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今后的改革。但改革不是重新开始,而是建立在过去30年创造的物质成就及改革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的。就此而言,中国的命运其实已由过去30年的改革锁定。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应该说是非常快,举世瞩目,30多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大体是9.8%。到去年年底.我们完成GDP总量接近34万亿人民币,折成美元大体上是4万多亿.占世界GDP比重接近7%,在世界上排在第三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总量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扁担、手稿、饭费收据本非有什么关联,但最近却一时"窜红"网络,引发不少舆论关注。原来在9月27日开幕的"中国廉政文化展"上,展出了370多件反映中国廉政文化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4.
晏辉 《桂海论丛》2015,31(3):28-32,2
价值哲学不但思着思的对象,而且思着思本身。而不论是思的对象还是思本身,价值哲学都必须直面问题自身,通过反思思本身,借以保证致思方式的正确性;在哲学的高度上把握当下的价值问题,以求研究的客观性。就中国价值哲学所应把握的问题域而言,乃转型中国遭遇到的基础性、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就实践旨归来说,价值哲学要指明一种整体上的好生活是怎样可能的;若欲达此目的,中国价值哲学就必须对致思方式和价值问题进行反思、批判和预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虽然形成于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之中,但它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复兴、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三重历史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本质上就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形成的时间不长,而且中国和平崛起尚处于进行时,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并非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过去30多年的实践中,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经验,有利于全体中国人民坚定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自信。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未来前景究竟如何,国际社会十分关注。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是中国和平发展能否成功实现;二是和平发展道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三是崛起后的中国会不会谋求霸权地位。处理好这三个问题,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将是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6.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相似文献   

7.
30年后的今天,大多数中国人住在哪儿?吃什么?这两个问题看起来不搭界,但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产生了一些新现象、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形成了一些新趋势。具体地说,全球化进程中又出现新逆流,但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大国关系出现新起伏,金砖国家的重要性显著衰减,国际格局前景难料;全球战略稳定遭受新的严重损害,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议题排序发生重要变化;国际舆论场非理性言论甚嚣尘上,围绕社会制度优劣的博弈重新浮现并有可能激化。有效应对中国发展外部环境的新变化,需要综合运用统筹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继续强化"四个自信",努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态势,更加积极地推动全球化朝着更为包容、普惠和平衡的方向发展,努力稳定国际体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体现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鲜明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予以概括。本文选取主体框架、发展道路、发展方式、价值取向四个视角,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赵凌云 《政策》2013,(8):15-22
十八大闭幕后,新一届党中央顺应人民期盼和时代召唤,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实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追求的改革新政,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取向的发展新政。新政的指向是推动发展转型。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由小到大,关键靠速度;经济体由大变强,关键靠转型。中国发展已经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占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所以,如果没有中国民营经济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民营经济要实现可持续  相似文献   

12.
《政策瞭望》2017,(7):1-1
发展理念具有显著的科学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的应用与发展。既揭示了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把握住了当代中国发展的特殊规律;既揭示了中国社会自身的纵向发展规律,又把握住了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的横向交往规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关切并不是要不要发展、要不要现代性的问题,而是要什么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现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现方式具有多样化和整体性特征,是各种不同方式和路径的有机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基本的实现方式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选举表决式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最能体现和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中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特别重要的实现形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同时,要把民主政治建设置于核心地位,尤其是要重视由下而上推进民主和由内而外拓展民主的“双向并举”的民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这四个方面,也就是胡锦涛同志十七大结束时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四个坚定不移"。从历史看,"四个坚定不移"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精辟概括;从现实看,"四个坚定不移"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从未来看,"四个坚定不移"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唯一道路选择。以上基于不同维度分别表达出“中国道路”的基础轨道、文明形态、鲜明底色、发展动力、胸怀天下等核心要义,构成了研究和阐释“中国道路”命题的崭新视角。准确把握上述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有助于站在更宏大的视域中审视和理解“中国道路”命题的多维性、正确性、价值性,从而在有效应对和化解“中国改旗易帜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和中国梦三者是辩证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道路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不走中国道路,就无法实现中国梦,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与现实选择;能不能实现中国梦,关键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不渝追求。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确定历史任务,找准历史方位,明确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景贵  高莹 《新东方》2010,(6):7-14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特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经济特区是中国社会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启动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是自上而下完成转型社会制度变迁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十二五"时期,与此前的高速经济发展阶段相比较,面对的发展背景和发展问题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必须着力应对几大转型问题:传统增长方式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发展方式转型与结构调整成为新的发展主题;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共享发展成果制度及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全球经济社会步入"后危机"转型时代,新能源与低碳经济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必须有效把握;体制改革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深水区,但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城市化全面加速,城乡分割二元体制有待突破,城乡一体化务必提速并向制度化方向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日益明显,区域经济协作与利益分享机制亟待形成。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掀起了跨国并购的高潮,国内学者对此从动因、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其融资方式研究较少。跨国并购的金额涉及往往十分巨大,这必然引起了并购融资方式的变化。本文阐述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实践,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融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戴秉国 《友声》2012,(4):6-6
<正>2012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今天在成都隆重开幕。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与会代表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表示诚挚欢迎!中国的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已开展了39年。1973年,中国天津同日本神户缔结了第一对中外友好城市关系,开辟了中国地方政府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国际友好城市活动步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