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德里亚虽主要以一套仿象、内爆、超现实的理论闻名于世,但其真正基础却是他在成为明星学者之前提出的一套社会理论。鲍氏社会理论实为一种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化的另类批判理论。它属于批判理论,因为它像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一样,立足于以彻底否定的态度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它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地方在于它先后采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作为基本分析武器。在马克思主义阶段,鲍氏用结构主义把现代社会界定为符号化社会,即由等级性差异系统支配的社会。在后马克思主义阶段,鲍氏用后结构主义进一步把现代社会分为确定性阶段和不确定性阶段,强调资本主义最新阶段的特点是“能指的解放”、“能指的游戏”。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主义角度看,《弗郎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这篇小说有多层叙事。麦康伯夫妇的狩猎故事和婚姻故事只是小说表层,小说的深层是关于人的灵与肉冲突的叙事,小说探讨的母题是现代社会丰盛的物质条件下人的灵与肉的冲突,麦康伯之死象征着人类挣破异化之网的艰难。  相似文献   

3.
从结构主义视阈看梁启超野性自由之后的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思想家、改良家梁启超是对国民进行政治自由教育的力倡者.他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由于对现实理性的认识和反思,以及对政治追求方向的明确,其对自由的理解表现为,由对西方存在主义所提倡的野性式自由转向结构主义所认可的规范式自由,从而使他的自由之路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周凡 《理论参考》2009,(11):52-53
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和“后学”的鼓噪和喧嚣中,后马克思主义渐渐进入国内学术视听之中。但是,目前我国学界关于后马克思主义的译介刚刚开始,人们对后马克思主义还颇多疏离隔膜.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学者所谓的“后马克思时代”,德里达针对“历史终结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作出了积极的评价。他特别将马克思的精神遗产与正义的理想联系起来,强调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意义。认为尽管马克思的许多历史论断和理论主张会过时,但是马克思对正义王国的追求是我们应该记取的。德里达在“后马克思时代”时马克思主义的反思,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林晓辉 《学理论》2012,(20):182-183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一生出版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是其儿童文学的代表作。马克·吐温通过以欢快的笔调对少年儿童进行的描写讽刺和批判了当时美国社会习俗的虚伪庸俗、宗教仪式社会背景下的刻板陈腐和学校教育的虚伪。这两部文学作品本身是姐妹篇,但也有些异同。  相似文献   

7.
运用A.J.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符号矩阵理论分析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从中抽象出四个语义素,形成作品的基本意义框架,并分析这四个语义素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作品的深层叙述结构,以解释表层叙述下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南彩霞 《各界》2013,(4):51-51
两安城里能人扎堆,方英文就是其中的一位。长篇小说《后花圈》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个作家已绎很著名了,只靠写文章就能吃一辈子,但他偏偏又写得。一手让人垂涎的毛笔宇。  相似文献   

9.
<红字>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中的典型代表.从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入手就<红字>中描写的进步与保守,迫害者与受害者,法律与道德,文明与原始这四方面进行对比,探究霍桑在小说中对传统二元对立关系进行的颠覆.  相似文献   

10.
杨亭 《学理论》2011,(5):65-66
对于人之本性这一哲学命题的研究古今中外就已有之。在对新西兰女小说家凯瑟林.曼斯菲尔德的著名短篇小说《园会》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对其中所蕴涵和揭示的人性哲理加以诠释和解构。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2,(50)
《政治经济学》教材,作为展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是我国大学生的必修课教材。 据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教授介绍,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校最早用的是苏联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统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5年版)。国内最早出版的是1954年由许涤新编写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相似文献   

12.
巴塞尔姆在短篇小说《儿子手册》中对传统小说的消解的策略,可以窥视后现代主义文本的革命性及其解构本质。  相似文献   

13.
王向荣 《学理论》2010,(18):30-32
作者从共产党宣言发展理论的角度,详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的巨大指导作用,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会使中国的发展焕然一新,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灾后重建法规。它的制定有其必要性。从法律属性上来讲它属于针对特定事件的措施法;是应急法,而不是与普通法相对应的特别法;内容总体上属于规划法。作为措施法。它为灵活决定条例效力期间预留了空间;作为应急法,它体现了授权与规制的契合与平衡,但是在重建中要注意处理好行政干预和个人决定之间的界限;作为规划法,条例注意了对规划裁量的控制,但在实际适用中要注意利益衡量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5.
仰海峰 《理论视野》2009,(11):41-43
本文梳理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转变中三条线索:一是以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为标志的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转变;一是从后结构主义出发对葛兰西霸权理论的后马克思主义解读;一是通过反思消费社会与电子媒介而实现的理论转变。这种理论逻辑的区分,以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格局。  相似文献   

16.
《第三王国不可察觉的变化》是美国当代黑人女性剧作家苏珊一劳丽·帕克斯的代表作.该剧本由四部分组成,分别讲述了四个关于黑人的故事.前人对该作品的评价集中在作者独特、复杂的写作技巧.本文则从作品的主题入手,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主要方法,首先找出何谓帕克斯所说的“第三王国”,进而揭露“第三王国”的内幕,最后找出“第三王国”的变化不可察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进行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完成这一伟大事业,必须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而重温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对此是十分有益的。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刘佩弦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一书,为读者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史提供了内容丰富、颇具特色的参考读物。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厉史。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和研究已有几十年了,但至今还没有一本较系统论述其发展历史的书,《史纲》填补了这个空  相似文献   

18.
尹福俭 《学理论》2009,(24):54-55
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是史传分流的结果。尽管小说已经形成自己的体制与特点,但对史传的师承却不绝如缕。本文拟就《史记》与《儒林外史》在结构模式上的承传与重构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是史传分流的结果。尽管小说已经形成自己的体制与特点,但对史传的师承却不绝如缕。本文拟就《史记》与《儒林外史》在结构模式上的承传与重构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劳动法》的主要特点是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和放松规制,《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再规制。应该历史地看待这两部法律,既看到其历史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也应该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选择劳动立法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