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卫民 《友声》2012,(1):37-38
<正>老龄化问题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中国,养老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而言,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人口老化趋势发展迅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突破1亿的国家。为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促进  相似文献   

2.
资讯     
我国社保来自四个方面的挑战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着来自四个方面的挑战。一、人口老龄化。按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己进入老龄化社会,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平均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已经从1998年的100多亿元人民币增加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从文化层面探讨不同类型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特点为深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一文提出,制度安排不能忽视文化传统的影响。制度安排如果与其文化背景存在冲突,这个制度安排就是没有效率的,反之就是有效率的;任何一个制度的设计和安排都应考虑其文化背景的因素,否则就将适得其反,欲速不达。作者从储蓄和“对等原则”所揭示的中拉文化差异入手,分析了它们在提高社保覆盖率和遵缴率方面各自的成功与得失,指出拉美社保改革的失败因素在中国可以成为成功因子。基于此,作者对中国社保改革提出政策性建议:如果将目前统账结合制度改造为大账户制或名义账户制,将个人和单位缴费完全划入个人账户,覆盖率和遵缴率就会像住房公积金那样立即提高,实现应保尽保。本刊邀请拉美所4位专家分析了2008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拉美的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持续6年的快速增长周期已经结束,未来发展面临更多的不利因素,经济增速将大幅下滑。政治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但动荡的风险依然存在。世界金融危机加大了这些国家政府的执政难度,但基本稳定的趋势可望继续保持。社会指标延续改善态势,但幅...  相似文献   

4.
凡勃伦"制度趋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特殊流派,虽然在经济学说史上并没有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无论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还是理论支撑、理论结论都有别于传统经济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中国发展模式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20-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其总数仍颇为可观,但20-24岁的新增劳动力人数将大幅萎缩,由2010年的约1.25亿下降到2020年的0.68亿,其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将由目前的约15%降至约8名。人口老龄化状况严峻,严重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银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同样挑战。  相似文献   

6.
朱锋 《人民论坛》2012,(27):30-31
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绝不能成为中国人积聚对外在世界的"愤懑"和"仇恨"的过程在一个"全球化"、"民主化"和"再国家化"同时激荡的东亚,中国的核心利益正面临着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如果说主权、制度、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有权威人士指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任重而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社保体系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  相似文献   

8.
<正>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银发浪潮"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情况就更显突出。目前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53亿,老龄化率为11.6%。未来形成一个孩子赡养6位老人的倒金字塔结构已是必然,这将直接透支我国未来的发展潜力,极大影响我国的人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危机均是舶来品。从1882年德国建立社保制度以来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来看,社保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经济危机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者说,经济危机多多少少是促进社保制度诞生、发展的一个相关因素,全世界几次重大社保立法都与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有密切关系。形象地说,经济危机之于社保制度,如同地震灾害之于地质科学。  相似文献   

10.
任远 《传承》2011,(2):66-68
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主要城市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老龄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可以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学习应对的经验.同时,不同国家和不同城市又各有其具体的、富有特殊性的老龄化问题.中国老龄化的当下基本背景是相对于人均经济收入水平较低而具有更高的老龄化水平,相对于老龄化水平具有更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中国正同时经历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市化,与此同时,中国是在城乡二元结构限制着人口城市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11.
从诠释中国外出农民工的结构及其社会保险发展现状入手,选取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逐步分析外出农民工社会保险运行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探寻外出农民工社会保险的进路有:建构立体式社保数字信息平台、打通社保信息宣传"最后一公里";兼顾外出农民工代际差异、推进社会保险城乡制度融合;完善社会保险财政专项制度、分档构建用工企业缴费标准;开设"通讯服务网点式"社保窗口、施行零障碍接转与灵活缴费;预留社会保险管理接口、同步建立"三力合一"责任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
袁笛 《人民论坛》2011,(7):184-18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70%以上,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成了"十二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着重分析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期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保基金增值投资行为的法律监控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蕾 《长白学刊》2011,(2):78-82
社保基金的商业化增值投资势在必行,投资的深度和广度也必将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是社保基金投资风险的增大,亟需有效的法律制度依据进行监管;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监管存在一些固有问题并面临一些新挑战;在注意区分系统性经济危机与非系统性经济危机的前提下,应该逐步健全社保基金的监管法制,把握社保基金的投资监管理念,理清社保基金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的双重短缺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重要特征,然而家庭依然承担着照料的主要责任。在老龄化和家庭变迁背景下,老年人照料资源在家庭内部的供求失衡已成为中国家庭面临的一个普遍困境。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文章从微观层面揭示了中国家庭老年人照料者呈现出女性化、中年化、就业-照料冲突加剧等特征,并在对照料者投入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家庭照料者支持政策的制度框架,提出兼顾照料和有偿工作的政策安排是关键性支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城乡居民实际利益的保障制度,是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制度,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制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客观存在,因此尽管各级政府作了很大努力,社会保障制度有了明显进步,无论是农村社保,还是城市社保,还是城乡社保的关系,都比过去有了较大发展,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别依然存在,保障水平悬殊还较大,如何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未来五年,我们要高举先行先试大旗,在海西建设与福建跨越发展中,不断完善城乡社保制度,实现城乡社保一体化进程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楠  徐占春 《桂海论丛》2010,26(5):112-115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了保护器、安全阀和调节器的作用,并且成为现代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它却面临着财政危机、工作伦理危机和家庭危机等困境,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危机也成为与之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调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寻求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科学应对之策和构建合理的社会养老制度,已经成为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的历史性命题,妥善解决社会养老问题,攸关国人的长远福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成败关键:个人账户能否做实从制度设计看,这次改革是以做实个人账户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体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地启动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保体系已具雏形。但是占人口很大比例的灵活就业人员基本还被排除在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之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问题日益严重。结合我国国情,探讨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灵活就业人员群体的分化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资产为本的社会政策理念有可能成为破解我国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工作困局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城市中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全方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未富先老的中国,面临走向深度老龄化的挑战。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服务?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种模式,能否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国家提出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医和养究竟应该如何结合?  相似文献   

20.
谭进 《观察与思考》2010,(10):38-39
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群体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养老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难题。伴随经济的发展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变化,选择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旧有的养老形式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