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1995,(5)
中国为何没能出现经济学大师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不仅有大批的经济专家、经济理论家、经济思想家,而且出现了许多经济学大师,如亚当·斯密、马歇尔、马克思、凯恩斯、萨缪尔逊、哈那克、弗里德曼、卢卡斯、布劳格、科斯、贝克尔、布坎南、诺斯等。这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学说虽...  相似文献   

2.
地域文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姜安印胡淑晶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同地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对这一现象(为什么增长的速度、方式不同)的解释,基本上构成了一部经济学说史。从亚当·斯密对经济(财富)增长原因的探讨开始,虽然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拓展,但经济学始终没有...  相似文献   

3.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又该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是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他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商品是因为该国的生产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成本太高,不如购买别国商品来得便宜。而一国之所以能够向别国  相似文献   

4.
对“经济人”的自私自利的解读,是不符合亚当·斯密的本意的,而且会误导“经济人”的行为,对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只有对“经济人”的互利互惠解读,才符合亚当·斯密的原意。也只有互利互惠的“经济人”才是理性的“经济人”,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互利互惠是“经济人”的本质,是文明社会的法则。  相似文献   

5.
"起点平等"VS"结果平等":古典自由主义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中,从亚当·斯密为先导和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发展出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流派。我们可以粗略地勾画出亚当·斯密———威廉·洪堡———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米瑟斯、哈耶克、弗里德曼这样一个“古典自由主义”思想流派的发展主线。概言之,古典自由主义学说都承认人性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认可社会进步的基本物质性、相信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中道德和经济进步的同步性、主张万民主义(世界主义)、反对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管制。如果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已经认可了个人利己和物质进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了解一点有关再生产理论的发展史的知识,特别是古典学派中魁奈的再生产理论的特点及其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科学体系不无益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发展,从1758年法国古典经济学家魁奈的《经济表》问世到1885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发表,其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以魁奈为首的法国重农学派再生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再生产理论的创始时期;从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和市场之矛盾,为再生产理论的没落时期;从马克思研究市场问题起到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发表,为再生产理论的创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钟超 《前沿》2001,(6):19-22
古典经济学杰出经济学家有亚当·斯密(172 3— 1790 )、大卫·李嘉图 (1772—182 3)、让·巴蒂斯特·萨伊 (176 9— 1832 )和纳骚·威廉·西尼尔 (1790— 186 4)。在他们一系列的研究著作和文章中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范围总是个讨论和分析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 ,即“竞争性资本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欧美等国开始建立“自由企业制度”1 ,正是在这种社会、经济的背景下 ,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家提出了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的理想模式。古典经济学派的政府作用理论产生于市场经济体系形成的早期阶段 ,这种理论有…  相似文献   

8.
提起《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当今的经济学家们无不肃然起敬。《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全书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可以说既是一部经济学的百科全书,也是经济学的一部奠基之作。它体系庞大,内容广泛,首尾一贯,结构严密。全书始终  相似文献   

9.
“大文化”领域中的全新经济分析孙向阳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系统研究的开端。当时,对经济问题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早期工业与贸易的发展。自然,斯密的《国富论》及随后的经济学研究,大都限于分析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各种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经济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不同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这一问题曾作过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尤其是资产阶级的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提出了“同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才是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这个带有科学成份的定义,成为马克思生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取向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人们对市场功能的认识还处在浅层次上。深入探讨市场功能的长处和短处,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西方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功能的基本观点自从亚·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成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第一块理论基石以来,对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溢美之词就从未从西方经济理论中消失过。其间  相似文献   

12.
谈论起市场经济下的政府,我们有一种习惯性思维,政府干预经济是天经地义的事,尤其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然而在西方经济史中,经济学家们曾为政府干预经济作了广泛的探讨乃至争辩,重新审视并讨论这样一个如此重要而又常被忽略的议题是相当有必要的,在亚洲经济危机发生后的今天这种思考更具有实践上的意义。亚当·斯密首先发现“无形的手”的规律,提出当众多个体在一定规则下追求各个不同利益时,整个经济能实现有序的发展,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竞争市场理论。市场的供求竞争充分时,追求…  相似文献   

13.
国外消费经济理论研究进展及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建伟  徐蒙生 《前沿》2002,(11):19-22
关于消费经济的理论研究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开始 ,此后 ,亚当·斯密、魁奈、西斯蒙第、庞巴维克、马歇尔、凡勃仑、凯恩斯以及当代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一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这些均为消费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节俭”理论十七世纪中期 ,经济学的鼻祖威廉·配第提出劳动价值论的一些最根本的命题 ,同时探讨了收入分配的问题 ,对剩余价值的实质作了猜测 ,从而为后来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在威廉·配第对社会生产过程的研究中 ,包括了他对消费问题的最初的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对经济人行为的道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对经济人行为的道德评价●罗建文亚当·斯密在他的理论中,对经济活动主体———经济人的行为作过这样的描述:每个人的行为都受他的利己心所支配,利己的人之间的互相交往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使自己得到好处,帮助别人实际上是要别人帮助自己;每个人按照利己心去...  相似文献   

15.
与在其它众多重要理论问题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一样 ,在社会分工问题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样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分析这一变革的逻辑运思特征对我们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着眼于现实的实践也要求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理论给予足够的关注。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 ,包括亚当·斯密、萨伊、穆勒等在内的许多资产阶级思想家均对分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其中也不乏有价值的见解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及他们自身阶级立场的局限性 ,他们从来没有达到对分工的科学认识。真正揭开社会分工之谜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在资产阶级思想…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理论的最早奠基人是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将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限定在公共安全、公共收入、公共服务、公共工程、公共机构、公债等范围,基本确立了公共财政理论的框架。后经两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发  相似文献   

17.
王朝明 《创造》2001,(3):28-2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日益明显。农产品“卖难”是商品流通领域内部诸多矛盾相互抗衡的结果。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产品流通就是靠“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调节。非国家、政府所为。农产品流通不畅乃至产生“堵塞”现象。究其根源有:  相似文献   

18.
陈雄 《理论月刊》2002,1(11):17-2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揭示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的交换使人与物的关系,转变为被物掩盖着的人与人的关系;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指向是对资本主义占有的批判;劳动价值论又是马克思所处时代特定社会经济务件的产物。因此,在当代中国必须结合经济实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加以深化和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相似文献   

19.
亚当·斯密把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体系配置资源的作用称为“看不见的手”,凯恩斯把加大政府公共开支刺激有效需求称为“看得见的手”,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日益发挥出来并已开始成为主导。如何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实施县域经...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最先系统研究亚当·斯密的道德观念的学者有朱绍文、晏智杰等,朱绍文在《<国富论>中"经济人"的属性及其品德问题》中认为,斯密学说中的经纪人是前后连贯的,并明确指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所讨论的人性是同一时代同一阶级属性的人,是这个时代的新人,而绝不是两种属性完全不同的人物".[1]其后,我国的学者对斯密学说的研究开始不断加深,如晏智杰先后出版的《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经济思想的成长》、《晏智杰讲亚当·斯密》等都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有所涉及,但并没有对其道德思想和市场经济的联系进行系统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阐述道德与市场联系方面,大多数有所探究的经济学家都偏向于用道德哲学的方式研究"经济人"的道德问题,如胡怀国的《亚当.斯密的思想渊源:一种被忽略的学术传统——兼论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本文借鉴前人对斯密思想的研究成果,综合斯密身前主要的两本著作《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力图从斯密的思想体系中抽离出其道德要旨,并藉此探究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