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概述]1983年对菲律宾经济来说,是危机深重的一年。上半年,菲律宾政府针对1982年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逆差激增,财政赤字庞大,债台高筑,经济状况显著恶化等问题,采取了紧缩政策,抑制信贷和外债,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削减预算赤字,提高各种税收,实行比索贬值,停建出口加工区,推迟耗资达60亿美元的11项大型工业项目中的五项工程的建设等,以图改善经济状况,但收效仍不显著。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02.23亿比索(以1972年固定价格计算),比1982年同期增长3.0%。下半年,由于反对派领袖阿基诺8月21日被害,菲律宾政局日益动荡,使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大量资金外逃(据世界银行估计,外流的资金可能高达25—30亿美元),国际收支赤字骤增(赤  相似文献   

2.
1月、泰国甘烹碧兰甲巫诗丽吉油田开始产油。2月、原油价格下跌,使泰国原油进口每年可节省26亿铢外汇。3月29日和12月1日。泰国两次降低石油产品售价(但第二次的减价不包括燃料油和天然气)。2月1日、泰国降低贷款利息率1.5%,8月提高1%、12月又提高1%,达17%。5月、泰国大选后成立的炳·廷素拉暖内阁宣布施政方针,其主要内容为: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 1981年2月泰国颁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规定,以行使泰国在保护和开发海洋自然资源方面的主权。如同另一个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毗连或发生互迭的情况时,泰国政府准备同有关国家就各自的专属经济区的划界问题举行谈判。 1982年8月泰国把东北部那空帕侬府的莫拉限县升梧为府,目前全国共有73个府。 1982年底全国人口4880万人,首都曼谷533.1万人。 1981年泰国有劳动力2103万人,其中就业人员1989万人、失业124万人。在就业人员中,从事农业的1440万人、制造业150万人、其他400万人。  相似文献   

4.
1980年3月炳·庭素拉暖就任泰国总理,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要维护社会公平、发展地方生产、繁荣地方经济、发展农村,着重于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民的贫困状况等作为建设重点;其重要措施是低价向1100万名贫困的农民提供租用水牛、用水、燃料、肥料和医药。并协助农民发展副业,让农民在农闲时,也可以从副业获得收入。(一)1978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以后,20万侵柬越军对泰国虎视眈眈,不断挑起泰柬边境冲突事件,泰国一直受到外来侵略的严重威胁。在国内,炳政府内部两大派在让那个部长管理石油进口问题大吵大闹,导致了1981年2月底汶初·洛乍那沙天副总理等社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泰国经济发展迅速,1988—1990年连续3年高速增长,经济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1.3%。泰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接近1000亿美元,人均收入已达1600多美元。泰国经济领域上的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和赞赏。目前泰国正逐步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迈进,被人们称为“亚洲新四小”之一。但泰国经济的发展也充满着动荡,增长率也出现起落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泰国农业泰国主要經济是农业,84.8%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和漁业,2.3%从事工业(1947年統計)。1953年泰国政府与远东农业粮食机构完成了一項1936年以来第一次的农业調查。公佈調查所得如下:所有土地持有者的平均土地面积为10英亩,其中75%是耕地。87%的农埸(亞洲的最高数字)屬于农民所有。每塊土地平均出产价值:3,924銖,其中2,149是現金,农場債务仅佔农場总資产1.79%。米是主要的产品。泰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米国。 1957年米总出口数:1,544,800吨。 1957年米的出口(單位:千吨)如下:  相似文献   

7.
泰国概况     
政府和一般概况泰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国王是国家的元首,实际上,军队掌握实权。1958年10月,当时的陆军总司令沙立·他那叻元帅,从他亲自提名(1957年12月)的总理手中接管了政府。沙立元帅于1963年12月8日去世。他侬·吉滴卡宗上将继任了总经理。这次政权的易手是很顺利的,他侬·吉滴卡宗上将本来就是沙立元帅政权中一位显赫的成员。  相似文献   

8.
一1983年苏联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经济发展速度有了提高,工农业生产和计划完成情况是近几年来最好的。国民收入比前年增长3.1%,虽未完成计划规定的3.3%的指标,但高于前年的2.6%的增长速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5%,国民经济利润额增长4.5%,增长率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工业生产的好转比较明显。工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9.
泰国的总面积约为500,000平方公里;即相当于法国那样大.泰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在其2,500万人口中,约80%是以农业、林业和渔业为生,其余的20%则从事商业、工业、矿业和其他事业.泰国经常要依赖于农业产品(诸如:大米、橡胶、柚木)和矿产品(如锡)的输出.另一方面,她的输入主要是工业  相似文献   

