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频发,原本具有绝对权威的警察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暴力袭警行为不但是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粗暴践踏,更是对国家法律权威的蔑视和亵渎。我国应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将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予以严厉惩治,以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有效保障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相似文献   

2.
英国议会以法律的形式通过了反社会行为令,用来处理各种各样持续性的问题行为。英国反社会行为令明确规定,所谓"反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带有侵犯性的乞讨; 街头酗酒;暴力盗窃;暴力抢劫;妨碍治安秩序;入室盗窃;团伙暴力;盗窃手提包内物品;街头侵犯行为;对无家可归者的暴力;对  相似文献   

3.
敬畏规则     
罗西 《人民公安》2006,(16):47-47
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相似文献   

4.
热词     
当他人或舆论以道德来要求一个人必须做某事,或不得不做某事的时候,就是实施“道德暴力”。比如逼人让座的行为,不从者遭到殴打,以及早几年备受争议的逼捐等行为,都是典型的“道德暴力”。由于道德暴力在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且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人们很难对其分辨是非。道德暴力的倡导者不满当下风气,但往往以“真理在手”的圣人形象出现,其行径常常违背了道德设定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运动暴力     
目前,运动暴力已经变得相当普遍。令人遗憾的是,人们经常把运动暴力视为由俱乐部处理 ,或在严重情况下由政府体育部门处理,而不是应该由警察或法院处理的事情。这是十分错误的。   不光是英国,在其他国家,人们对运动暴力也是持这样的态度。现在在加拿大,人们正对一名冰球运动员的行为争论不休。这名运动员过去在本队被称为“后卫”,但现在绰号却被叫做“执法员”。在一场比赛刚刚结束几秒钟后,他从冰面上滑过去,用球棒击打对方一位队员的后脑勺——这种背后袭击是因为刚才比赛时他与对方争吵。我这可不是随便乱说,因为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6.
庄严 《就业与保障》2009,(12):41-41
员工因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原因而离开用人单位的行为,产生了员工的流动。与之相对应,用人单位针对员工的流动也采取了种种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吴蓓 《思想战线》2011,(Z1):334-335
通过对西奥多.罗特克的诗歌《爸爸的华尔兹》中所体现的"并不容易"的解读,笔者提出本诗中的父亲并非行为粗暴,有暴力倾向。相反,笔者认为诗歌为读者刻画出了一个虽然平凡、笨拙但却粗犷、勤劳、面对艰辛充满希望,对孩子有份浓浓挚爱的好父亲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赵燕 《公安教育》2003,(12):54-55
社会上的暴力事件多种多样,比较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往往就是“执法暴力”,尤其是警察的“执法暴力”。和其他暴力显著不同的是,“执法暴力”虽系极个别人的行为,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往往负面影响很大……君不见,近年来屡屡出现的粗暴执法、执法不公等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公安干警的形象,给公安队伍造成了严峻的声誉危机。由警察的声誉危机导致了社会对警察的信任危机,从而引发了中国警察自己的自暴自弃心理。尽管公安部出台了“五条禁令”等一系列整顿警察作风的有力措施,也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绝大部分公安干警…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13,(10):36-39
一、针对妇女的暴力概念理解 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首次对针对妇女的暴力进行了界定。针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是一种基于性别的暴力,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发生在家庭中的暴力(国外的学者们对家庭暴力最常见的定义是发生在家庭成员如配偶、夫妻、同居伴侣等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其中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包括对亲密伴侣实施的暴力、早婚、强迫婚姻及强迫怀孕。2、发生在工作场所、教育机构、公共场所及其他机构的暴力,包括性骚扰、强奸、贩运妇女等。3、其他的暴力,包括名誉犯罪、残害女性生殖器、杀害女性和国家纵容的侵害妇女的暴力(如慰安妇等)行为,以及冲突局势中暴力侵害妇女行为等。  相似文献   

