同特征。由于其自身的身心特点,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的成长利弊并存。学校、家庭与社会要从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青少年使用手机施以必要的监督、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手机越来越普及.在手机使用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在使用手机时,具有与其他人群的不同特征.由于其自身的身心特点,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的成长利弊并存.学校、家庭与社会要从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青少年使用手机施以必要的监督、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17.
调查发现:中学生手机依赖率近20%;手机依赖组中学生比非依赖组每天花更多的时间在手机上,接打更多的电话,发送更多的文本短信,每周玩手机游戏的频率更高,每月的手机话费也更高;手机依赖组中学生更偏好社交和娱乐功能,非依赖组的中学生更偏好日常实用功能.中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亟需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实证研究发现,是否使用手机与中学生成绩好坏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媒介和文明载体,已经参与、融入和不断建构着中学生的生活,并且成为中学生社会化的必要工具之一.禁止中学生接触和使用手机并不合理,真正重要的是合理引导和正确规范学生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19.
刑侦工作中手机电子证据取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手机进行的各类犯罪活动日益猖獗,手机电子取证技术的相关研究对于打击与手机相关的各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手机电子证据在刑侦工作中的作用,并详尽论述了刑侦工作中手机电子证据取证的种类及固定提取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手机有利于中学生加强与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开阔眼界促进学习进步、有利于扩大自身的交际圈,有利于维护自身安全。但手机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经常使用手机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不利于中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帮助中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手机,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