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分落榜”撞击高考录取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的高考录取,使不少高分(600分以上)考生第一次感受到“落榜”的切肤之痛。在北京,超过600分的理科考生达到了空前的1817人,是去年的1.78倍。其中报考清华的1200多人中,630分以上的就有350人,大大多于清华在当地的招生名额。尽管清华的扩招决定,满足了一部分高分考生的意愿,却仍有相当多的高分考生因报考“失误”而与清华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2.
1902年12月24日,祖父顾毓琇(注:本文为顾毓琇之孙顾宜凡忆述)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世代书香之家。1915年,13岁的祖父被送往清华学校中等科(注:清华学堂于1912年改称清华学校,至1925年设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就读。  相似文献   

3.
一周网谈     
《瞭望》2006,(29)
7月8日至7月14日,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乾陵博物馆等部门准备大规模勘探乾陵的文物遗迹,“高州工商人员打死刚考上清华的学生”又是一起网络谣言,北大、清华高招遭遇香港大学冲击等事件引起网民热议。本刊第28期刊登的《房地产调控观察》一组专题报道,在网上出现大量读者跟帖。  相似文献   

4.
蒙文通(1894-1968),名尔达,字文通,以字行世,四川盐亭人.蒙文通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是近代“蜀学”的传人,学术风格以博通见长.按现今学术分类,蒙文通可称得上是超级的“跨学科”人物.  相似文献   

5.
李江涛 《侨园》2003,(1):16-17
2002年9月13日,被人们称为“老板班”的清华大学首届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开班了。价格不菲的学费,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方法,为150名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高层管理人士戴上了耀眼的光环。而几个月的学习下来。“老板”们都满意地说,在清华的学习收获很大,有的人已经把学到的管理理论和知识付诸企业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黄威 《瞭望》2003,(38)
今年以来,我国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明显加快:3月25日,第一头具有商业价值的转基因克隆奶牛诞生。检测证明,其体内明显带有人为导入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6月14日和16日,又有3头转基因克隆奶牛在山东“863”生产基地出生。按照设计,它们应该带有岩藻糖转移酶(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基因,目前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7.
帅政 《瞭望》2008,(43)
10月23日,世界科技园协会(IASP)和亚洲科技园协会(ASPA)2008联合年会在清华科技园举行。作为科技园领域最为高端的国际性组织,IASP、ASPA 两个协会还是第一次联手在一个科技园区内举行这种重量级会议,这标志着以清华科技园为代表的中国大学科技园区在国际舞台上正在显现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深业花园,就像一首凝固的乐章,人与自然在这里体现出一种完美的和谐。在1999年首届中国国际住宅与建设科技展示交易会上,深业花园荣获“居住小区(组团)优秀规划设计小区奖” 和“优秀住宅套(户)型设计奖”;而演绎特区地产新概念——智能化人居这一理念的深业地产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深业集团(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一湖,也在不断明晰的聚焦中,清华人——特区开拓者——房地产商——21世纪家居新概念缔造者,全方位地展示着深业和清华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金强 《各界》2013,(4):72-74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个年轻的学子,就被众多学术大家交口称赞为“天才”。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梁启超与其甫一见面,就称其为“天才”;钱穆谓其“天才英发”,并对其寄予厚望,“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同为清华国学院导师的陈寅恪盛誉“张君为清华近年学术品学俱佳者中之第一人,弟尝谓庚子赔款之成绩,  相似文献   

10.
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谈“863”决战“九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邓小平同志根据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老科学家建议而亲自倡导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已实施了整整10年。如何看待“863计划”的实施,进行“九五”期间的最后决战?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日前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作为化学家,现任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的朱丽兰,直接参与和领导着国家“863计划”、基础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朱丽兰认为,评价一个计划,应从历史的进程上看、从战略的高度上看。“863计划” 的出台,可以说是科学界的科学家和政界的政治家的联手合作。它告诉世人: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以什么样的整体科技水平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863”、“973”、“火炬计划”等著名科技计划逐渐为人所熟知,这些计划从不同战略层面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其中“863计划”和“973计划”分别针对的是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基础研究,而“火炬计划”则开启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幕。 1988年,为应对当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1927年6月2日(农历5月初3),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鱼藻轩附近的昆明湖,留下遗书一道。其中有言:“50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60多年来,关于王国维自沉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说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6种说法: “殉清说”。这是较早也是较普遍的说法,由清华校长曹云祥提出。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王国维的姻亲罗振玉均持此说。吴宓在王国维自沉当天的《雨僧日记》中写道:“王先生此次舍身,其为殉清室无疑。大节孤忠,与梁公巨川同一旨趣。”梁巨川是梁漱溟的  相似文献   

