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1936年2月的红军东征,是中共党史和军史上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东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及陕甘苏区在发展中得到巩固。当年与毛泽东一道指挥红军东征的彭德怀回顾评价毛泽东和红军东征时说:"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西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进军山西,扩大宣传抗日主张,从此共产党夺取  相似文献   

2.
<正>1936年,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东征。从2月20日渡河东征到5月5日胜利回师陕北,东征红军在山西境内转战75天。其间,毛泽东两次进驻永和县,成为永和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毛泽东两次来到永和与第一次离开永和的时间基本清楚,但是他回师西渡的时间却有不同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毛泽东在东征红军渡河之前先行过河到达延川县(即5月2日离开永和),二是毛泽东在河东指挥,  相似文献   

3.
在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时,中共中央和红军方面是否发布过《东征宣言》?这是一个需要探讨与商榷的问题。有当事人在其回忆录中声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建了‘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同志任总指挥,毛泽东同志任政委。并发布了《东征宣言》。1936年2月红军东征开始。"还有当事人在回忆录中写道:"瓦窑堡会议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拟定了东征抗日计划,决定用40天时间进行有关准备工  相似文献   

4.
红军东征前后中共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关系江丽今年是红军东征60周年,也是西安事变发生并和平解决60周年。60年前的年初,即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高举"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义旗,渡河东征,抗日讨逆,在接近抗日前线的山西...  相似文献   

5.
孟红 《党史文汇》2023,(10):18-26
<正>永和县位于吕梁山南麓、黄河中游东岸,与延安隔黄河相望,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之一。该县东征村是1936年毛泽东、彭德怀等组织东征红军返回陕西时在山西的最后一站。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期间,两次进驻永和县,路经40多个村庄,行程200余华里,在永和境内战斗生活了15天,穆家坡、赵家沟、桑壁、前龙石腰村、上退干村(今东征村)等村庄,都是他东征期间在永和县的主要路居地,见证了他运筹帷幄那一段风起云涌的革命历史。我们追寻毛泽东在永和县的足迹、  相似文献   

6.
正1936年春天,毛泽东和彭德怀等率领红军从陕北东渡黄河开赴山西,进行了"抗日讨逆"的东征。红军东征在晋中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东征期间毛泽东首次来到晋中灵石,同样是晋中近现代史上值得铭记的一件大事。2月20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总指挥彭德怀、总政委毛泽东、总参谋长叶剑英等指挥下,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突破阎军"黄河防线",开始了渡河东征。3月4日,红十五军团一部挺进灵石县双池镇(今属吕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红军东征60周年。红军东征在我党我军和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篇章。红军东征在山西,曾对山西革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深远的影响。山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红军东征所创立的丰功伟绩。在纪念红军东征60周年的日子里,我省将举办两项重大活动:一是省委、省政府在石楼县隆重举行红军东征纪念馆开馆典礼;二是由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省军区政治部、山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中共吕梁地委、中共临汾地委在离石联合召开红军东征6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来参加这次研讨会,一是作为省党史学会顾问,二是我曾在吕梁工…  相似文献   

8.
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与形成与毛泽东的谋划、决策、指导是分不开的。1935年12月,他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将红军的发展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在山西开辟新的根据地。1936年2月,红军东征战略第一步完成之后,毛泽东开始谋划并实施在山西全省创建根据地的战略。东征战役中期,毛泽东明确系统提出"经营山西",在山西全方位建立发展抗日根据地。在发展山西根据地的同时,毛泽东不失时机地通过多种渠道对阎锡山进行争取工作,促使阎锡山作出联共抗日的决定。毛泽东及时与阎锡山商定八路军入晋抗日和国共两党两军密切合作协同作战有关事宜,精心部署八路军在山西的战略展开,真诚与友军同舟共济,协同作战,推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战略,真正实现了山西抗战特殊局面的开创。  相似文献   

