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网络媒体甚至纸质媒体中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被加双音节动词格式被XX,与正常的被字被动句有所不同,它表达了在不知情、非自愿的境况下遇到的不真实的事情,在修辞上具有一定的讽刺性和调侃效果。被XX是一种非法结构式,能否成为现代汉语被字被动句的固定用法,尚需时日证明。  相似文献   

2.
语用模糊和语用歧义是两种言语策略,在具体的讨论中把两者混淆起来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语言结构的外围因素——视点来考察这两个策略,会使它们的生成原因及其之间的区别变得明朗起来。其区别表现在:语义边界的不同、语义确立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不同以及语义理解的方式不同。其在言语中体现着"礼貌原则"的语用顺应性、人价值观的趋好性和趋美性以及言语矛盾规律的艺术性等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被动句研究通常局限于句法平面,而忽视了其语篇层面。本文试以语用为视角,在语篇层面上探讨被动句的语篇功能。被动句属于有标志句,并可分为强制性被动和非强制性被动。作为信息重组的一种语用手段,非强制性被动在语篇建构中具有如下语篇功能:促使信息均匀分布、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保持句式结构平衡、信息焦点凸显、信息焦点对比、话题导入、语势层进。这些语篇功能共同作用于语篇建构,从而确保语篇上下衔接、前后连贯,成为统一连贯的语义整体,以便恰当地传达交际者的语用意图。因而,对句式进行符合语用意图的安排可以被看成是形成句子、选择句式的重要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4.
预设是言语交际双方已知的共有知识 ,或至少是听到话语之后总能够根据语境推出来的信息。他不仅与语境有关 ,而且与语言结构以及语言结构意义也有一定的关系。语义预设的缺陷为预设的语用分析提供了可能。预设的推理和投射性质决定了它在语用分析中呈现出动态、切适与互明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词的语用意义往往是双重性的:既带有语义性质,又带有修辞性质。由于它巧妙地将语义变异分解到人为切分出的义素上,使词义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使语言表达更加深邃、隽永而异彩纷呈,语用效果带有明显的修辞色彩。在语用中的语义特征主要表现在"语义信息量的扩增、缩减和信息质相逆三个方面。这种词义的生成也是有理据可循的,即:语境信息的催生作用、联想思维的中介作用和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6.
南北朝时期南北方言的差异问题一直是汉语史学家们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但讨论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上,语法则几乎尚未触及。在此以北魏被动句为基点,对南北朝时期一些经典文献进行穷尽性调查和细致分析,我们发现,北魏时期被动句形式繁复,既对上古汉语被动句式有所继承,又带有南北朝时期的鲜明特色,这对于系统研究汉语被动句式的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被动式各种类型进行考察发现,南方口语化进程要比北方稍快,更容易接受新形式,正如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所言:"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鈋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  相似文献   

7.
赵晓敏  方环海 《理论月刊》2008,(3):132-133,176
本文回顾了上世纪20年代以来汉语被动句的研究状况,涉及对这类句子范围的界定、分类、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近些年来对被动句现象进行考察的情况.文章最后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该问题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彭小球  钟应春 《求索》2012,(1):224-225,200
非对举式N不N能形成一些特殊格式,如什么N不N、V什么N不N、管他/不管N不N、还N不N等,这些格式都有共同的语义特征:对与N有关的事件表示不满。一般用在口语体中,表达一定的主观态度,有特殊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鞠彩萍 《求索》2014,(10):142-146
禅宗文献大量使用了詈称,其语义类型丰富。与世俗文献相比,这些詈称有着禅宗自身的特点。从语用角度看,禅籍詈称在言语交际中能够表达喝骂、斥责、轻视、愤怒、调侃、嘲谑、赞赏、肯定等多种情感,并起到提醒、警示、忠告等以言行事的语用效力。  相似文献   

