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陆睿 《当代党员》2013,(9):52-53
他们用双手,凝聚起城镇经济崛起的强大动力。他们用脚步,汇就了中国城镇化的宏大进程。他们都来自农村,他们都去向城市。“农民工”、“打工仔”、“‘农转非’人员”……都是他们的称呼。今天,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他们正成为“新市民”。  相似文献   

2.
舞台上有句话叫做:“只有小演员,没有小兔色。”指的就是无论角色大小,无论戏份多少,每个演员对这个舞台的整体责任都是均一相等的。由此,笔者联想到了在连队党支部中常常被称为“小角色”的士官支委,他们常常安心于“配角”,甚至还有很多人“入不了戏”、“找不着位”,这就要求各基层党支部要积极引导他们、帮带他们、督促他们、鼓励他们,  相似文献   

3.
“桂冠”亦需常拂尘──“名人”犯罪警示录孙信成曾几何时,他们还是颇受人尊敬的厂长、经理,“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然而,转瞬间,他们却由“名人”、“能人”变成了囚犯、罪人,昔日那一项项殊荣如今离他们而去了,围绕他们的一道光环黯然失色。如此强烈...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政坛上有一股邪风刮得甚猛——官员迷信。有些党员干部,甚至是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不信科学信佛学,不信马列信“大师”。他们进庙烧香,见神磕头,仕途失意求签问卦,热衷选用“吉祥号码”,每有大事要选“黄道吉日”,甚至荒唐到录用人员时要看其“生辰八字”,提拔下属时要看其姓名笔划:听说哪里有“大师”、“大仙”、“高人”、“神算”,他们便不辞辛苦虔诚拜谒,千方百计与之结交:对“大师”的指点奉为圣旨,对“大仙”的“神意”深信不疑。假如前后左右有人稍有疑问,他们或面有愠意,或历言喝斥,而将与他们一样虔诚迷信之人视为同道。  相似文献   

5.
周莲娣  蓝芳  袁丽 《求贤》2014,(3):16-19
“院士”,在人们心中有一种无形的“高度”.他们的学术、他们的作用、他们的贡献,让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6.
殿斌 《纪检与监察》2003,(10):30-30
仔细对比孔繁森、汪洋湖、郑培民等一心为民的好公仆的事迹,我们会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的鲜明特征——“简单”,或者说都有着化繁为“简”的功力。他们对上没有媚气,对下没有官气,对家人和朋友没有俗气,他们的人际关系是那样的“简单”。因为他们明白,惟有“简单”。才能使自己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才能保证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种“简单”着实可贵。  相似文献   

7.
宗合 《廉政瞭望》2014,(7):70-71
他们没有受到共产主义信仰的熏陶,生长在一个民族价值认同体系崩溃、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的年代,没有人跟他们说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是”与“非”。  相似文献   

8.
王文华  胡杰群 《实践》2008,(6):55-55
那些落马的贪官们也读书吗?答案是:读。那么,贪官们都读什么书?落马前和落马后他们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落马前,他们都说自己在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等等。事实上,这些书他们可能连摸也没摸过。  相似文献   

9.
《廉政瞭望》2012,(6):46-47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穿梭在“两会”上,他们起早摸黑,围追堵截寻找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他们拼脑力,更拼体力,目的只有一个:把最新的消息、最精美的图像尽快传播出去。他们,就是报道“两会”的记者。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14,(2):32-32
“村官”离任前,镇党政领导要与离任“村官”交心谈话,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得失观,理顺思想情绪。同时,新当选“村官”经常与离任“村官”交流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为加强退职“村官”管理,镇里积极开展“一联三包六必访”活动:  相似文献   

11.
舒炜 《廉政瞭望》2013,(11):16-20
他们是位居中层的“过滤器”,是能进能退的“救火队”,是不可缺少的“润滑油”,是签“拟同”的“有关领导”。他们是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2.
他们.对他们所在的世界满怀希望却又随遇而安。他们品尝生活、爱情如同品尝湟水、黄河。甘甜着、滋润着。也苦涩着、无奈着。他们随性,他们就“在那坦”,他们不善言辞。“在那里”,花儿是他们处理公共关系、外交沟通、抒发情感的重要工具手段。  相似文献   

13.
北京热线     
中组部《组工通讯》:爱护个性鲜明的优秀干部。时下,富有鲜明个性的干部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引发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有的认为他们“有魅力”;也有的认为他们爱“出风头”、“不合群”,甚至是“另类”;还有的觉得他们做领导不大好应付、做同事不大好相处、  相似文献   

14.
贺炳炎、余秋里都是我军著名的“独臂将军”,贺龙元帅戏称他们为“一把手”,冀中老百姓则称他们为“共戴一双手套”的将军。在两人的人生旅途中,他们曾先后三次搭档,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卓著功勋。  相似文献   

15.
汉斌 《党建文汇》2001,(12):29-29
一、关于财产问题。今天合法的财富拥有者,不能等同于旧时代的地主、资本家。他们依法经营、依法纳税,他们的出现是改革开放路线的成果,他们也是改革开放路线的受益者和拥护者。承认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扩大我党的群众基础;吸收其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是增强我党的阶级基础。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要以这一部分人为先导,而不是将他们划入“另类”,打入“另册”。  相似文献   

16.
夏昕  乔昱 《新湘评论》2009,(7):52-54
他们是中国大地上级别最低的“官”,“管”着几百到几千号人:然而他们又不是“官”。但实际上他们什么都要管,国家政策要在农村落实得好,离不开这群“不是公务员的公务人员”。而“大学生村官”在近年更是一个热门词。诚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7.
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后起之秀,他们将是新世纪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他们,我们的组织和领导要主动伸手扶持。不断“施肥浇水”使优秀人才迅速成长。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给“破土而出”的优秀人才注入新的“养分”,十分珍爱它,热情关心它,倾心培育它,使之“天天向上”、“日日成长”,叶绿花红,直至果挂枝头。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通过学习深造、定向培养、实践锻炼等方式,帮助他们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及时“修枝打杈”,使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现在,个别年…  相似文献   

18.
纵观有关反腐的文章中那些已经落入法网的“蛀虫”、“硕鼠”们,要么是其团伙揭露的,要么是他们自己面对办案人员交代的。而他们在台上时说的大话、空话、套话、废话,是那么滔滔不绝、“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9.
本阐述了中西近代早期思想家对“民权”涵义的不同理解。中国近代早期思想家注重“民权”的功利性,他们倡“民权”是为了“救亡御侮”;其“民权”思想中的“民”主要指封建官僚、绅士、兴人等,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民权”与“君权”的关系,他们主张君民共主,“民权”依附于“以权”。西方思想家则非常重视“民权”的学理性,其“民权”思想具有理性启蒙作用;他们认为资产阶级是“民权”思想中“民”的总称;主张用“民权  相似文献   

20.
《党建文汇》2011,(3):6-6
中国有2000多个县(市、区),意味着有2000多名县(市、区)委书记。他们的总数不到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1%。但是他们“权力大。责任大,影响大”,他们不是“一般的处级干部”。“郡县治,天下安”,抓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