10.
一、繁荣发展的一年可望成为亚洲“第五条小龙”的泰国,其经济1987年增长了7.2%,为1983年以来的好成绩。在此基础上,1988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泰国国家银行预计达到9.1%,而联合国的专家预测达到10.5~11%,均大大超过泰政府原计划的5.8~6.3%的增长速度。 1 工农业高速增长。据估计,1988年比1987年农业产值增加7%,主要农产品稻米增加20.2%,玉米增加75.8%,棉花增加27%,甘蔗增加19%,橡胶增加12.5%;工业产值增加10.7%,不但出口工业发展快,就是国内消费工业也可望增加11%以上。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泰国经济将在去年开始复苏的基础上继续以更快的速度复苏 ,因为工农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国内消费和民间投资诸要素趋好。但是经济尚未全面复苏 ,还受到银行业和建筑业不能摆脱衰退、银行呆帐较高、农产品出口价格疲软、泰国政府负担的公共债务加重以及国会和政府换届选举等不利或不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泰国对外贸易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贸易是泰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它把泰国经济同世界经济连接起来,加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调整经济结构,使泰国经济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从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泰国经济不论是农业的多样化还是工业的面向出口,都是通过对外贸易实现的。从对外贸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说,它一直占有突出的份额,1960年进出口总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2.6%,1980年上升到49.6%。1995年的进出口总值达到31699.02亿铢,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6.16%。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泰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泰国民族宗教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泰国(The Kingdom of Thailand)位于中南半岛腹地,东部与柬埔寨毗邻,东北部与老挝交界,西北部与缅甸为邻,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东南部临泰国湾,西南部濒安达曼海.国土面积51.3万平方公里,首都曼谷(Bangkok).据2003年7月统计,全国人口6426万,其中主体民族约占75%,非主体民族占25%左右①;佛教为国教,全国95%的人信仰佛教,其余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泰语为国语,英语为通用语言.  相似文献   

14.
泰国经济     
美国"人文关系区域资料"协会(该协会系美国东部十六所大学庄1949年联合组织的一个研究机构)最近编纂一套有关世界各国的调查丛书;名为"国别调查丛书",其中已出版的有关东南亚国家的有柬埔寨,北婆罗州、汶莱、沙劳越,及泰国等三种.本文译自泰国一书中有关泰国经济中的"农业""工业"和"国内外贸易"三章,另有"经济的基本特征""财政制度""现有人力及其使用""劳工组织"等四章将在本刊下期译载,该书作者均系资产阶级学者,其立场观点显然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但其所提供的经济资料,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译出以供读者参考,希读者应用时注意批判.  相似文献   

15.
泰国经济     
《东南亚纵横》2000,(4):15-15
1999年泰国出口大米665.8万吨,继续保持着全球大米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泰国大米出口协会(RDA)负责人宋本·巴塔参干2000年1月6日说。1999年,泰国出口大米的数量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纪录,但由于而比1998年减少了。1998年泰国出口大米637万吨,金额为850亿铢(约为22.88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一、1月10日,泰国政府拨款16亿铢(23铢=1美元)开发246片贫瘠地区。二、1月25日,泰国商业部外贸厅宣布开放七类商品可以自由贸易。三、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第12次经济部长会议,决定东盟区域内贸易增加1,948种特惠贸易商品,使东盟区域内特惠贸易商品项目总数达到8,363种。四、6月22日,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三国成立锡生产国协会。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银行发表了一九五七年第四季度公报.从其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去年在财政经济方面发展的概况.财政关于财政方面,总的说一九五七年流通的货币总量增加到五十五亿二千万盾,即  相似文献   

18.
1983年,斯经济曾因民族冲突和自然灾害的交相影响受到严重挫折,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1982年的5%下降到4.1%。1984年,由于西方经济从复苏走向高涨,斯国内气候条件也较好,电力短缺的矛盾育所缓解,以及利用外资的成效等,斯经济逐步回升。1985年,尽管西方经济不振、国际市场行情下跌及斯国内种族骚乱持续不断等,给斯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困难,然而,由于气候件条有利,尤其是斯现政府上台以来推行的  相似文献   

19.
[概述] 1982年是菲律宾实行1978—1982年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菲律宾政府在日益恶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日趋加剧的国内经济困难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付经济困境,如:(1)积极鼓励出口,特别是努力促进非传统产品的出口,使一些非传统产品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如电子产品出口额达10.1亿美元,比1981年增长了23.2%,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出口产品出口收入锐降的损失;(2)继续执行自1981年起便已开始执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方案,以使国内工业部门合理  相似文献   

20.
1981年菲律宾的经济发展面临了一系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不利因素。外部的不利因素之一是工业发达国家经济正处于衰退之中,这对菲经济产生了两方面重要影响:其一,初级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急剧下跌,影响到菲的出口收入和生产。其二,工业发达国家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加重了菲的进口负担。外部不利因素之二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利息率,1981年由于世界利息率长期居高不下,菲债务中的商业贷款部分的利息率负担也随之上升到20%左右的高水平。这种情况使得偿还到期债务及利息的支出从1980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