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安研究》2013,(12):86-86
徐振光在《理论导刊》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公民网络参与促进了人大决策民意来源的多元化,增强了人大制度改革的内在动力,促进了人大的民主性;但网络参与的不均衡性、非理性、开放性、直接性等特点,也对人大制度的运行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此,地方人大要通过积极探索创新信息公开制度、民意收集整合反馈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与网民对话制度、人大监督制度等,不断发展壮大人大制度的价值和潜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民意逐渐成为当代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之一。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具有非常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只有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民意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积极作用,进而推动公共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民意逐渐成为当代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之一。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具有非常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只有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民意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积极作用,进而推动公共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网络不仅有助于民意的表达,并且能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最近几年,网络民意的力量越来越强大。面对网络时代的网络民意,政府关键是要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关注网络,利用网络。对此,政府要建设好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主动做到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5.
在公民意愿日益彰显的社会背景下,以往的基层党建工作渠道已经难以有效聚合民意。因此,需要认真审视有关民意的问题,构建基层党建密切联系群众机制,通过吸纳民意逐渐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和完善吸纳民意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民意收集、甄别、整合和评估机制,更要把对接民意贯穿于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之中,促进基层党建与民意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4,(5):94-95
沈毅在《学海》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使得"公民社会"的预期大增,近年来的一系列网络民意表达事件似乎也说明其的确促进了政府信用问题的改善与建设。但究其根源而言,网络民意对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有效约束,主要是构成了高层政府及至中央政府考察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快捷信息通道,从而成为高层乃至中央问责于地方或部门的重要信息源。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激增而难以得到迅速解决。由于传统民意表达渠道的迟滞或受阻,公众迫切需要打破单向性的表达机制,使自己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网络平台的自由开放性为此提供了契机。网民通过论坛、博客、政府网站等多种途径参政议政,较于传统表达渠道,网络民意的表达具有成本低、时效快、自由度高、参与主体多元、参与议题多样等优势,公民积极借助网络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目前,政府对网络民意采取了较积极的态度,开通门户网站和微博,设立意见征集专栏和政务论坛等,但也存在政府回应性不足、网络环境规制不够等问题。因此,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加快行政理念的转变与创新,充分利用网络政务平台积极、主动回应民意;同时,政府要对网络环境进行法律规制,协调网民有序参与政治表达。  相似文献   

8.
公民监督可分为公民间接监督和公民直接监督。公民直接监督是民主政治的本质体现,也是当前反腐败取得新成效的根本。公民监督凭借的是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是权利对权力的监督。要保证公民参与监督,就要发展和实现公民的权利,诸如公民的公务知情权、罢免权、举报权等等。另外,要加大民意在选拔官员上的份量,理性看待公民参与监督的非正常途径。  相似文献   

9.
民主视点     
"网络民意"彰显开放与自信尽管对"网络暴力"存在担忧和争议,但数以亿计的中国网民依然可以通过直率的评论,推动越来越多重大事件真相的调查。分析人士说,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正以更为开放和睿智的做法,将洪水般的"网络民意"疏导为现代公民社会的理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
针对网络伦理失范乱象,网络伦理素养提升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网络伦理素养缺失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需对症下药。我们要全面提升公民网络伦理认知和伦理意识,加强公民网络行为自律,促进公民伦理道德内化,以此提升公民网络伦理素养,建设网络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1.
来信     
正人大工作者更要知网懂网用网网络时代的人大工作如何创新?《公民导刊》2016年第1期推出的专题对此进行了解读和分析,读后很受启发。不可否认,有的人大工作者不懂网、不用网,导致对网络民意不知情,给网络时代的履职带来缺憾。在网络时代,人大工作者不仅要知网、懂网,还要善于用网。要充分利用网络,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善于利用网络了解民意、倾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颠覆性地开创了一个时代。互联网民意在敏感案件中异化为"民意病毒",其干预司法的现象日益突出。针对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司法机关若想引导民意,克服"民意病毒"的蔓延,就要设立网络交互机制,发挥自由裁量权并重视群众朴素的正义感,加快推进法官职业化和司法独立,指引公民建立法律信仰,树立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天台效能网,作为传递民意新通道,其开放互动的民意平台特性受到官方和学界的赞同和肯定,但也有学者指出,重视民意,网络是一种补充,关键还是要建设沟通民意的制度化、程序化的通道。  相似文献   

14.
葛峰  金博 《人民论坛》2014,(12):109-111
网络时代的公民都依法享有网络政治参与权。要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就需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法治化,以实现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利的规范与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保障公民网络参政权原则、网络言论自由原则、依法参与原则、禁止传播有害信息原则、适度管制原则,这些原则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救济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准则。  相似文献   

15.
网络民主是公民以网络为载体、以直接参与政治生活为主要特征、以行使民主权利为目的的新型民主形式。网络民主虽然为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但在现实民主政治实践中,繁荣的网络民主背后,存在的只是虚拟的民主价值,这主要表现在:网络民主主体平等的相对性、网络民意表达的部分失真、网络民主价值叛离的可能性、网络民主作用发挥的有限性等等几个方面。网络民主的发展是信息时代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网络民主的不断完善,网络民主的前景也必将实现由"虚拟"繁荣向真实繁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被选举权从一种被选举的资格发展到“主张被选举”的权利,是民主深化的要求和体现,也是人民作为主权者“出场”的重要方式.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它是政治权利的典型形态,是手段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具有防御权和受益权的双重性质,对于启动民主、聚合民意、促进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培养政治人才和健全公民人格具有特殊价值.要充分实现被选举权...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的公民都依法享有网络政治参与权。要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就需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法治化,以实现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利的规范与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保障公民网络参政权原则、网络言论自由原则、依法参与原则、禁止传播有害信息原则、适度管制原则,这些原则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救济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准则。  相似文献   

18.
对如何科学而有效地获取真实的网络民意进行了研究。认为收集网络民意要注意客观存在的数字鸿沟、人为的信息过滤、匿名制带来的不负责任言论等三个因素,同时要注意识辨难于分辨的软文和网络推手两个陷阱;着重分析了主动设置平台和广泛收集两种网络民意收集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岳璐 《求索》2012,(10):245-246
在群体性事件频发已成常态的中国社会,互联网不仅成为群体性事件中民众表达意见的主要"发声地"与"放大地",而且还成为部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地"与"引爆地",网络草根民意、网络意见领袖、传统媒介、政府等信源之间的互动、冲突与整合在群体性事件的形成、爆发、平息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考察网络民意在群体性事件传播中的表达机制与互动机制,从而呈现网络民意传播、影响群体性事件之图景,并揭示其背后的风险社会中公民政治沟通意涵。  相似文献   

20.
论目前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建英  孔卫红  张丽 《前沿》2010,(20):53-55
网络参政作为一种民主政治形式,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目前,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积极影响日益凸显,即网络参政实现了公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使民主化的进程加快;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实时性的民主参与成为可能;加强了对政府的有效监督,使公民监督权的行使具有现实意义;催生出政府吸纳梳导民意的创新形式,使得"网络问政"制度化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