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都路歌行     
一面爱国主义大旗,飘在你心里,飘在我心里。我们有着同一条根,我们同是华夏的儿女。血脉流淌着黄河长江水,黄山长城屹立在心里。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祝愿中华崛起。啊,中国母亲,我爱你,这心这情是我永远不变的主义!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团结你和我,联合我和你,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这是我们永恒的主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共同的寻觅。继往开来,创新进取。亿万同胞手挽着手,阔步新世纪。啊,中国母亲,我爱你,我们永远是你忠诚的优秀儿女!●严安新高举爱国主义大旗@严安新$湖北省仙桃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2.
1996年,正值而立之年的我从城关镇副镇长岗位调到县委统战部任副部长,时光如流,一晃就是10年。说实在话,当时的调动是我主动要求,目的是为了摆脱乡镇上千头万绪的繁重工作。隆冬的一天,如释重负的我到统战部报到,一间办公室,连部长一共4个人,4张办公桌、4把椅子,一对旧沙发静静地躺在角落里,好象盯着我问:这下你满意了吧?我的心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老部长好象看透了我的心思,关切地对我说:“你刚从乡镇工作转入到统战工作,可能不太适应,不过我相信,只要你肯用心学习一些统战知识,一定会喜欢统战工作的。”我嘴上回答对对对,心里暗叫苦苦苦,…  相似文献   

3.
心中的慰藉     
"统战部确实是我们党外干部的娘家."这发自党外干部内心的肺腑之言不知在我耳边响起过多少回,每次听到这亲切的话语,我心里就有一股海浪一样的情感在涌动,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去做好工作,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相似文献   

4.
我是2005年10月从乡镇调入县委统战部工作的,在此之前,可以说对统战工作是一有关当局雾水,摸不着头脑,曾有人对我说:统战部门是清水衙门,无职无权,你还年轻,在那地方纯粹是消磨意志,我当时在心里重重地打了几个问号,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5.
刚过不惑之年的我,迈进统战部的门槛时,面对人少、没车、没钱,做过多年副乡长、副书记、副局长的我一种失落感悄然而升。老部长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鼓励我说:“统战部是个大舞台,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只要你肯干,就会有用武之地。”她还语重心长地说:“有为才有位啊!”这句话始终铭记在我的心里。  相似文献   

6.
    
2002年5月,我成了一名统战新兵。刚到统战部,我对统战知识知之甚少,别人问统战部是干什么工作的,我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心里挺不是滋味。于是,我下决心要学习统战知识,却又不知从哪里人手。这时,部里一位老同志把自己收藏的近几年的忡州统战》送到了我手里。忡州统战》丰富的内容很快吸引了我。从此,我每期必读,反复研究,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统战迷。 阅读多了,我就照葫芦画瓢,把我区开展统战工作的情况整理成文寄给忡州统战》。稿件寄出后,我心里一直没底,怕自己刚接触统战工作,水平低,写的稿件不会被采用。没想到一个多月后,我就在忡州统战》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我欢欣鼓  相似文献   

7.
伴我同行     
16年前,我首次接触统战工作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惟一知道的就是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当时的县委统战部部长王留成对我说:“桂云,你初到统战部,首先要多学习统一战线知识。只有多学习,才能了解统战,热爱统战,干好统战工作。”说着,他拿出保存得很好的10多本《中州统战》(时为《统战理论研究》)递给我。我细细读完这10多本杂志,心里明朗了许多,充实了许多,同时也喜爱上了统战工作,喜爱上了《中州统战》。 统战工作,我一干就是16年。16年间,当我工作遇到困难,束手无策或力不从心的时候,往往是《中州统战》给我指路,特别是1994年我担任部办公室主任以来,工作千头万绪,更加离不开《中州统  相似文献   

8.
一堂特殊的统战课封丘县委书记赵建军曾在副县长、县长的位置上干过8年,2000年担任封丘县委书记。他看到县里不少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统战工作认识不够、支持不力时,心里非常着急。今年初,他主动找到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侯学文说:“对统战工作,光我们少数人认为重要不行,光我一个书记支持不行,咱们得想办法,让大家都认识、都支持。我对统战理论了解不多,是否请位高手来给咱县‘四大班子’成员讲讲课?”3月19日,在赵书记的主持下,时任新乡市委统战部部长的陈振兴专门来封丘为我们县“四大班子”领导上了半天统战课。从事统战工作多年的陈部长…  相似文献   