10.
李小伟 《公安教育》2007,(11):38-43
警察在依法运用国家强制力,对违法犯罪行为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必须通过一些具体的、强制性的武力手段来完成,在国外称武力使用权。即警察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面对暴力的抗拒和攻击,可以使用武力予以制止、甚至可以使用致命的手段予以打击。警察执法武力可以说就是警察在执法实战中,为完成警察的职责和义务,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面对违法犯罪行为人的违法行为或暴力抗拒而依法采取的强制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郭松民 《公民导刊》2004,(10):56-56
北京一家中日合资企业的非专职工会主席唐晓东,日前突然被公司开除。唐晓东认定自己是因为维护职工的权益得罪了资方,而老板则坚称开除他是因为两年前的一件”失职”行为(见9月7日《京华时报》)。唐晓东已经表示要循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政策瞭望》2004,(6):38
从9月1日起,浙江省将对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进行重大修改,“勒令退学”、“开除”等将退出浙江省中小学管理条例。对一名学生来说,被勒令退学或开除将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对此,新的《浙江省义务  相似文献   

13.
国际犯罪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违反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刑事规范或有悖于人类的和平安全精神,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而应受国际刑罚处罚的行为。恐怖行为是指由个人、组织甚至国家对人身或财产施以暴力或暴力威胁,以引起人们的心理普度恐惧,危害社会安全秩序,并以此企图实现其预期目标的各种行为。而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为达到特定的国际目的,违反国际公认的国际刑事规范或有悖于人类和平安全精神,运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极度危险手段制造国际恐惧和惊慌,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公共安全秩序,应受国际刑罚处罚的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于2003年3月18日向全市检察机关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暴力袭警、暴力抗法案件的通知》.要求上海检察干警进一步提高对办理暴力袭警、暴力抗法案件重要性的认识,依法严厉打击暴力袭警、暴力抗法行为。据介绍,近年来本市暴力抗拒执法、暴力袭警案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甚至造成民警重伤、死亡的严重后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5.
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华 《湖湘论坛》2005,18(4):87-89
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它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校外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校园暴力的原因既有主体原因,也有政府、家庭和社会等外部原因。防治校园暴力要调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10,(1):117-117
新华社2009年12月下旬报道,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从2010年3月1日起,学校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要予以批评教育.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得决定退学或开除.而且不能逼迫其转校。此外,学校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一旦发现未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或辍学学生,及时向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与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行为人基于其它犯罪目的,实施了暴力、胁迫行为,然后产生了取得被害人财物的故意并取得财物,此种行为如何定性?学界对此认识不一,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较大争议。如果先行行为所产生的被害人意志被压制的状态与后续的图财行为之间存在因果牵连关系,宜认定为抢劫罪,反之,则宜认定为盗窃罪。具体说来,在作为前一犯罪行为手段的暴力、胁迫行为使被害人处于不敢反抗或没有反抗能力的状态下,产生取财意图,并取得被害人财物的,应认定为抢劫罪;在作为前一犯罪行为手段的暴力、胁迫行为使被害人处于不知反抗或死亡的状态下,产生取财意图,并取得被害人财物的,应认定为盗窃罪。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安》2004,(6):16-17
因被开除而纵火烧学校近日,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的舒卜拉海迈市一所小学突然起火。尽管消防人员最终将火扑灭,但校方认定有人故意纵火。经警方调查,疑点最终落在刚刚被学校开除的3个男孩身上。3名埃及小学生因被学校开除而“恼羞成怒”,他们“赠还”学校一把火,所幸被消防人员及时扑灭。警方说,学校将他们开除是因为他们屡次旷课,但他们本人对学校的开除决定表示不服。在警方的问讯下,3个孩子承认了纵火行为。经调查,两个孩子直接实施了纵火行为,而另一名孩子从校方办公室内偷出了他们3个人的考勤纪录。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员斯特里克兰目前正在…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青年报》2003年1月10日报道,重庆某大学因去年“怀孕事件”开除两名学生的行为而惹上了官司。“目前,这两名学生就母校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据报道,“本案女原告于去年10月1日被校医院诊断为怀孕,学校于10月9日对该女生及其男友(同为该校学生)勒令退学”,学校文书中使用了“品行极其恶劣、道德败坏”的字眼,并认定其为“不正当性行为”。无独有偶,另据《扬子晚报》(转摘自21世纪新闻网)报道,南京某高校二年级也有一对男女大学生被学校开除学籍,原因是他们私自在校外租房同居,女生怀孕后在某医院做“人流”手术被学校发现。…  相似文献   

20.
颠覆的代价     
2005年底,甘肃农业大学将33名在校学生除名,其中有14人是因考试作弊而被开除,一名大四的学生也在此列。据了解,这些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家里生活条件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