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爱的力量     
小的时候,由于我们家人口多,吃饭问题一直很紧迫.好在父亲有一手套野兔的绝活,可以隔三差五的弥补一下我们缺乏营养的肚子.  相似文献   

2.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1965年7月,那个温暖的夏季的一天所发生的事。那天母亲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年母亲才36岁,还很年轻,我和父亲都悲伤欲绝。就在母亲去世的当天下午,一名警官来到我们家,他是代表医院来的,想征得父亲的同意,使用妈妈的眼角膜移植给一个失明的人。我简直震惊至极,不敢相信医生居然要把妈妈身体的一部分送给其他人使用。我放声大哭,跑进了我的房间。  相似文献   

3.
小荷 《新青年》2004,(3):30
不久前看了倪萍的《聊天》,那一期节目,我一直在哭。是跟着那个贫穷的父亲在哭。他老实巴交的样子,穿着中山装,每个扣子都扣得很严,下面是一条看上去很新的裤子,脚上一双千层底的布鞋,一看就是手工做的,头上是一顶有些旧的帽子,他是来自甘肃的一个家里有着3个男孩儿的父亲。是为了供大儿子上大学一直在卖血的父亲,是整整卖了4年血、用6万多块钱供一个大学生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想起父亲     
我没向父母提及过我写作的事,有一天母亲在电话中说,父亲在一本杂志上看见一篇我写的东西,父亲很是惊喜,很仔细地看,然后把它搁在床头,每晚都要看一遍才能入眠。母亲的话让我沉浸在往事的海洋里,想起父亲,我不敢怠慢,手中的笔,纸上的字。  相似文献   

5.
母亲     
娄澜 《新青年》2005,(6):11-12
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我和母亲之间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自从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和母亲的交流日趋变得稀少。也许,是我独立了。这种亲情的淡漠有时候令我自己也感到吃惊。母亲没有文化,眼睛也不是很好,和父亲是在媒妁之言下结合的。嫁给父亲后便和父亲外出闯荡。去过很多地方,打过工,也办过厂。父亲不是一个很会做生意的人,因此许多时候母亲必须独当一面,雷厉风行。我们3个孩子也是他们在外地生养的。父亲不是一个细心的人,因此我知道母亲教育我们吃过很多苦,这种苦我想像得到。虽然她没有读过书,可是关心时局大事,明白风土人情,会讲普通话…  相似文献   

6.
陪父亲去看大姑妈,被姑妈盛情挽留,便多住了几日.姑妈很高兴,每天换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每次吃饭,最后一个吃完的总是姑父.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使命 1967年初的一个寒冷的日子,周(恩来)办公室来电说我父亲即将到来,要怀和我一起到澳门去接,然后陪他一起飞返北京。1956年以来,我们和父亲还没有见过面。 怀和我都搞不清楚他来干什么,我们猜想他可能是来接我们回去的。对他的历史我们虽然知道得清清楚楚,但对他的形象,尽管我搜索枯肠也还是模模糊糊。怀不无信心地预言,“我们会认出他的。”远离父亲如此之久,这时再去认他好像很别扭。 老赖开车送我到廖(承志)家去研究我父亲的旅程,在车上我尽力试图集中精力考虑必须商讨的问题,可是当我们接近廖家院子时…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规定     
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独守着老屋.我们兄妹四个都在异乡漂泊,终日陪伴父亲的只有他那孤独的影子. 半年前,父亲忽然把我们兄妹四个召集回来,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相似文献   

9.
一位朋友告诉我,以前总觉得孝敬父亲的机会很多,所以,回父亲家的时候总想着找当年的发小、同学狂侃、疯玩。有一次,他听到父亲说起,好几个自己小时候都很喜欢他的长辈已相继去世时,他才猛然惊醒:自己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已经可以用次数来计算了:父亲今年已经77岁了,假若父亲再活10年,  相似文献   

10.
爱的力量     
许多年前,父亲得了一种很严重的心脏病,使他无法正常上班。可是从表面来看,他一点都不像有病的人,令人担心的是,如果一旦他的心脏病发作,就得住院治疗,而且有生命危险。父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总想找点事情做,想来想去,他决定到我们附近的儿童医院做义工,因为他十分喜欢小孩子,对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工作了。  相似文献   

11.
真情无限     
包利民 《新青年》2005,(11):8-10
经霜之心那年冬天常和父亲去江面上捕鱼,用冰穿凿开厚厚的冰层,把抄罗伸进冰窟窿,把鱼捞上来。几乎每一天都是如此,因为家里困难,全靠这些鱼来卖钱度日。那时父亲才40多岁,生活的艰辛已把他打磨得没有了棱角。每天只是默默地干活,几乎没有什么话,连笑容也仿佛被冬季冻结了。和父亲在一起干活是很乏味且提心吊胆的,一不小心就会招致训斥。渐渐地,我终于明白,在生活的厚重中,父亲的心也被磨硬了,血液也被冻冷了。有一次我们在江面上寻找有鱼的地带,几乎一整天也没捞到多少鱼,父亲的脸越来越阴沉。后来终于找到“了一处冰面,我便开始凿冰。由于…  相似文献   

