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算本质是政治性的。公共预算改革的两个关键环节:公开和参与,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博弈的政治过程,并建立了政府与公众的对话系统,改变了政府的行为,这会有力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预算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未来仍需在扩大预算公开范围、加强人大审议、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加快县市和中西部地区预算改革步伐上做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预算是社会各阶层、各集团的利益中枢,预算权是政治权力中的核心部分。预算透明涉及政治民主、国民福利、法治化及良好的公共治理。我国目前还处于"前预算时代",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明晰预算公开的原则,加强人大职责,鼓励公民参与预算,是推进预算改革进程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预算是社会各阶层、各集团的利益中枢,预算权是政治权力中的核心部分。预算透明涉及政治民主、国民福利、法治化及良好的公共治理。我国目前还处于"前预算时代",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明晰预算公开的原则,加强人大职责,鼓励公民参与预算,是推进预算改革进程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覃耀坚 《传承》2014,(9):90-9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建立法制完善、事权明确、税制改革、税负稳定、预算透明、效率提高的现代财税体制。近年来,地方政府预算公开取得明显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阐述政府预算公开的重要意义,对广西南宁市政府预算公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预算公开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学术界对预算公开的定义和标准还存在争议,但这并没有阻止各国预算公开实践的步伐。中国近年开始逐步推进政府预算信息公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要求,这为继续推进我国财政预算公开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本文选取了六个代表性的国家,对它们启动预算公开的背景、实践、及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推行预算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是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出台后,黄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算公开工作,通过加强组织推动、落实工作责任,有序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公开预算的部门从2009年的15家,发展到2012年市直215家行政事业单位全部公开预算。这个过  相似文献   

7.
朱积慧  苟燕楠 《求索》2022,(3):134-143
经济与政治双重压力是经合组织国家绩效预算改革的驱动力,各国政府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绩效预算模式与绩效结果运用手段,提升了公共管理能力和政府透明度,改革初期的许多问题也得到逐步改善。但是,经合组织国家绩效预算改革也面临来自政治基础、预算能力和绩效文化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削弱了改革成效。以此为镜鉴,我国绩效预算改革的深化应强化地方政府的改革担当,加强预算法治建设,提升绩效预算能力,并加快塑造绩效文化。  相似文献   

8.
预算公开对推动建立阳光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要意义。从广州市114个本级部门预算全部内容在网上公开到39个中央部门公开年度预算,从公民推动到高层决策,推进预算公开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然而现实生活中,预算公开仍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迫切需要政府自身提高财政透明度;迫切需要人大加强监督,在推动预算公开方面有效作为;迫切需要修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预算公开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9.
预算公开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可以反映整个国家的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预算信息公开,既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政  相似文献   

10.
新河改革对乡镇人大制度建设的重要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7月以来,以“民主恳谈”闻名遐迩的浙江温岭在该市新河镇再次启动一系列民主政治探索:让公民参与旁听镇人大会议审议政府财政预算;组织代表和公民参加公共财政和预算知识培训;在新河镇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引入民主恳谈模式对预算草案进行预审;增加会期让人大代表充分审议预算草案;以代表议案形式提出政府预算修正案并交大会表决;成立镇人大财经小组作为闭会期间代表监督机构等举措,让新河改革成为各方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毋庸置疑,由于新河改革从人大预算审查切入,增加了公民参与和代表审议的程序,使得新河改革具有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意…  相似文献   

11.
温岭的改革实践改变了地方政府的预算决策过程,在公共预算中突出了公众的参与、人大的作用,实现了政府公共预算改革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公共预算改革主要应实现以下三个目标:预算编制科学细化,预算信息得到充分反映;预算审查民主化、程序化,体现公众参与和立法民意机关的审查批准;预算执行监督科学化,广泛化。预算公开应逐步推进,当前最有意义的是编制一份人大代表和普通民众都看得懂的预算,逐步推动预算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预算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牢牢看住人民的"钱袋子",才能看住政府。国家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决心推进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  相似文献   

14.
赵棠 《人大研究》2013,(12):7-9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方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参与政府年度预算和重点项目恳谈、审查监督,广泛吸纳群众意见,督促政府完善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着力打造"阳光政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破解。本文结合部分地方预算改革实践经验,剖析当前代表和公众参与预算监督实践困境和成因,思考对策。一、代表和公众参与预算监督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参与热情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十余年的预算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但也步入了改革攻坚期。改革要想更进一步,就必须在公开透明、强化监督和规范完整方面有实质突破。深化预算改革三大任务新一轮预算制度改革再起征程。2013年5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其中第二项就提出:"要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这是新的领导集体执政之后对预算制度提出的新要求。1999年,我国预算改革大幕开启。至今,我国建立起了现代公共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体制改革、政府采购改革等均取得重大进展。预算权力结构得到改善,新的预算程序以及相关的程序性规则开始建立起来,政府及其各  相似文献   

16.
许安拓 《人民论坛》2011,(10):116-119
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紧紧围绕绩效而展开,进一步提高效率、效果和透明度是我国绩效预算改革的必然趋势。绩效预算改革在我国的兴起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治理模式变迁的需要,也是新公共管理思想在预算领域实践的必然,更是为日后我国民主政治的改革提供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紧紧围绕绩效而展开,进一步提高效率、效果和透明度是我国绩效预算改革的必然趋势。绩效预算改革在我国的兴起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治理模式变迁的需要,也是新公共管理思想在预算领域实践的必然,更是为日后我国民主政治的改革提供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公共预算改革主要应实现以下三个目标:预算编制科学细化,预算信息得到充分反映;预算审查民主化、程序化,体现公众参与和立法民意机关的审查批准;预算执行监督科学化,广泛化。预算公开应逐步推进,当前最有意义的是编制一份人大代表和普通民众都看得懂的预算,逐步推动预算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政府的公共预算不只是度量财政收支的会计过程,更是公共利益权威性分配的政治过程,政府预算的公共性与民主性问题是中国预算制度改革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为参与式预算的全球扩展提供了理论支撑,近10多年来,中国基层政府进行了参与式预算的改革与探索,采取了普通公民建议与人大代表决策对接,以及人大代表与普通公民共同决策两种参与形式,从预算参与的协商主体、协商路径和协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来看,中国参与式预算属于政府主导的咨询性协商模式,该模式离成熟的协商民主存在一定差距而只具有过渡性质,因而急需实现预算协商模式的转型,其中包括公共协商的三个"重心转移":协商主体重心从政府向纳税人转移,协商路径重心从依靠权力精英自上而下的"内输入"向依靠社会组织和民众自下而上的"外输入"转移,协商功能重心从咨询性协商向决策性协商转移,协商模式转型有助于提升中国参与式预算的协商民主内涵。  相似文献   

20.
黄晔 《人大研究》2014,(3):13-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时期人大工作提出了“三个加强”的要求,其中之一是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是党的报告第一次要求人大全方位、不留死角地加强对政府“钱袋子”的监督,让政府每一笔收支都公开透明,此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财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力之一。实现人民对预决算的参与和监督,是民众参与政治的一个实际步骤,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实现形式。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民意代表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