9.
我是2003年6月份调进县委统战部工作的。在这之前我在基层乡镇从事环保、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工作,这与我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很对口,所以工作起来一直得心应手。第一天,我是带着对统战工作一知半解的迷惘去报到的。报到后,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长徐卫东情真意切地对我说:你是一名统战新兵,对统战工作了解的可能很少,即使知道一点也可能不系统。目前,统战成员增加了很多,统战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同时统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不经过踏实认真地学习党的统战理论,丰富自己的知识,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扎实苦干,要想做一名称职的统…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与一些老同学、老战友见面,互问长短之后,他们都会对我在统战部门工作表示一些言不由衷的“羡慕”。他们说:统战部门好哇,统战部——养老部。更有一位做统战工作的老同志自撰一联曰:“无忧无虑无烦恼,没权没钱没人找”,横批“统战部好”。对于他们的这种“羡慕”和自慰,我心里虽然有点酸酸的,但想想自己,何尝不也是这种思想呢?多年来,正是  相似文献   

11.
何强宇 《半月谈》2020,(9):30-30
1994年,我还是云南省云县第一中学的一名高中学生。那一年,我获得了《半月谈》当年的“半月谈中学生奖学金”,是临沧市众多被推荐学生中唯一获奖者。收到奖学金证书时,我看到了上面有杨尚昆同志的题字“祝你成才”。这给了我极大的鞭策和激励。我立誓好好学习,时刻牢记一位革命先辈对我们的期望,牢记《半月谈》文章《为了鼓励中学生成才》中的那些诚挚祝愿。  相似文献   

12.
去年新年刚过,年过半百的我,从县委办主管文秘的副主任调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成了一名年老的统战新兵。从县委办到统战部,是组织上的安排,也是我的心愿。近20年间,我兢兢业业,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为县委写的材料能堆满整个房间,一头乌发落去了不少,也该歇歇了。我是这样想的,同僚们也是这样说的。我是一个与世无争但工作却充满激情的人,在近20年的文秘工作生涯中我常说无激情不成文章。到统战部之前我曾认为统战部是个休闲部、养老部,工作中会激情不再。然而,统战工作却象火一样燃烧起我的激情。到统战部的一年时间里有几件事深深感染着我:…  相似文献   

13.
不知不觉我已到统战部工作3年了。离开了工作6年的公安战线到这里上班第一天,部领导找我谈心,嘱咐我想干好统战工作要有三心:用心、耐心、静心,看似务虚的统战工作其实大有可为…一几句鼓励的话让我迷茫的心一下子开朗了许多,望着领导期望的目光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做优秀的统战新兵。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编辑老师:我是青海的一名保安员,你们的杂志是我必读的刊物,但每次看完后心里总有点酸酸的感觉,因为杂志上很少看见有介绍青海保安工作的文章。老师,我们青海的保安工作目前的发展,与其他地方的保安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希望以后能够多沟通,共同探讨发展保安工作的好方法,并适当地刊登我们的文章,让更多的保安同行了解青海保安,帮助我们更上一层楼。所以我想提一个请求,能否把一些写作的好经验告诉我,并告诉我怎样才能提高文章的刊用率?保安中队长祁兆清祁兆清同志:你提的这个问题充分表明了你对青海保安工作的热爱和…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军转干部,2006年10月考入辽宁省丹东市委统战部。听说分到统战部,熟悉的战友也颇有微词。我心想,如果人人都追求功名利禄,那谁还来做统战工作?我没听战友“忠告”,来到了统战部,成为一名统战新兵。  相似文献   

16.
你对自己的身材足够自信吗?我们真的是需要一副魔鬼身材吗?在童话里有一面魔镜,在我们的心里,也可以有一面魔镜, 如果你相信自己,那么,你一定是最性感的女人。  相似文献   

17.
离京前,一位残疾朋友叮嘱说,到了西藏,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一位外国盲人朋友开办的盲校,我记下了,可心里却没底。谁想到,到达西藏的第一天,西藏残联的群培理事长就对我说,你这次进藏,我们特意安排了一站就是去采访这所国际助盲学校。闻听此言,不禁心中大喜。这下,北京残疾朋友的嘱托可以实现了。  相似文献   

18.
第一言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绝不能把提拔任用干部这种份内工作视为施恩,并且期望他人来日相报,期望今日我投你一桃,明日你报我一李。如果这样做,就是在做交易,就是在拿公权力在做私买卖,就是一种用人上的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9.
正作者的话:作为统一战线工作者的一名新兵,对黄铸老同志早就有所闻,这不仅他是中央统战部的第一任部长李维汉同志的秘书,而且是一位资深的统一战线政策理论研究专家,他参与了统一战线多项理论政策调研、制定和出台,为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起初认识黄铸同志是在统战部内部刊物上,因为他的文章不时见诸统战部主办的《调研参考》上,读他的文章,感觉既有新鲜感,又有说服力,而且有历  相似文献   

20.
被人骂,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因工作被亲人(特别是妻子)骂,则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被骂却无悔。“没见过你这个人,人家两年三调,越调越好,你却在统战部一动不动,硬要死在统战部……”这是妻子对我的“指责”。我记得,类似的言辞,她点着我的鼻子“骂”过三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