10.
胡慧 《求索》2006,(12):148-150
在文化比较交流中要避免语用失误,参与交际者必须共同遵守会话合作的原则、礼貌原则,注重会话含义的理解。也就是说,说话、听话者要互相体谅,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根据交际对方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交际时特定的情景、语境恰当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合情入理地推测和确认对方话语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汉语成语中的“不A不B”、“没A没B”、“无A无B”和“非A非B”格式,结构上具有相近性;从格式义看,“不A不B”型成语语义最复杂,“非A非B”型最简单;句法功能上,四种格式的成语都可以做谓语、定语和复句的分句,而在做状语和补语时表现不相同;语义上,四种格式中部分成语表义相同,可以替换使用,但是多数情况下,尽管表义相近也不能替换;语用方面,四种格式成语的共同点较多.  相似文献   

12.
莫建萍 《前沿》2013,(6):133-134
本文通过对英语新闻标题的文字语用特征,特别是用词特点、语法特点、修辞特点及其翻译技巧等进行分析研究,阐明简洁浓缩的句子结构以及多样的修辞手法正是英语新闻标题成为新闻版面中担任重要指示作用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有关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结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了语言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一些具体表现及其原因,说明了语用能力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对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和语用知识的导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吴勇 《求索》2005,(8):165-167
本文从语言模糊性的全新视角,运用元语用理论探讨了幽默模糊的理论根源、修辞手段和在交际中的元语用功能。作者认为,幽默的本质和生命力在于其会话含义的模糊性。幽默的模糊性虽有其客观根源,但主要是交际差异性、动态性和顺应性的产物,因此属于动态的语用模糊。语用模糊使幽默适切语境,即通过不断做出语言选择,以顺应特定的交际目的。同幽默的经典理论相比,语用模糊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它能对交际中所有类型的幽默话语的构建做出完满解释。这对重新认识幽默现象及其发生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用迁移往往反映了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以数据收集的方式调查云南三个少数民族(彝族、哈尼族和白族)的语用迁移情况,旨在通过研究少数民族的语用迁移特点和语用能力的同时给边疆少数民族的外语教学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郑树梅 《求索》2006,(4):144-146
意义分析是元伦理学澄清伦理语言使用混乱的主要途径。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为伦理语言的意义分析指出了语用研究的方向,他后期哲学的意义理论则为伦理语言的意义分析从语形、语义向语用过渡提供了理论根据。情感主义伦理学主要代表斯蒂文森的二元意义理论最终确立了伦理语言的语用立场。他们二人的意义理论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伦理语言从语形、语义向语用过渡,并最终确立语用立场的过程。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格式塔心理学的美学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 《前沿》2011,(24):66-68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心理学不是简单的物质效应的叠加,它所透射的是人关于喜恶的第一知觉的倾向,从而影响人对于产品或者是环境的心理感知,并进一步影响其审美价值与消费观念。客观地说,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心物场和同型论的两个核心理论的研究,可以发掘人关于精神需求的直接知觉感受,提高其兴趣与快乐感,从而实现美学价值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8.
张连美 《青年论坛》2007,(2):126-127
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任务型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英君 《前沿》2007,(4):172-174
在警务人员中推广普通话十分重要范围之内的。警务人员公务用语的规范程度反映出警务人员的素质。本文从学历与年龄分布、行政级别与地区分布等方面对警务人员语言态度、普通话应用能力以及单位对推普工作的重视程度等语用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影响警务人员使用普通话的因素主要有:推普工作力度不够,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范围较为集中在语言文字专门研究机构和教学领域中;封闭的语言观导致消极的言语行为;缺乏一套公务语言训练体系;缺乏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周树江 《求索》2007,(5):194-195
词语的内涵意义是以外延意义为基础形成的,它们来自人们的认知语境,是语用的产物。在研究内涵意义时,人们大多是站在受话人的角度,认为内涵意义是受话人结合认知语境对词语进行认知的结果。本文从发话人角度来观察内涵意义,认为发话人在交际过程中会主动利用词语的这种意义,从而会使它们产生一定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