9.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著名革命老区。在厚重的中国革命史册上,镌刻着山西的辉煌篇章。1936年毛泽东率领红军渡河东征,转战山西,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展准备了条件,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36年2月,为了打通抗日路线,毛泽东挥师东征,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全国的政治影响,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特别是在争取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上,毛泽东明察秋毫,把握时机,挺进山西,写下了统一战线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1.
“以发展求巩固“——再看红军东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下,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红军渡河东征是三晋大地上震动全国的伟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东征路上巧用兵 1935年12月24日,中央军委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确定以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抗日,总司令员彭德怀,总政治委员毛泽东。中央军委要求各部队在42天内做好渡河东征的各项准备,待命进发。 当时,盘踞山西省的军阀阎锡山,把山西沿黄河的20余县划为“防共区”,将黄河东岸构成碉堡地带,企图阻挡红军东征抗日的去路。 黄河河宽流急,风大浪高,向称天险。  相似文献   

13.
1932年4月20日,红军攻克漳州,取得了辉煌战果。在这一胜利中,毛泽东力主东征福建、决战漳州,其历史功绩巨大。但是,周恩来在支持毛泽东东征漳州、保证漳州战役胜利方面所作的重大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一、积极支持毛泽东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4.
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红军东征耿仲琳田逢禄唐群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毛泽东作出了红一方面军东征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红军进行的东征战役,表明我党我军决心以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孟红 《党史纵览》2011,(12):14-19
红军何去何从? 1935年12月中旬,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召开了八天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提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思路: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先发展,后巩固。1936年1月30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延长会议作出部署,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将红一方面军全军1,3万兵力全部投入东征。随即,1936年2...  相似文献   

16.
于晋芳 《先锋队》2013,(12):48-50
吕梁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块革命的热土上,遍布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洒下了无数革命英烈的鲜血。吕梁山也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红军东征的足迹遍及吕梁13个县市,东征期间的许多重大会议、重大决策、重大战役都与这块热土息息相关。也正是在举世闻名的红军东征期间,毛泽东写下了那首气势磅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沁园春·雪》。柳亚子曾誉之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相似文献   

17.
正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位于山西省永和县西南部的阁底乡东征村,距离县城30公里。该馆保护范围面积672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401平方米,有大展厅3间,小展厅3间,石砌窑洞10间及毛泽东主席当年住过的一个小院,包括窑洞3间、马棚1间、戏台1个、庙宇4间。纪念馆主殿前,矗立着两米多高的毛泽东铜像,雕像右手中指在阳光照射下会渗出滴滴清水。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是为纪念红军东征永和及毛泽东主席路居永和而建。1936年2月20日,以毛泽东为总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8.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十五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随后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了有名的东征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改善了陕甘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的战略态势,为尔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和在西北开展新的革命局面,准备了有利条件。在东征战役的酝酿和实施过程中,作为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和事实上的中央最高决策人,毛泽东与当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在有关战略方向的选择和战役指挥等重大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并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力主方面军渡河东征山西;林彪坚持脱离主力部队去陕南打游击1935年I…  相似文献   

19.
孟兰英 《党课》2013,(23):120-121
“东征战役”前发出时代强音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了陕北。刚刚在陕北站稳脚跟的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会后,立即组织了“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寇作战。1936年1月26日,部队挺进至陕西省清涧县袁家沟一带进行休整并发布了《东征宣言》。2月23日,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政委毛泽东、总指挥彭德怀指挥下渡过黄河,发起了“东征战役”。  相似文献   

20.
正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了以实际行动促成全国抗日的实现,1936年2月17日,发表了《东征宣言》,并组织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抗击日本侵略军。1936年2月20日,黄河刚刚开始解冻,在政委毛泽东和司令员彭德怀指挥下,红一方面军打响了渡河东征战役。21日下午,东征红军全部渡过黄河天险,进入山西。于是,在三晋大地上历时75天中,这些天兵天将与阎锡山部队智勇对决,南征北战,文师武将各显神通,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