12.
很少有一位美国总统在卸任后仍然风光无限,他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在任的总统。这也许就是克林顿了。4年前,克林顿从总统宝座上下来,他出书、访问、演讲……每一项活动都影响着人们。所有的报道都在重复一个相同的结论:克林顿为什么那么忙,是因为自己惹下风流官司,背负了1000多万美元的巨额债务,他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但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克林顿这辈子从来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他就是一台工作机器。是什么让一个人变成工作机器的?我们来看两个小小细节。克林顿在任时,曾说过这样一段十分悲观的话,他说,我父亲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他还很…  相似文献   

13.
长果     
深秋,树叶都黄了。花生秧子的嫩绿变成了沧桑的绿,上面挂着一层白霜。凄冷的早晨,父亲到地里去刨花生,然后装了满满的一车。老牛拉着,慢悠悠地晃到家里。路上,一颗颗花生落到地上,仿佛飞机拉出的线,连绵不断。总有小孩子跟在后面拣拾。花生拉到家里,我们手里拿着秧子,在一个砖头上“啪啪”地摔,把花生摔下来。火候一定要掌握好,否则很容易将花生摔坏。有的花生还很嫩,剥开壳,里面是粉白的花生宝宝,圆滚滚的,放进嘴里嚼一会儿,乳白色的汁液常常顺着嘴角流下来,好像牛奶。花生很好吃,但吃多了也烦,甚至生理上都起反应,有呕吐征兆。秧子给牲口…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爱     
初晓 《新青年》2004,(7):16
父亲是一名军人,一直对我实行严厉的家教,但自幼就很独立的我一直就不屈服父亲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论,每次因为犯错而吃过皮肉之苦后我一直都在心中暗骂父亲的粗鲁,并总在幻想自己长大后一定要远走高飞,永不回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进入初中,考进高中,但这种叛逆的心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我发现自己真正惧怕的并非父亲的巴掌,而是他的眼神,那是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警告,每次接触到这种眼神时都感觉自己的心被狠狠地抽了几下,再也不敢抬头直视父亲.  相似文献   

15.
1961年的那个冬天,对他来说很寒冷,当卡车司机的父亲出了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从此要拄着拐杖走路。这就意味着父亲失去了工作,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每天的餐桌上,都是母亲捡来的菜叶和打折处理的咖啡,餐餐都难以下咽。失去工作的父亲,一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每日借酒消愁,变成了一个酒鬼。只要他稍不听话,便大发雷霆,挨打就像是家常便饭。12岁那年的圣诞夜,家家灯火璀璨,美食飘香。唯  相似文献   

16.
黄斌 《新青年》2005,(5):7-8
父亲嗜酒,每餐必酌。酒不论优劣,暖了心、热了耳面便可。菜也不论丰俭,能压了酒、润了唇舌便是。有些下酒菜很平常,不登大雅,但一到父亲面前便口舌生香。韭菜炒豆芽被唤作“小青椒白娘娘”,发芽蚕豆被唤作“独脚蟹”,鸡翅鸭头鹅掌被唤作“飞、叫、跳”。父亲独酌时,全家其乐融融。母亲在厨房变招儿炒菜,转眼间便变出一款。我们几兄妹则缭绕在父亲身边,鸡雏般的欢愉,次第往父亲的腋下钻去,在他腋下探出个小脑袋,鼻一嗅、嘴一张,于是父亲手起筷落,把一块什么好吃的小菜投到张着的小嘴里。我每每不满足,还要尝一口香辣的酒。父亲因为后继有人而…  相似文献   

17.
自己拿主意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妮亚·斯米茨童年的时候是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农场里长大的。那时候她在农场附近一个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她父亲问她为什么哭泣。她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们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完她的哭诉后,没有安慰她,只是微笑地看着她,忽然他说了一句:“我能够得着咱们家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18.
再谈红酒     
正我开始品尝干红葡萄酒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有人送父亲两瓶法国勃艮第的干红葡萄酒,父亲开瓶后也给我倒了一小杯,他对我说:"这个酒度数很低,不醉人的。在法国路易十四时代,还被当成保健品,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我品尝了一杯,很奇怪葡萄酒却无甜味,口味酸酸的,并不很喜欢喝。1996年3月初,我去法国凡尔赛市探望在那里医疗中心进修的妻子,住在那儿近三个月。我们  相似文献   

19.
父亲     
个父亲的生命就要走到终点。他打算把自己一30万的财产让儿子继承。这个父亲生有一儿一女。女儿10年前就出嫁了。妻子20年前死于一场交通事故。父亲经营一家不大不小的汽配厂,全力扑在事业上,没有再娶。儿子就要从父亲那里得到一笔不小的财产,当然很激动。儿子不想再做父亲那样  相似文献   

20.
本分     
早上,接到父亲的传呼。我跑去回电话,父亲只是问问我的考试成绩。我说:“还行,都及格了。”隔着长长的电话线,我仿佛看到了电话那边父亲那心满意足的笑容。回到寝室,我心里很不平静。躺在床上,9年的求学生活历历在目。初一时,特别想家,但父亲并不常来看我。来了,也只是在我的寝室久久地站着而不说什么。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往返的车只有1个小时的间隔。可父亲怕同学们看见他那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从不去学校找我经常是在寝室搭地铺过一夜。为了能给我留下更多的零用钱,他最多只吃一碗廉价的面条,而且每次都吃得很少,并说“吃得很好。”他默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