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理论、制度及实践的观点论述是马恩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哲学、政治、经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其科学意识形态的构建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孙宜芳 《湖湘论坛》2020,33(1):33-42
意识形态与群众都是历史唯物主义中极其重要的概念,由于马克思没有明确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等原因,导致学术界对这两个概念的解读存在着明显的割裂化倾向。穿透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与群众概念的文本论述,特别是把群众概念置于意识形态视域中,就不难发现,马克思在阐述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时,分别在群众的历史向度、价值向度、实践向度等视角上展现出群众是意识形态哲学批判的依托工具,是意识形态理论类别辨析的崭新视角,是意识形态功能彰显主要对象的鲜明意蕴。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意识形态与群众概念之间蕴含的奥妙所在,对于深化理解这两个不同概念以及开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新视角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根子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本质,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在唯物史观创立时期,马克思侧重于从发生学角度揭示社会意识从社会物质生活中分化出来并逐步异化为意识形态的历史过程;在1848年欧洲革命前后,马克思着重从结构功能角度考察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在写作《资本论》及其手稿时期,马克思侧重于从实证分析角度对资本主义典型意识形态进行个案剖析;晚年的马克思侧重于从社会历史角度揭示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李福岩 《长白学刊》2020,(3):48-53+157
完整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首先要从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辩证法这四重维度入手,由此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政治性及其现时代发展和价值。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辩证法这四重维度看,马克思在对现代社会意识形态批判和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总体性与特殊性存在的蕴涵,意识形态的虚假与真实及其他相关蕴涵,意识形态的先导、维护或批判功能的蕴涵,意识形态的过程性与相对独立性的蕴涵。  相似文献   

6.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早期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立场,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思潮以及实践活动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马克思在坚定人民立场的前提下,通过对封建专制制度以及资产阶级的哲学理念、宗教神学、经济思想和政治社会等各方面进行批判,从而不仅与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划清了界限,还从现实的人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建构了新的世界观,即唯物史观。马克思早期的意识形态概念尽管在后来的发展中实现了从特指的虚假意识向一般社会意识形式的转变,但其人民立场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社会实践中。因此,坚持马克思早期意识形态批判的人民立场及其在批判中建构新世界观的理念和方法,对新时代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障新时代下人民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泽一 《前沿》2010,(21):49-51
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成果。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出发,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本维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解决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危机,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并以此为指导。  相似文献   

8.
赵伟 《前沿》2011,(1):65-69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有"虚假意识""观念上层建筑"和"拜物教"三种不同的界定。国内理论界对这三者的关系一直是聚讼不已。实际上,上述三种结论并非简单的对立或等同的关系,相反它们呈现为一种不断扬弃和提升的进程。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探索采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最终在拜物教理论中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全面、具体、历史的把握。准确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精髓,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分工理论阐述最为集中和完整的一篇著作。马克思从分工的起源入手,论述了“真正的分工”产生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剖析了分工与所有制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阐释了由于分工所导致的私有制、国家和“异化”的产生。马克思分工理论对于建设美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7,(6)
意识形态理论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每个阶段,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阐释,使人类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从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向、意识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以及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出发,可以理清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交往”范畴的多义性,交往形式的多样性,表征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科学内涵的丰富性。本文主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交往理论的源泉、内涵以及其深层话语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了尝试性解读。  相似文献   

12.
13.
刘涛 《前沿》2011,(24):29-31
本文针对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在理论维度的层面,以实证的角度,在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地基础上,层递性地提出了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三个维度,即前提性维度、合理性维度和合法性维度,具体包括科学的意识形态前提,执政党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和意识形态认同。  相似文献   

14.
乔文娟 《人民论坛》2011,(8):210-211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强势使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法兰克福学派提出并论证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该理论对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发挥的消极政治作用的批判具有合理性,但这种批判又未能触及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故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政治社会化是意识形态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人们接受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并对其认同的过程亦即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看,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始终保持着动态的考量,统治阶级的思想如何成为统治社会的思想,其所主导的意识形态如何被人们所接受、认同,一直是马克思思考意识形态问题的重点,其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也以此为中心而展开。在批评意识形态过程中,马克思揭示了旧的意识形态虚假性产生的根源;找到了旧意识形态进入人们头脑的途径,即政治社会化;发现了摆脱旧意识形态束缚的路径,为政治社会化的革命进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徐丽霞 《前沿》2012,(11):58-60
在马克思那里,批判就其存在形态而言,它包括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和物质形态的实践批判活动,即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马克思不仅仅强调理论批判,强调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更强调将理论批判变成实践批判。就理论批判而言,社会批判是思想家、理论家的事情,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主体当然是马克思本人,而实践批判的真正主体是把人的自由解放作为自我意识贯穿到实践中的群众。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6,(11)
以往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偏重于将其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来理解,又失片面。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每个阶段中研究的范围不同划分为三个维度,希望能够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全貌。这三个维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他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朱广学 《前沿》2014,(19):60-61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运用,表现出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维度。马克思首先肯定了技术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技术进步又会导致异化现象的产生。而异化的克服,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科学合理地运用技术,从而使人类在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真正获得尊严与幸福。  相似文献   

19.
"精神生产"和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哲学谱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在马克思对唯物史观意识域的考察中,意蕴着"精神生产"与意识形态理论间深刻的辩证逻辑。意识形态作为从"精神生产"中分野出的衍生体,它即作为一种反映阶级诉求的现实规制力,操纵着"精神生产"的现实嬗变,使"精神生产"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属性,同时,它也作为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理想诉求的重要环节,难以摆脱复归于"精神生产"的逻辑宿命。对马克思"精神生产"与意识形态理论内在逻辑的深入挖掘,对于在深层学理上完整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社会意识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基石.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具有"破中有立"、"以破求立"的理论特征,"破"即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否定,"立"即对共产主义理想和唯物史观的建构与阐发,这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是随着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社会-政治批判和政治经济学解剖的深入进行而得以展开的.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的发展、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值得深入理解与开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