13.
由中央政府组织实施的“863”计划,已成为我国高技术研究的一面旗帜, 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发挥先导作用今年是国家863计划实施20周年。我国高技术的整体研发水平和能力在这 20年有了很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日前接受《瞭 望新闻周刊》专访时指出,正是由于或部分由于“863”计划初期的支持,中国在诸  相似文献   

14.
帅政 《瞭望》2007,(22)
在清华科技园里,有一尊名为“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的雕塑,作品取材于著名画家李可染教授1986年专门为其老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创作的一幅画作。雕塑表达了宇宙间一个永恒的科学真理——二物(正负)相撞生新态。清华科技园位于清华大学校园内,是我国目前惟一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其主要特点是企业聚集、核心技术聚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理念是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5.
梅贻琦一生服务清华长达47年,其中担任校长31年,在两岸清华人的心目中,他是当之无愧的“终身校长”、“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在谈到自己当校长的心得时说:“为政不在言多,顾力行如何耳.” 梅贻琦在执掌清华期间始终坚持勤俭办学、廉洁治校.他初到清华时,便再三强调勤俭.他说,我这样做一则是希望学生保持简朴学风,无纨绔习气;二则是为了节约办学经费.其实,当时的清华庚子赔款相当丰厚,梅贻琦完全可以不用那样做,但是他没有.对于数额巨大的庚款梅贻琦分文不取.相反他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为了节约开支,梅贻琦辞去了司机,自己学开车;辞去厨师,让夫人韩咏华亲自下厨.不但如此,梅贻琦甚至连学校供应他的两吨煤也不要.  相似文献   

16.
游宇明 《各界》2010,(3):1-1
在清华大学早期的校长中,有两个人特别出类拔萃,一个是梅贻琦,一个是梅贻琦之前的罗家伦。罗家伦对清华的贡献至少有这样几点:一是把清华的主管部门由外交部变成大学院,切断了外交部少数高官借机贪污清华基金的管道;二是消除半殖民地教育的影子,将“清华大学”易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是用美国人退还的部分庚款办的):三是一扫清华园的“苟且”之风。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风云变幻,使海峡两岸 出现了很多看似相识却陌生 的事情。就拿大专院校来说吧,大陆有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和暨南大学,台湾也有这些大学(东吴大学英文名称就叫苏州大学)。台湾清华于1956年“复校”,它从原子科学研究所起步,慢慢发展壮大,逐渐成为理工大学,进而扩大到人文科学领域。如今,学校设有7个学院、17个学系和18个独立研究所,是台湾数一数二的大学。有趣的是,学校的校史介绍还是从北京清华大学开始算起,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印象中与北京清华大学是一样的。有台湾朋友介绍说,台湾清华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作为中国科技发展重要标志的三大国家科技计划——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解决社会公益性重大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的“攻关计划”,以着重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为主旨的“863”计划以及以解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9.
王丰 《党政论坛》2011,(22):49-49
台湾清华“复校”初衷 1948年冬季,中共先头部队进入清华园,就在中共军队进抵清华校园的前一天,校长梅贻琦以进城洽公的名义,悄悄挥别了他服务了二十多年的“水木清华”校园。  相似文献   

20.
戴廉 《瞭望》2005,(38)
李敖要来大陆。这个早已因其上百本尖锐犀利的评论尤其是各类“骂作”而闻名大陆的台湾名人终于将荏离开北京56年之后重新“登陆”了。9月19日,李敖将从台北搭机经香港赴北京,展开为时12天的大陆之行,并将在北大、清华、复旦三所高校进行演讲。身兼多个角色的李敖,这一次的身份是学者;继台湾三个政党访问团的“经贸之旅”、“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和“民族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