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庭审方式和诉讼制度的改革,司法鉴定制度已经成为制约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的主要瓶颈,对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这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已形成共识,但就如何对我国司法制度进行改革,将建立怎样的司法鉴定制度,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着颇多争议。对此问题,我们必须要弄清对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正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卡多佐所说:“主要的问题并不是法律的起源,而是法律的目标。如果根本不知道道路会导向何方,我们就不可能智慧地选择路径。”因此,明确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价值目标是成功实现司法鉴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在民事司法鉴定制度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本文从民事司法鉴定人、民事司法鉴定程序和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与认证三个方面介绍了两大法系国家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来阐述两大法系国家如何构建民事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3.
关于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关于鉴定人制度的建立 我国目前尚无独立于公、检、法系统之外的鉴定机构体系和完善的鉴定人资格的审查、考评、授予制度,实践中出现不合格鉴定人从事鉴定、鉴定人超越委托鉴定范围或其知识能力范围进行鉴定、某些学术组织利用司法机关不太熟悉鉴定业务的弱点而擅自从事鉴定业务的现象。国外采取制定全国鉴定人名册,然后由法院从中选出适合的鉴定人来完成鉴定工作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笔者认为,在我国有必要立法建立起如下鉴定人制度: 相似文献
4.
日本司法鉴定制度既不能满足诉讼对鉴定的需要 ,又影响了鉴定人的水准和鉴定结论的质量 ,成为导致诉讼非公正性和非效率性的重要原因。但其目前所进行的司法鉴定改革及诉讼专门委员会的设立都以法院为主导 ,虽易实现效率性 ,但难于保障公正性。中国应当吸取日本的教训 ,不仅注重规定鉴定结论与诉讼或法官的关系 ,而且更应注重建立中立的、统一的司法鉴定组织 ,注重使其他鉴定人员与司法鉴定挂钩 ,注重司法鉴定人员的司法和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5.
司法鉴定启动权制度是司法鉴定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司法审判的客观公正性,更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本文通过对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启动权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在结合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司法鉴定启动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 相似文献
7.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司法鉴定活动与真正的科学活动相比有不同的目的且受到诉讼程序的制约 ,科学家与鉴定人的工作方式存在重大差异 ,司法鉴定科学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在知识特性上不同 ,因此 ,司法鉴定结论具有明显的或然性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由于司法鉴定在鉴定方法本身、鉴定结论科学性的保障机制两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这无疑也消减了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因此 ,基于以上理由 ,应当重新评价鉴定结论在诉讼证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抛弃科学至上的幻想。 相似文献
8.
司法鉴定学基本概念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对司法鉴定学基本概念进行了研讨,对司法鉴定、司法鉴定学、鉴定人、鉴定结论进行了界定.拜指出,鉴定主体是申请主体、决定主体和执行主体的结合体;鉴定人与鉴定人员、鉴定证人是不同的范畴;必须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不夸大不贬抑的态度审视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9.
10.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实验田。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在于现代司法鉴定理念的确立和现代司法鉴定体制的建立。本文对司法鉴定的基本属性、外延范围、服务对象、鉴定结论的证据属性与证据效力、现行司法鉴定体制弊端、未来司法鉴定体制改革方向、审判机关设立司法鉴定机构以及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应当正确处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司法鉴定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鉴定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司法鉴定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通过对“华山”案件的剖析,重点论述了鉴定的科学分类问题、程序的合法性问题、鉴定结论的科学可靠性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13.
关于刑事鉴定的问题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作为刑事证据之一的鉴定结论对法官的裁判活动 ,心证的形成 ,对当事人双方主张的确认都有着关键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更因为我国目前的鉴定制度、鉴定体制存在严重缺陷 ,它已给人们带来比法官裁判不公更令人感到不公正的痛苦。对刑事鉴定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以及立法就鉴定问题作出必要的完善 ,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司法会计是会计学和法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边缘性学科 ,阐述了司法会计鉴定的观点综述和发展前景 ,重点从司法会计鉴定的涵义、模式、主体、依据标准、程序和报告等方面对其理论结构进行详细论述 ,旨在对司法会计鉴定理论作出有益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为基础 ,结合其他国家的立法和判例 ,分析了鉴定结论的性质和程序启动 ,海事司法实践中认定鉴定结论效力时应当考虑的标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律已经确立了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的原则,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规定,实践中鉴定人不出庭的现象十分普遍,对于司法公正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此,应借鉴两大法系的立法,确立鉴定人出庭、陈述、质证内容以及专家辅助人参与质证等,并建议修改民事诉讼法时予以体现。 相似文献
17.
笔迹鉴定在现代诉讼中日益增多,因其鉴定多依赖于"经验知识",不具有可验证的重复性,也无法接受实证的重复性检验,致使其在作为证据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分歧,尤其是遗嘱笔迹因书写人死亡,其鉴定结果更富有争议。香港历经"八年"旷日持久的"世纪遗产争夺案"中的笔迹鉴定颇具典型意义。笔迹鉴定结论如何在法庭中出示以及法庭对有争议的笔迹鉴定结论如何采纳或者排除,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制度问题,还是一个价值选择问题。因此,对笔迹鉴定结论的研究与探讨成为司法鉴定制度和证据制度必须直面的带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笔迹鉴定相关理论问题的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加以指导。笔迹鉴定的内涵问题、所解决的"同一"问题、科学依据问题和鉴定结论的科学表述等均属笔迹鉴定的理论研究范畴,深入研究这些理论问题,对提高笔迹鉴定质量,保证笔迹鉴定结论科学可靠性与可信性的高度统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司法心理生理测试技术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谎作为一项新的刑事技术,在案件侦查中具有度量心理压力状态、提取犯罪心理痕迹、实施良性心理影响的独特功能。同时由于测谎结论的概率性、对谎言判断的间接性和适用范围的条件性等特点是测谎技术的局限性所在。根据我国目前现状,把测谎技术作为侦查工作的辅助性技术手段和审查判断证据的重要方法是恰当的价值定位,不排除在将来条件具备时成为直接提供诉讼证据的司法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专家证据在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英美法系国家,专家证据制度在专家证人资格规定上的广泛性和选任上的自由性,使其在适用上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其详细而完备的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更是司法经验的积累与法官智慧的结晶。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据制度和大陆法系的鉴定制度,在近些年的改革中呈现出共同的趋向,如启动程序的多样化、过错责任的严格化和庭审对抗的强化,这为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准确适用新刑诉法中有关专家辅助人的规定以及充分发挥专家证据的作用开启了新的思路。面对我国司法鉴定中依然相当混乱的鉴定主体问题,构建鉴定人、专家顾问和专家辅助人三位一体的司法鉴定主体格局,或许是一条比较合理可行的出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